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田原鄉野

    秦時明月漢時關,三國時代,只是一段遙遠的歷史,我們從書中讀三國,瞭解的都是被文藝粉飾後的故事。但歷史的記載,必須起源於真實。

    東漢末年,黃巾叛亂,朝庭徵集義軍鎮壓農民起義,天下豪傑,各路諸侯蜂擁而起,亂世出英雄,平黃巾,討董卓後,軍閥們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目無國家朝庭,各自為政。為了實現爭霸天下的野心,各路勢力互相征伐,爭搶地盤,戰火四處燃燒,老百姓流離失所,水深火熱,苦不堪言。

    經過一段你死我亡的爭鬥,曹操,孫權,劉備三位勝出,把大漢王朝的領土分成三份,史稱三國,三人各自稱王稱霸,都把一統天下當作人生的最終目標。

    天下九州,蜀漢只佔益州,比起北方的曹操,江東的孫權,劉備的實力最差,曹操挾天子佔天時,孫權倚長江佔地利,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已任,愛民如子,深得百姓擁護,占人和。匡扶漢室,必須克復中原,聯吳伐魏,是蜀漢發展的唯一出路,失荊州,與東吳反目為仇後,劉備再無一統天下的機會了。

    劉備如真的一統天下,必定恢復漢室,認真當好一個稱職大漢天子,以劉備愛民之心,諸葛亮輔國之才,一定政通人和,老百姓能修養生息,很長一段時間國家會沒有戰火侵擾,漢朝最少還能興盛二百年,獻帝起碼可以封王。

    但歷史不允許假設,三國歸晉,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五胡亂華,也不是晉統治者願意看到的結局。歷史的車輪,不可抗拒,看歷史,不以成敗論英雄。

  • 2 # 雷襌

    首先,桃園結義的故事雖然繼續流傳,但給人的感覺可能會發生變化,關張二位兄弟的忠義反而會不那麼受人推崇,因為自古歷史都是勝者書寫的,後世之所以對桃園結義大為讚賞,也是因為他們雖敗猶榮,不被後人所忘,於江山失交,卻換得萬世美名。

    倘若榮登霸主之位,即便不像劉邦朱元璋那樣誅殺功臣,恐怕所傳佳話也會被當作對自己的吹噓。就如當年霸王項羽,若是得了天下,治理有不當之處,還能成就其千古傳奇嗎?若奉為戰神,古今無異!若尊九五,恐非明君,反倒不美。所以劉備得天下,還要看是否賢明,想必有臥龍輔佐,續個幾百年基業還是有望的!但仁德忠義之名,只怕不如現在這樣令人信服了!

    其次,大漢天下復得,劉備力挽狂瀾,中興漢室雖是民心所向,但他如何面對漢獻帝,也難說。劉備死的時候漢獻帝雖然已經被逼禪位,但仍然在世,天下是自己打的,是交回漢獻帝手中?還是另扶一個年幼皇帝,學曹操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無視甚至剷除帝脈穩固自己的江山?這一想就更難猜測之後的天下事會如何演變了……

    我個人認為,劉備若得大漢天下,那可不止是一句“功高蓋主”可以形容的,漢獻帝若有自知,即便留戀皇位,也不可能懶著不走。只要有劉備在,他這個皇帝也坐不穩,即便劉備再怎麼衷心還江山給劉協,還得防範他的屬下,說不定搶在趙匡胤前面,就搞出黃袍加身一說……這些主要就看劉備的意思了!反正不管怎樣,劉備這個皇帝怕是相當也得當,不想當也得當的!

    劉備若成了天子,明君的機率應該是相當高的,其子劉禪雖然霸氣不足,但也是禮賢下士,絕不像傳說中那般痴傻,倘若國泰民安,人才濟濟,劉禪接手後有所作為也未可知!

    最後,對後世最大的影響,我希望是可以避免“五胡亂華”,若是劉備得天下,自然是沒有“八王之亂”了,胡人也就沒有可乘之機。說是“五胡十六國”,其實逾不止十六國,也不僅僅只有胡人作亂,這場漢人的浩劫持續了近三百年,漢人的經濟文化不僅停滯不前,還倒退幾百年。以往春秋戰國,雖也一直戰火不輟,百姓受苦,但人口卻還是資源。但五胡十六國時,命如草芥,人口低谷時期僅剩三成,被屠去七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臟支架術後半年在支架位置有出現狹窄,這個算是醫療事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