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剛看完,真的給人一種很強烈的震撼。
整篇小說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呈現,從第一代家族創始者對原先生活的狹隘世界之外的空間的探索與發現,再到與世隔絕的馬孔多一點點成為人口聚集地發展現代文明,透過一種似真而非的表現手法將這種演化展現出來。
家族六代人一遍遍重複的姓名如同解不開的咒怨般縈繞盤旋,給人一種迴環往復的沉重感,而馬爾克斯有意無意地將同一時代輩分的人物交叉敘述更使人物關係複雜化,死而復生或是俄狄浦斯情結的演繹在這種敘述之中更顯得撲朔迷離。難以遏制的情慾、無法終了的夙願、不可違逆的命運籠罩在這個龐大的家族之上——家族的男性創始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被眾人綁在榕樹下孤獨死去,女性創始人烏爾蘇拉失明後仍對生活的一切有直覺似的洞見與深邃的眼光,後代亂倫之中的違逆天道、戰爭之中的混沌殘酷,阿瑪蘭妲因情感鬥爭心中留下不可治癒的創傷與終身纏著的黑紗布,最終在為麗貝卡和自己製作壽衣的拆拆縫縫中孤獨而死……
男性角色的孤傲、自負或是冷漠、無知似乎成了布恩迪亞家族由名字決定的怪誕現象,這種性格的重複化更使人感受到一種永恆輪迴的哀悼與呻吟。想起紅樓夢中“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和福克納在《喧囂與騷動》中描繪的沒落的南方家族,馬爾克斯說自己受到福克納的影響,也在他們兩位的這兩本著作中可以窺得。人類個體的渺小在馬爾克斯的作品中被無限放大,當遇上無法逆轉的命運時,縱使再悠久再強大的家族最終也只是一陣颶風過後的一切歸零。西西弗斯的命運在布恩迪亞家族的家族史中一次次演繹,古老的羊皮捲上記載的文字早已鐫刻了整個家族的興衰,而一切相知相遇都只為最後語言的終結——“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百年孤獨》冷酷地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類一次次試圖超越自身侷限去看清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時,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虛無和無力感之外,別無所有。我們在無謂的糾結之中掙扎,卻愈加深地墮入了無限的深淵之中,在孤獨中掙扎,卻終將被孤獨吞噬。尼采說“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人類一切超越性的嘗試與對終極命題的追尋最終卻歸於空虛。
真的不敢說自己理解了或者有資格評價如此優秀的《百年孤獨》,在這裡發言權當是個人看完之後一個心得小結吧。
前兩天剛看完,真的給人一種很強烈的震撼。
整篇小說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呈現,從第一代家族創始者對原先生活的狹隘世界之外的空間的探索與發現,再到與世隔絕的馬孔多一點點成為人口聚集地發展現代文明,透過一種似真而非的表現手法將這種演化展現出來。
家族六代人一遍遍重複的姓名如同解不開的咒怨般縈繞盤旋,給人一種迴環往復的沉重感,而馬爾克斯有意無意地將同一時代輩分的人物交叉敘述更使人物關係複雜化,死而復生或是俄狄浦斯情結的演繹在這種敘述之中更顯得撲朔迷離。難以遏制的情慾、無法終了的夙願、不可違逆的命運籠罩在這個龐大的家族之上——家族的男性創始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被眾人綁在榕樹下孤獨死去,女性創始人烏爾蘇拉失明後仍對生活的一切有直覺似的洞見與深邃的眼光,後代亂倫之中的違逆天道、戰爭之中的混沌殘酷,阿瑪蘭妲因情感鬥爭心中留下不可治癒的創傷與終身纏著的黑紗布,最終在為麗貝卡和自己製作壽衣的拆拆縫縫中孤獨而死……
男性角色的孤傲、自負或是冷漠、無知似乎成了布恩迪亞家族由名字決定的怪誕現象,這種性格的重複化更使人感受到一種永恆輪迴的哀悼與呻吟。想起紅樓夢中“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和福克納在《喧囂與騷動》中描繪的沒落的南方家族,馬爾克斯說自己受到福克納的影響,也在他們兩位的這兩本著作中可以窺得。人類個體的渺小在馬爾克斯的作品中被無限放大,當遇上無法逆轉的命運時,縱使再悠久再強大的家族最終也只是一陣颶風過後的一切歸零。西西弗斯的命運在布恩迪亞家族的家族史中一次次演繹,古老的羊皮捲上記載的文字早已鐫刻了整個家族的興衰,而一切相知相遇都只為最後語言的終結——“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百年孤獨》冷酷地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類一次次試圖超越自身侷限去看清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時,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虛無和無力感之外,別無所有。我們在無謂的糾結之中掙扎,卻愈加深地墮入了無限的深淵之中,在孤獨中掙扎,卻終將被孤獨吞噬。尼采說“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人類一切超越性的嘗試與對終極命題的追尋最終卻歸於空虛。
真的不敢說自己理解了或者有資格評價如此優秀的《百年孤獨》,在這裡發言權當是個人看完之後一個心得小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