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凡人封仙54
-
2 # 抖音號dyqdpout1963
這個問題好回答,貧富差距如此之大還有人喜歡拿人均收入來說事,關鍵是那些高收入的來源合法性沒人管,同為共和國的公民,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天差地別,而且是越來越大,關鍵是那些待遇底的農村人為國家作的貢獻有目共睹,還有醫院學校電信鐵路石油各個原本屬於全民性質的部門,現在都成了私人斂財的工具,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和理由還都那麼冠冕堂皇,沒有能說的地方,就只能是在網上發洩發洩了。
-
3 # 遠見卓識星空fS
三個主要原因:
一是生存壓力大,身心疲憊
二是貧富差距大,備感失望
三是社會亂象不公導致的政府公信力下降
-
4 # 太行風
理想與現實之間、官方媒體和現實之間,這兩項巨大反差由來已久,但是老百姓沒有“發聲”的機會,可謂“有苦難言”,近年,隨著網路的發達,老百姓才找到了發聲的機會,這種現象既有壓抑已久的歷史背景,也是表達自我的現實需要,所以,這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不是壞事,應該接受並適應它。
-
5 # 愛生活的安然淺笑
說實話!很多人根本不在乎快樂不快樂了…只要能簡單的活下去都是幸福!房價高,壓力大!孩子的學費,生活費!壓力也大…生病費用高等,說來說去…生存成本太高,如何快樂得起?
-
6 # 不想讓你知道我是who
現實裡無人傾訴,網路陌生環境裡尋找共鳴。
熟人社會,笑貧不笑娼,嫌你窮怕你富,說話需要小心,本來是想尋個安慰得個勸解,但別人未必理會,可能一笑而過,自己啥也沒有,該難受還是難受。
而網路社會不同,彼此不認識,只當個事來聽,有共鳴就有交流,互訴衷腸,誰也不會笑話誰,即便人家心裡偷著樂,但是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畢竟不知道彼此是誰。
另一個現實社會生存壓力過大,誰都需要一個發洩的視窗,說說負能量能排解自己的不快,第二天又是好漢一條,該幹活幹活,該工作工作。
如果一個人心裡壓力過大,排解不出來,是會生病的!
-
7 # 嘎嘣脆222
三年疫情將整個社會虛榮繁華的假象一杆子打出了原型!失業,無力承擔房貸,找不到工作,孩子嗷嗷待哺,教育成本虛高,老年人老無所依,病無所治!太多的東西冒出來了,有錢的幾輩子花不完,沒錢的每日為了下一頓飯拼上性命!像我,三年疫情,館子關張大吉,家裡兩個孩子,一個上幼兒園,一年4萬,一個上民辦小學,一年3萬,一個月4500的房貸,還有10年還清,還好家裡老人有退休金,就這樣,我都每天找不到快樂的那個點,實在是太累了,累到喘不過氣,連吐槽的力氣都沒有!
-
8 # 悠悠萬事順利
因為有負面情緒,並且人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敢於說出口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網上表達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是怎麼來的呢?個人考慮有這麼幾點:
一是貧富差距。不患寡患不均,有人開豪車,住五星級酒店,吃著山珍海味。有的人為了一日三餐苦於奔波。資訊網路又發達,以前窮人可能不知道富人是什麼樣的生活。因為身邊人都不富裕啊。現在不一樣了,富人的富足生活隨處可見,並且是那麼扎眼。時間長了,窮人心裡能好受嗎?
二是不公平。中國社會人情關係依然是那麼重要。有關係確實能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東西。哪怕是一小小的街道,都是廟小妖風大。有些人可以整天不上班,啥好事都拉不下。坐在臺子上的領導們講著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對於真幹事的人沒有一點公平可言。怎麼能沒有負面情緒?再就是有些人生而羅馬,有些人生而牛馬。加上社會資源的不斷集中,寒門難出貴子的言論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不患寡患不均,時間長了必然負面情緒增加。
三是人的慾望越來越難以滿足。時代變了,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了。在以前能吃飽飯,廣場上看個露天電影,那就非常滿足了。現在雞鴨魚肉這些以前不敢想的物質基礎,唾手可得。但慾望也在瘋狂的增長,其中不乏一些不切實際的追求在其中。
四是人的思想變化比較大。仔細觀察會發現,以前倡導勞動最光榮,大家是真信。現在對一些人說“好好幹,日子會越來越甜”,他會對你嗤之以鼻。但實際上呢?美好的生活是需要辛勤的付出的。好吃懶惰,只講回報,不講付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的蔓延。
其實,看問題一定要全面,沒有那絕對的公平。一個社會能保證總體上是公平的就非常不錯了。當今社會還是多勞多得,要想獲得更多,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比如說,上學時候的努力,人家好好學習,你天天吊兒郎當、談情說愛,人家長大後找了好工作,你只能當個臨時工,你有啥資格要求跟人家平等呢?人家敢於冒險,自主創業,你畏手畏腳,憑啥要求跟人家一樣富足呢?
凡事看開,有網上發牢騷的精氣神,不如多去研究下如何致富。有行動才有成功的可能。
-
9 # 飛輝0
多少工廠打工的每天工作12小時 還兩班倒 還是賺不到錢 多少人犧牲了時間依然賺不到錢 要是每個人工作五天八小時 賺的錢夠開銷 兩夫妻的話工資還能有存款 大家會不開心嗎
-
10 # 閒時釣者
負面情緒還好點,中國在不改革醫療,教育,房產,農村老人養老金等,在這樣發展下去會亂套的,我是個農村人,上有老,下有小,我們這邊孩子結婚都的在城裡面有房子,城裡最便宜的房子都的二百萬,車子也要十多萬,在農村種地要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賺這麼多錢。
-
11 # 快樂海浪愛思考
說說我個人實際情況。目前30萬/年,但實際上拿到手25萬(績效分二次發放,並每次都要扣減,基礎40 %,績效60 %)。異地工作,每月交家裡7500,剩餘的要付深圳的房租,一張床和一個衣櫃,剩的只有轉身的空身,但是還要1800(坂田),單位管三餐,週末自己改善一下,一個月500,偶爾朋友聚一下,500,煙1000元(不敢買貴的,15一包),交通費固定通勤200。雜費500。多多少少每月節約一點,省下的錢成了二個月回家探親的路費(飛機)。工作是外人覺得好,其實受傷無人知。最要命的是單位最近要裁員,本想N + 1走人也不錯(可以拿個近20萬),結果今天H R說不行,合同裡沒有約定,所以也不怕勞動仲裁。結果是接受降職降薪,其實變相讓人主動走。我今年48,根本沒人招。所以我最噁心的就是延遲退休,我工作都沒了,延給誰?我們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又因為年紀沒單位要,怎麼會沒負面情緒??
-
12 # 開朗微風S4
中國老百姓需要的是實實在在收入,而不是某些社會人士的胡言亂語,什麼華人均收入多少,要人人與馬雲平均,大家都是億萬富翁,華人需要的是實事求是,不是精神病人出來在網上說胡話。
-
13 # 散戶心理研究
我每個月工資11000元,但是我仍然覺得不快樂,每天負面情緒。不是我不想快樂,而是快樂不起來!
每天一睜眼醒來,必須賺到400元才夠支出。
什麼都要花錢,房子按揭,水,電,電視,網路,物業,電話費,柴米油鹽醬醋茶……兩個孩子讀書,老婆社醫保(待業在家自己交社醫保),停車費,油費,偶爾違停一下也要交罰款。
收入並不高,但是貢獻不少交。個人所得稅,一個月也要交幾百元。買個東西,別看沒有貢獻,其實已經包含了。包括前面說的各種費用,裡面也有自己的貢獻。
原本四車道的道路,畫個停車位就開始收費了,而且收費不低。
天天生活在這樣的壓力下,沒有負面情緒才怪。
-
14 # longbows
什麼叫負面情緒?難不成自己受委屈了,遇到不公正的對待,也要強顏歡笑的說自己很幸福?是個人都有負面情緒,不管他是不是高管還是平民。有錢的人可以拿錢來釋放負面情緒,有權的人可以用權來釋放負面情緒;而窮人或者一般的人只能對著陌生人自言自語了。我就不引申到一個人真不真誠這方面去了,因為對於這個問題實在是對人性的侮辱!
-
15 # 大千說故事
曾經我身邊的人說我眼中有光,讓身邊的朋友覺得就和小太陽一樣溫暖。
前面朋友說,你眼中的光沒了。
家都沒了,我哪來的光?
-
16 # 悠閒鼴鼠
關鍵不在於正面還是負面,而在於是不是事實,有沒有依據。想看正面情緒,各大官媒有的是,而且數量要大得多。
所以,不是越來越多人喜歡錶達負面情緒,而是越來越多人想了解全方位的社會現實。
-
17 # 薩沙
其實就是三個原因。
第一,中國並不富裕。
李總理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僅1000元”。
這句話,撕碎了大量媒體長年鼓吹的中國富裕論,揭露了中國社會的真實情況。
根據人社部資料,中國的勞動人口約8億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口約4.5億。
剩下的接近6億非城鎮就業人口中,還包括著大量老弱病殘等。
嚴格來說,這6億人連每月1000元的收入也沒有,是將勞動人平均給他們後的結果。
妻子是本科生,南京本地人,本來工作還可以,後因為兩個孩子沒有人照顧,被迫選擇一份時間較為寬裕薪水較低的工作,每月實際到手三四千。
這麼一來,夫妻兩人收入大概是一萬多一點,在南京算是挺不錯的。
然而,男同事A是外地鄉下的,父母健在沒有收入,沒有養老金,完全依靠他養活。
家裡有兩個孩子,自然也沒有收入。好在妻子是城裡人,父母都有養老金,不需要她管。
即便如此,一萬養6個人,平均每個人不過2000元。
要知道,這這對夫妻還是都有工作,又是學歷不錯的所謂白領,尚且如此。
如果是城市打工者,尤其是妻子在家照顧孩子和父母的,全家收入不到1000並不稀奇。
所以總理的說法並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是中國的現實,不是整天吹噓的什麼馬上就要趕超歐美了。
大家也知道,今天的住房、教育、醫療的費用都非常驚人,物價也相當高,隨便進一次超市沒有一二百出不來。孩子上個興趣班,幾千上萬元也不稀奇,看病更是無底洞。
這種情況下,6億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這不是貧窮是什麼?
試問,這6億人能夠沒有負面情緒嗎?聽說過,貧賤夫妻百事哀嗎?
第二,失業率高。
中國的登記失業率並不高,因為這是要失業者主動去登記失業的統計資料。
而中國失業者根本不會長年主動登記,所以這個數字根本就是扯。
實際失業率是多少?老百姓不知道。
什麼叫做靈活就業人員?
就是以前打零工的。在目前經濟形勢下,大部分靈活就業同失業者沒什麼區別,根本就沒有工作。
中國當前就業人口為7.5億,這意味著,靈活就業佔比總就業人口約26%。
關鍵在於,靈活就業並沒有完全包含所有失業者。中國還有不少真正的失業者,也就是他們沒有能力找到任何工作。
說來說去,中國沒有工作和打零工的人,佔就業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
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大家有興趣可以搜搜看,美國現在失業率是多少。
試問,這2億靈活就業者能夠沒有負面情緒嗎?
第三,房地產、教育、醫療壓力仍然很大。
我們按照一套居住4口人計算,25萬套可以居住100萬人口。
而南京人口為900多萬,也就是說閒置代售的房屋占人口的九分之一。
南京也不是偶然現象,中國28個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為12%。
按照國際通行慣例,5%為適度空置率,商品房空置率在5%至10%之間為可控空置範圍。
而這28個大中城市中,僅有9個在5%至10%。
這個資料也很嚇人,僅低於人口高度老齡化的日本,高於美國、加拿大、法國、澳洲、英國。
誇張的是,空置率這麼高,房價卻仍然很高。
南京市區房價均價27503元/平,隨便買個100平方房子加上其他費用,就要300萬以上。
2022年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萬元,一家三口為20萬左右,不吃不喝也要15年買一套房。
教育上面也不多說,中考分流就要刷掉百分之五十孩子,現在家長從小學開始就高度焦慮。
為教育花錢如流水尚且其次,關鍵孩子也給搞垮了。目前中國青少年近視率全世界第一,初中生近視率為75.8%。
更誇張的是,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釋出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 ~ 2020年)》顯示,中國有24.6%的青春期年輕人有抑鬱症狀,重症者佔7.4%。
再看看醫療,這個無力說了,大家都有切身感受。
上面說了這麼多,就是一句話,生活很艱難,人當然有負面情緒。但現實社會沒法說,甚至不敢說,那麼在網上說幾句怎麼了?
只要我沒有造謠,沒有傳謠,說說自己的不滿也不行?
-
18 # 青蘋果心理
是啊,為什麼呢?
昨天打了一輛滴滴,一上車司機師傅就說:“不好意思,我剛到上海來路不太熟,如果路線錯了你直接說。”在交談中得知,他原本在四川工地上打工做運輸的,年後工程停了沒活幹了,所以就來上海找工作。找了一圈因也許是因為年齡的關係吧,沒找到合適的,於是就想著先開一段時間的滴滴落定了再說。他感嘆道,最近租一輛有營運資質的電動汽車牌照一個月要7000,價格沒得談,租賃公司一點都不愁租不出去。加上房租、每天的日常開銷,也不知道一個月下來能不能掙到錢。
我只是默默地聽著,聽他的抱怨,感受著他的不容易。我當然可以說一些正能量,比如“好好幹,日子會甜的”等等,我相信每一個願意換位思考的人,都會體驗到當時當刻聽到這些話之後的感受。其實,在他這樣的艱辛裡面,有他珍惜併為之堅持不放棄的,這些本身就是他的正能量。而他所流露出的負面情緒,是對當下現狀的真實體驗,也許不能向珍惜的人訴說,但向陌生人吐吐槽,偶爾還能一起抱怨一番,反正人走茶涼,總好過壓抑在心中,累積到把正能量都給憋死,那就糟了。
-
19 # 雷小阿倫
現實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不順和煩心事,但人在社會行走總不能無所顧忌的去宣洩情緒,每個人都是帶著面具生活,或多或少都有著些許煩悶憋在心中!
所以,總要找一個宣洩的途徑,而網路就是一個最好的入口。與其說是負面情緒,倒不如說是人們對於負面情緒的一種釋放!其實,也是實屬正常!
-
20 # 發呆曬太陽
我覺得可能有幾個因素:
1 生活的壓力、各種不順、近幾年的大環境,確實造成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比之前大很多的壓力,換句話說,就是這幾年老百姓裡聚積了比以前更多的抱怨和不滿的情緒;
2 很多負面的東西,沒法宣諸於口,也沒有可以傾訴的渠道。大家都很難,沒空也沒心情去訴說 去傾聽。告訴親近的人,會讓他們徒增擔憂;對於不親近的人,又沒有說的必要。所以不滿 抱怨 心裡的痛苦需要有個渠道去發洩和訴說。
3 網路門檻低,受眾大,更容易進入,也更容易找到同類,容易被接受和安慰,就是不能被安慰,說幾句牢騷也不會有太多的顧慮。不用考慮看的人會不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嘮叨,有沒有前言後語都解釋清楚等等,發洩完了,爽了,就可以。
4 有的人是主動在網路發洩,有的人是看別人這麼做了,引起了自己的共鳴。一個帶一個,也就出現了一片或者一堆人都在這麼做。這也算一種榜樣效應吧。
我覺得大概也就是這幾個原因造成你說的關於越來越多的人把網路當樹洞,來傾訴的原因。
負能量積攢多了,總要有個出口,能夠說出來,其實也是好事。只是注意發言規則,防止禍從口出!
回覆列表
有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匿名性:在網路上,有些人發表負面情緒可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迴應。而且,一些人也因此感覺自己能夠更容易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用擔心其他人的反應。
3. 壓力和焦慮:現代生活中存在許多影響人們情緒的壓力和焦慮,例如工作、人際關係、健康等問題,這些問題可能讓人們感到沮喪、憤怒或無助。在網路上發洩負面情緒成了一種慰藉和緩解壓力的方式。
當然,這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每個人的情況和動機都是不同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