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嶺鋒

    說白了,不過是精於算計的小肚雞腸而已,至少跟我們的朋友相處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點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文化正相反。

    如果認為這是一種美德,日常小事上怕麻煩別人,待人接物也彬彬有禮,井上君、橋下君確象個謙謙君子,因為他們怕接受了他人幫助或饋贈需要報答,所以就點頭哈腰互道兩句體面話完事了。那麼說他們對所有人都如此,一視同仁地怕麻煩別人了嗎?遠非如此!正如樓上那位友所說,他們對地位低於自己的別人卻絕對不怕麻煩,天天幫自己擦車也不會想到應該報答。

    這些謙謙君子們小事恭謹謙和,彬彬有禮,引得許多腦袋進水的哈日族豔慕無限。可在大事上卻從不怕麻煩任何人,而且還要主動地,強行去麻煩別人。二戰時他們強行麻煩了多少慰安婦,他們都不會想著去報答,連個謝罪都不會,根本不承認有這事。

    他們在南京一次就麻煩30多萬人以種方式慘烈地死去,供他們發洩魔性和獸性,也不會想著去報答,去謝罪,也不會承認有這事。

    他們的731部隊麻煩了無數華人接受慘無人道的活體試驗,

    他們抓捕麻煩了無數中國勞工供其奴役,直到累死病死被打死。

    他們麻煩了多少中國百姓,把家裡的糧食牲畜衣被生命都搶走,最後連房子也燒掉。多少村莊變成殘垣斷壁的鬼域。所有這些麻煩他們都麻煩到了,可從來就沒想過要報答,從沒想過要謝罪,直到今天仍只想著如何狡辯,推脫罪責。

    如果有誰替他們詆賴說那是戰爭,筆者沒時間去駁斥。那就說1928年日本關西大地震,華人不記剛剛過去二十幾年的甲午之仇,向日本捐贈了無數銀元和物資,他們也末有絲毫報答,反倒於三年後又發動了9.18事變,繼續麻煩東三省人民為其以戰養戰14年,他們也從末想過要報答,接著又再次發動了7.7事變,還想麻煩中國滅亡。

    這才是日本人真正的怕麻煩文化!

  • 2 # 女同劉嬌

    日本人不是特別怕麻煩人,他們是特別不願意欠別人人情。我大學期間有一個日本女同學,每次和我們出去吃飯,她都會自己付自己的那份錢,也就是一直和我們AA制,就算是我們說了請客,她也會說這怎麼好意思呢?而且每次從家鄉帶特產請她吃,她吃完後都會送一些小餅乾、小零食過來,真是又可愛,又令人不解!

    在《菊與刀》中,曾經有一句話,說日本是個恩情社會,他們的百姓第一就是認為自己受到了天皇的恩情,才會有自己美好的生活,其次才是父母的恩情,而這些恩情都是需要償還的,比如效忠天皇就是一種報恩的體現。

    所以日本人特別不願意受人恩惠,比如日本企業文化中的欺生文化,就是因為新來者需要得到前輩的提攜,所以感覺自己受到了恩惠,必須報答。才會任由前輩對自己指手畫腳,甚至有日本年輕人到一家企業後,每天被要求幫前輩擦車。

    而這種文化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不少人認為這就是中國儒家思想的體現,由於日本接觸儒家思想是在唐朝,當時的儒學還沒有經過朱熹等人的改造。所以當時的日本拿到的是最純正的儒學經典,包括好多失傳了的典籍,在日本都有古本,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諷刺!

    儒家思想到了日本後,日本便將他本土化了,具體表現就是強調了“忠”,不像中國強調的是“仁義”。所以日本出現了武士道,出現許多讚美忠勇的事蹟,比如六十四士為主報仇後,在主人墓前切腹自盡,這被拍成了電影,受到了日本人的推崇,並感嘆這才是人生。

    而日本為什麼喜歡櫻花,就是因為櫻花不像其他花,櫻花只會在片刻的美麗中達到極致,然後毫無保留的消失,這就是日本人認為的最完美的人生。將美麗留給世人,不多停留一刻,不多拖欠風一刻。這就是日本人的性格,這就是日本的民族性。

    大學期間研究了日本,反而覺得他們非常像中國春秋時期,有春秋遺風。像春秋時期的四大刺客,為了報恩,可以一生都為主效忠,這種精神真的是沒有遺留在中國,到是去了扶桑,只能說也許日本真的是徐福帶過去的春秋遺民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不結婚最後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