回覆列表
  • 1 # 讀日本

    日本劍術的起源

    鑄造術於4世紀由中國唐代及南韓百濟傳到奈良時代的日本,弧形的日本刀在平安時代開始出現。日本劍術起源可以追溯到刀劍大革新的室町時代,日本鑄劍名匠岡崎五郎入道正宗研究出鍛鐵製法,相對的劍術亦應運而生。刀身剛性的改善孕育出全身力量集於刀刃之上、招招狠劈、攻擊為主的力量型劍術。

    日本古流劍術是日本刀的用法。日本劍術有其獨特的拔刀、揮劍和收劍方式,居合道則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一連串極度規範的基本技法,講究“一擊必殺”。

    居合道

    居合道(日語平假名:いあいどう),在日本古代奈良朝或平安時代初期,武士常需要瞬間拔刀制敵,後來經發展成為一種現代化武道。“居合”二字象徵對峙雙方,而居合劍術最講求的就是一擊必殺。

    居合修練的是在平時的狀態,當遇到敵人的襲擊時,如何快速反應過來的技術。“居合”是日語,“居”為坐著之意,“居合”依字面翻譯便是互相坐著的意思。居合在室町時代由開山祖林崎甚助發明出來的時候,最一開始便是在坐著的狀態下,如何使用太刀來有效還擊拿短刀偷襲而來的敵人的技術。

    居合道的起源

    日本古代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處於以下克上、大小兼併、爭鬥層出不窮的時代,所以每個武士除了戰場上要與敵人對陣以外,平時還要戰戰兢兢防範被他人暗算,以及處理遂發的衝突對峙。因此古代日本武士除了一般修練劍術之外還會修練拔刀收刀的技巧,以達到避免在拔刀收刀時割傷或刺傷自己 以及訓練在突發狀況時得以阻擋敵人攻擊或立即反擊的能力。

    拔刀術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被髮展起來的。在1930年代居合道這個名詞開始出現取代原有的拔刀術。

    禮法

    攜刀姿勢

    當一入場時,就必須將周圍的環境在心中設想為敵人會隨時襲擊而來的戰場,所以如何拿好你的刀、如何展現你的堅定與氣勢,必定是最一開始的課題。

    做法是以左手大拇指架上刀的鍔,剩下的四指將刀的下緒(刀上便於固定的繩子)以及鞘口附近一併握住。左手肘些微彎曲,刀的刃部分務必將其面向上,柄頭將其移至腹部中央位置,鐺(刀鞘的前端)使其約四十五度傾斜,並將左手握住刀的部分輕輕貼放在左腰骨上端(也應該是腰帶附近)持刀。右手則自然的垂放、貼在身體右側。頭、身、腰成一直線,做出腰挺著身體、身體挺住頭的感覺;挺出胸膛,目線緊盯前方。

    出場

    以攜刀姿勢踏出右足開始前進到自己演武的位置,視線依然緊盯前方。在整體出場之前,請檢查好你的服裝整齊與否、腰帶是否過鬆過緊等等。

    對神座之禮

    以攜刀姿勢面對神座(或正面,依各道場而不同)的方向,將持刀的左手以及刀一併移至腹部右前方,接著右手移至刀的慄形(刀鞘上綁住下緒的部分)的下方與一併接過下緒以及刀,並將刃轉為面向下方,接著邊注意柄頭是指向後方的狀態邊將刀全部移至右手。左手離開刀後便回到身體左側,使其自然垂向且貼著體側。右手則將刀自然地提在右體側,鐺的部分使其在前方自然下垂。

    行禮時上體約三十度傾斜鞠躬。完成後,將持刀的右手向左轉動,使掌心的部分稍微指向右前方的狀態下,將刀移至肚臍前方,左手接住刀,大拇指架在鍔上,再次回到攜刀姿勢。

    演武方向

    對神座之禮完了後,轉回你演武的正面方向。審查時,依各道場的不同,神座方向與你演武的正面方向也不一定相同。

    演武開始之刀禮

    由提刀姿勢,不用引退左右腳,稍張開兩膝蓋,一面彎折,用右手拂(先左、右後)袴裙下端(裾),左右之順序跪著兩膝,將腰落下,一面伸張兩足腳尖,併攏拇指腰部穩定在足踵上。落坐時,注意鐺不可碰著地板。兩膝蓋間隔分開約一個拳頭(10公分)。

    右手指輕輕伸張置放在右膝上同時,左手持著刀一度,先置在左膝上後,刃部向內側,鍔與膝蓋同齊,離開左腿約一個拳頭,平行穩靜置放地板上。

    置畢左手縮回置左膝上挺直腰部,丹田(下腹)貫充力氣,而放鬆兩肩力氣,自然挺起胸膛,伸直頸部(喉嚨反側),頭部保正,眼睛注視前方約四、五米處地板上,眼睛成半開眼“遠山之觀見”(即不凝視眼前景物而觀望遠山氣氛)心神注視四方。

    座禮

    從正坐姿勢,將上身傾前(彎曲)兩手併合(掌指併攏)左先右後之順序伸落置地板,左右食指和拇指先端碰合作成三角形,兩肘輕輕碰膝外側,放在杝板,上禮前傾低下,頭額著地板,恭恭敬敬行禮,禮畢穩靜扶起上身,兩手依右左之順,縮回置膝上,回覆正坐姿勢。

    起立時左手移握鯉口,拇指押口鍔取刀,先置在左膝上挺起腰同時豎起兩足指尖,伸直腰部,左右移至左膝藝內側,保正上體起立,同時左足移靠右足併攏,保持提刀姿勢。

    退場

    出場時從下方之足先進,退場時,從上方之足先退。所謂下方之足,是依距神座,或上座較遠之足之稱,上方之足即相反,較近之足之稱。圖上所表示正中稱為界線,在左側位置時右足為下方之足,左足即上方之足。在右側或正中線上位置時右足是上方足,左足即下方之足。

    技藝

    一本目:“前”

    與人談判會談當中感受到對方露出殺氣,此時以手架上劍柄同時也露出殺氣以嚇阻對方繼續失禮,如果情況持續將繼續起身並同時拔刀。

    在劍先接近刀鞘口將近4英寸時憋氣,右腳向前踏出同時單手向前橫向用力斬出水平切(用臂力腕力還有腰力同時出力集中力道餘劍尖)。

    正拔刀,橫一文字斬(橫一文字是日式的特有描述用語,指的是橫向的動向,而且跟漢字的筆勢一樣,是由左往右斬)殘心,是日式特殊的用辭,意指出招完,保持對敵警戒,防對方反撲。前劈殘心血振(日式特殊的用辭,意指灑除刀上的血,蘊含轉換成再次攻擊的預備姿態的用意)換腳殘心收刀

    二本目:“後”

    平時室內作息,敵人破門(紙門、紙牆)從後偷襲。

    轉身正拔刀,橫一文字斬殘心前劈殘心血振殘心收刀

    三本目:“受流”

    側面有敵突然偷襲過來。

    正拔刀即刻斜架(格檔左邊來勢,刀未完全出鞘)左腳退一步迦裟斬(刀向是右上到左下),斬其左肩。殘心納刀

    四本目:“柄當”

    前後遭遇襲擊,先以刀柄頭撞擊對手水月(心窩)接著用右單手刺擊後面對手水月,再次以凌厲氣勢將前方對手劈斬。

    五本目:“袈裟切”

    前進中,前方對手正舉刀欲斬下來時,從右下往上拔擊,反刀從左肩口袈裟斬下(逆袈裟)。

    六本目:“諸手切”

    前進中,遭受前後對手襲擊,先將前面對手拔擊其右斜面部,瞬即依雙手刺擊其心窩,繼即將後面對手從正面斬下,再次由前面來襲的其他對手,從其正面斬下。

    七本目:“三方切”

    前進中,遭受正面及左右,三方位對手襲擊,先瞬擊右方對手頭部,再劈斬左方對手面部,繼即劈斬正對面之對手。

    八本目:“顏面當”

    前進中,遭受前後對手襲擊,先將前面對手之顏面部以刀柄頭、柄鐺(以柄頭撞擊),繼之向後方對手水月用單手刺擊,再次迴旋180度正對前面對手,由頭頂斬下。

    九本目:“添手切”

    前進中,察覺左方對手,制敵先機一面向左旋轉90度給予對手右袈裟瞬擊,立即將刃部向下,左手掌挾押刀刺擊對手腹部.

    十本目:“四方切”

    前進中,遭受四方位對手圍攻,為制敵先機,刀與鞘整體右斜前推出,先用“柄當”(即用柄側面撞擊),想拔刀的對手甲右拳,繼續一面拉鞘拔出刀,以右單手,刺擊左斜後方對手心窩,再繼續復向右斜前對手(即最先受撞擊者)正面斬下,連線著斬下右斜後方對手,再繼續架開左斜前方對手劈下之刀,振舉至頭頂向對手正面斬下。

    十一本目:“總切”

    前進中前面敵人舉刀殺進來,瞬間引退一步制先機殺敵人的左斜面,再斬右肩到水月(心窩)再切左肩下到肚臍繼續斬腰腹部,再由上面斬下.

    十二本目:“拔打”

    相對前方的敵人忽然斬下來,奪先機拔刀退一步避開對方的刀勢,瞬即由正面振舉斬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刺有沒有可能用萊昂納德換鵜鶘濃眉哥戴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