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寶笈》——《獸譜》中出現過獨角獸!或許真的存在過呢~除了獨角獸還有很多奇珍異獸,有興趣往下翻哦~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獨角獸,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石渠寶笈》是清代乾隆、嘉慶二朝相繼編纂的大型書畫目錄,全書分初編、續編和三編,著錄內府所藏八千餘件作品。《石渠寶笈續編》第五冊記有乾隆在紫禁城內重要居所重華宮所藏的《獸譜》:「《獸譜》仿《鳥譜》為之,名目形相蓋本諸《古今圖書整合》。而設色則餘省、張為邦奉敕摹寫者也。」將之作為清宮收藏之精品加以著錄。這部乾隆朝的《獸譜》共分六冊,每冊三十幅,共一百八十幅。每幅尺寸及裝裱形制均相同,縱四十點二、橫四十二點六釐米,絹本設色。各開背面有裱前編號,按序編排成冊,所繪各獸均能獨立成幅。圖冊為蝴蝶裝,左右對開,右為獸圖,左為配有滿、漢兩種文字的說明,詳細記錄了各種瑞獸、異國獸及普通動物的形貌、聲音、秉性、產地等。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亞細亞洲山羊,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獸譜》第一幅鈐「乾隆鑑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重華宮鑑藏寶」、「石渠寶笈」、「石渠定鑑」、「寶笈重編」、「嘉慶覽御之寶」、「宣統覽御之寶」諸印章。所收一百八十幅獸圖,大致可分為瑞獸;產於中國、現實存在的走獸;外來異國獸十二種,分別為利未亞獅子、獨角獸、鼻角(犀牛)、加默良(避役)、印度國山羊、般第狗(河狸)、獲落(貂熊)、撒辣漫大辣(蠑螈)、狸猴獸(負鼠)、意夜納(鬣狗)、惡那西約(長頸鹿)、蘇獸(出現在美洲的一種動物)。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惡那西約,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獸譜》中古怪的音譯名
(一)意夜納:「狀似狼而大,毛質亦如之。睛無定色,能夜作人聲,誘人而啖。出利未亞州。」王祖望稱此稱謂其依據英文hyena之譯音,判斷為非洲鬣狗。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意夜納,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二)般第狗:「出歐邏巴州意大理亞國,其地有河,名『巴鐸』河,入海處是獸生焉。晝潛於水,夜臥岸側,鋸牙齧樹,其利如刀。毛色不一,黑者不易得也。」義大利有四條河流的發音與「巴鐸」的發音比較接近:布倫塔河(Brenta)、比蒂耶河(Buthier)、皮奧塔河(Piota)、普拉塔尼河(Platani),而其中唯有河道全長一百七十四公里的布倫塔河(Brenta)位於義大利北部、發源自特倫託東南面,最終注入亞得里亞海,符合「入海」之說,筆者認為「巴鐸」可能是義大利語「Brenta」的音譯,而「般第狗」應該是一種棲息在注入亞得里亞海的布倫塔河河口的河狸(beaver;Castoridae)。
(三)獲落:「大如狼,貪食無厭,飽則走入密樹間,夾其腹以消之。復出覓食。產歐邏巴東北里都瓦你亞國。毛黑而澤,彼土珍之。」「裡都瓦你亞國」指今立陶宛。但「獲落」究竟是何種動物呢?或以為這是貂熊(gulo)的音譯。身形介於貂與熊之間,貂熊棲息於亞寒帶針葉林和凍土草原地帶,非繁殖季節無固定的巢穴,棲於巖縫或其他動物遺棄的洞穴中。貂熊生性貪吃,其拉丁學名的原意即「貪吃」。食物很雜,喜食大型獸屍肉或盜食獵人的獵物。貂熊皮毛珍貴,小貂熊皮光毛滑,貂熊皮至今仍是禁止非法買賣的野生動物皮毛。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獲落,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四)撒辣漫大辣,所謂「短足,長身,色黃黑錯,毛文斑斑,自首貫尾。產陰溼之地,故其性寒皮厚,力能滅火。熱爾瑪尼亞國中有之」。「熱爾瑪尼亞」,拉丁語Alemaña,今譯日耳曼,即今德意志。而「撒辣漫大辣」應為西文「蠑螈」的音譯,拉丁語為「salamander」,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均為「salamandra」,又稱「火蜥蜴」。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撒辣漫大辣,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蠑螈絕大多數屬種的分泌物具毒素,當遭受攻擊時,會立即分泌這種致命的神經毒素。由於它們常藏身在枯木縫隙中,當枯木被人拿來生火時往往驚逃而出,有如從火焰中誕生,因而得名。所謂「皮厚,力能滅火」,可能就是人們見到這些蠑螈從火中逃出來,誤認為它們能「滅火」。
(五)加默良,上述幾種動物都屬於中國不常見的動物,採用音譯名尚可理解,但「皮如澄水明瑩,能隨物變色」,顯然是變色龍,學名「避役」,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中譯為「革馬良」。「革馬良」和「加默良」應是上述西文(西班牙語作「camaleón」或「camaleones」;葡萄牙語作「chameleons」)的音譯。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加默良,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變色龍在中國屬於常見動物,通常把「蜥蜴」也稱為「變色龍」,而「避役」或「變色龍」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已提及,稱是南方一種神奇生物,名叫「避役」,會應十二時辰發生變化,又叫「十二辰蟲」。利瑪竇、南懷仁都對中國傳統博物學文獻相當熟悉,此處介紹變色龍採用音譯詞,大概是他們拿不準「革馬良」和「加默良」在漢文中究竟應該採用「避役」抑或「十二辰蟲」,因此索性用了音譯名。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狸猴獸,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在跨文化交流中,採用音譯名一方面反映出兩種文化之間動物識別一時難以找到最恰當的用詞,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來華西方傳教士嘗試透過音譯的形式來呈現西方文化異質性的一種追求。世界上每天都在有動物滅絕,地球上曾經有過透明面板的青蛙,骨頭是綠色的,獨角獸的存在也不是絕對沒有可能。
《石渠寶笈》——《獸譜》中出現過獨角獸!或許真的存在過呢~除了獨角獸還有很多奇珍異獸,有興趣往下翻哦~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獨角獸,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石渠寶笈》是清代乾隆、嘉慶二朝相繼編纂的大型書畫目錄,全書分初編、續編和三編,著錄內府所藏八千餘件作品。《石渠寶笈續編》第五冊記有乾隆在紫禁城內重要居所重華宮所藏的《獸譜》:「《獸譜》仿《鳥譜》為之,名目形相蓋本諸《古今圖書整合》。而設色則餘省、張為邦奉敕摹寫者也。」將之作為清宮收藏之精品加以著錄。這部乾隆朝的《獸譜》共分六冊,每冊三十幅,共一百八十幅。每幅尺寸及裝裱形制均相同,縱四十點二、橫四十二點六釐米,絹本設色。各開背面有裱前編號,按序編排成冊,所繪各獸均能獨立成幅。圖冊為蝴蝶裝,左右對開,右為獸圖,左為配有滿、漢兩種文字的說明,詳細記錄了各種瑞獸、異國獸及普通動物的形貌、聲音、秉性、產地等。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亞細亞洲山羊,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獸譜》第一幅鈐「乾隆鑑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重華宮鑑藏寶」、「石渠寶笈」、「石渠定鑑」、「寶笈重編」、「嘉慶覽御之寶」、「宣統覽御之寶」諸印章。所收一百八十幅獸圖,大致可分為瑞獸;產於中國、現實存在的走獸;外來異國獸十二種,分別為利未亞獅子、獨角獸、鼻角(犀牛)、加默良(避役)、印度國山羊、般第狗(河狸)、獲落(貂熊)、撒辣漫大辣(蠑螈)、狸猴獸(負鼠)、意夜納(鬣狗)、惡那西約(長頸鹿)、蘇獸(出現在美洲的一種動物)。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惡那西約,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獸譜》中古怪的音譯名
(一)意夜納:「狀似狼而大,毛質亦如之。睛無定色,能夜作人聲,誘人而啖。出利未亞州。」王祖望稱此稱謂其依據英文hyena之譯音,判斷為非洲鬣狗。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意夜納,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二)般第狗:「出歐邏巴州意大理亞國,其地有河,名『巴鐸』河,入海處是獸生焉。晝潛於水,夜臥岸側,鋸牙齧樹,其利如刀。毛色不一,黑者不易得也。」義大利有四條河流的發音與「巴鐸」的發音比較接近:布倫塔河(Brenta)、比蒂耶河(Buthier)、皮奧塔河(Piota)、普拉塔尼河(Platani),而其中唯有河道全長一百七十四公里的布倫塔河(Brenta)位於義大利北部、發源自特倫託東南面,最終注入亞得里亞海,符合「入海」之說,筆者認為「巴鐸」可能是義大利語「Brenta」的音譯,而「般第狗」應該是一種棲息在注入亞得里亞海的布倫塔河河口的河狸(beaver;Castoridae)。
(三)獲落:「大如狼,貪食無厭,飽則走入密樹間,夾其腹以消之。復出覓食。產歐邏巴東北里都瓦你亞國。毛黑而澤,彼土珍之。」「裡都瓦你亞國」指今立陶宛。但「獲落」究竟是何種動物呢?或以為這是貂熊(gulo)的音譯。身形介於貂與熊之間,貂熊棲息於亞寒帶針葉林和凍土草原地帶,非繁殖季節無固定的巢穴,棲於巖縫或其他動物遺棄的洞穴中。貂熊生性貪吃,其拉丁學名的原意即「貪吃」。食物很雜,喜食大型獸屍肉或盜食獵人的獵物。貂熊皮毛珍貴,小貂熊皮光毛滑,貂熊皮至今仍是禁止非法買賣的野生動物皮毛。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獲落,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四)撒辣漫大辣,所謂「短足,長身,色黃黑錯,毛文斑斑,自首貫尾。產陰溼之地,故其性寒皮厚,力能滅火。熱爾瑪尼亞國中有之」。「熱爾瑪尼亞」,拉丁語Alemaña,今譯日耳曼,即今德意志。而「撒辣漫大辣」應為西文「蠑螈」的音譯,拉丁語為「salamander」,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均為「salamandra」,又稱「火蜥蜴」。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撒辣漫大辣,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蠑螈絕大多數屬種的分泌物具毒素,當遭受攻擊時,會立即分泌這種致命的神經毒素。由於它們常藏身在枯木縫隙中,當枯木被人拿來生火時往往驚逃而出,有如從火焰中誕生,因而得名。所謂「皮厚,力能滅火」,可能就是人們見到這些蠑螈從火中逃出來,誤認為它們能「滅火」。
(五)加默良,上述幾種動物都屬於中國不常見的動物,採用音譯名尚可理解,但「皮如澄水明瑩,能隨物變色」,顯然是變色龍,學名「避役」,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中譯為「革馬良」。「革馬良」和「加默良」應是上述西文(西班牙語作「camaleón」或「camaleones」;葡萄牙語作「chameleons」)的音譯。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加默良,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變色龍在中國屬於常見動物,通常把「蜥蜴」也稱為「變色龍」,而「避役」或「變色龍」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已提及,稱是南方一種神奇生物,名叫「避役」,會應十二時辰發生變化,又叫「十二辰蟲」。利瑪竇、南懷仁都對中國傳統博物學文獻相當熟悉,此處介紹變色龍採用音譯詞,大概是他們拿不準「革馬良」和「加默良」在漢文中究竟應該採用「避役」抑或「十二辰蟲」,因此索性用了音譯名。
清,餘省、張為邦合繪,《獸譜》狸猴獸,絹本設色 ,40.2×42.6cm,故宮博物院藏
在跨文化交流中,採用音譯名一方面反映出兩種文化之間動物識別一時難以找到最恰當的用詞,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來華西方傳教士嘗試透過音譯的形式來呈現西方文化異質性的一種追求。世界上每天都在有動物滅絕,地球上曾經有過透明面板的青蛙,骨頭是綠色的,獨角獸的存在也不是絕對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