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吉他
-
2 # 聰明泉
簡譜既不是固定調,也不是首調。
簡譜是一種記譜法,固定調與首調是一種唱(讀)譜方式,二者屬於有關聯但不同的範疇。
打個比方,在1=C的記譜中,2-3-#4-5-6實際上是D大調,4-5-6-1實際上是F宮的旋律。這時候你就不好說這是C調了。在某些時候,簡譜同樣可以記成固定音高。
當然,在簡譜中大多數情況是“1”(音符)被記成大調的duo(唱名),而1=C(調高)是可以隨時變換而記譜不用變。這樣我們就唱的和記的都是首調了。所以,也讓人覺得簡譜就是首調。
但不可否認的是,簡譜也是可以記固定調的,特別是在轉調、離調、變化音較多的時候,只不過讀起來比較麻煩而已。
-
3 # excelVBA專家
固定調唱譜,因為有升降記號,只能發出一個字讀音的不同頻率,無法感受合區分大小調的音樂色彩,而簡譜唱譜可以直接唱出首調的1234567唱名
-
4 # 王羲之家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結合五線譜調性的規律,那麼簡譜要有多少升降號標註?一篇G調樂譜讓♭E木管演奏?而簡譜如果標定了調性,不同調性的樂器在演奏時可以忽略1=?,而只看樂譜的音符即可。所以說簡譜不是首調樂譜性質。
-
5 # 千枝萬葉74080886
首先更正一下,所謂的“首(固定)調”?
僅僅是不能反映任何問題的兩個孤立的片語而已!
其規範的名稱應該是“首(固定)調唱名法記(唱)譜”!
“首(固定)調”與“首(固定)調唱名法記(唱)譜”?這是根本不同的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
二者不能也絕不可混為一談!
現在回到正題。
所謂的“簡譜”,是建立在以“首調唱名法記(唱)譜”這種記譜方法下的一種曲譜的種類。
要唱譜,毫無疑問,自然是採用“首調唱名法”來唱譜!
因為從本質上講,記譜與唱譜,是兩個互逆的過程。
記譜,是把具體的音高與時值變成抽象的音符;
而唱譜,則是反過來把抽象的音符,唱成具體的帶有一定音高和時值的聲音。
在這種互逆的過程中,必須採用統一的標準,才能確保互逆的進行!
就是說,在採用首調唱名法記譜的簡譜中,毫無疑問的只有採用同樣的首調唱名法唱譜,才能確保唱譜的順利進行。
同樣的道理,在採用固定調唱名法記譜的五線譜中,自然採用同樣的固定唱名法來唱譜!
因為簡譜是由只有相對音高,而沒有具體音高的音符寫就。
只有首先確定了調式主音1(do)的音高位置(由調號1=X(代表C~B中的任一英文字母)確定,譬如1=G,則以C大調音階中的音名G(唱名5(sao)唱作1),調式音階中其它各音的具體音高,才能由確定了調式主音1的具體音高而推導確定。
只要按照匯出的具體音高與音符的時值唱譜就行了。
至此,已經順利地完成了唱譜。
這本來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不知題主為何會有用“固定調唱名法”來唱簡譜的疑問?。
看到樓上的大神們說先把簡譜轉換成C調的簡譜,再按C調的簡譜演唱?
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這樣做的結果不是多此一舉嗎?
何況這樣做的本身,實質上就是首調唱名法唱譜的一種方法。
-
6 # 瀏覽貓
一般回答是,最好是用首調唱。
不一般回答是,也可以用固定調唱。前提場景是,先將手中的簡譜翻成C大調的簡譜。前提目的是,訓練固定音準的習慣。又一前提目的是,用於樂器演(吹)奏,而不是用於歌唱。其中會遇到的問題是,變化音(升半音,降半音)如何唱出聲。解決方法至少三種,一是直接成“升(某音,如升4)”,“降某音(如降6)”等,缺點聽起來不順暢。二是將音化音起名,也就是十二個音都有個固定的音名,唱譜時順暢了,但由於變化音的起名沒約定俗成,自己唱順了,別人聽卻不順。三是隻哼固定音高,自己聽順,音樂老師聽順,外行人聽不順。四是,直接唱音名,需要先訓練一番,去適應,有難度。五。。。。省略。
更不一般的是,固定調,首調都用,起步難,一旦練會,才是真音樂人。
。。。。。。。。
-
7 # 碧伶居士
回答這個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會說,簡譜是讀首調,五線譜是讀固定調,還會列舉出種種道理。其實,怎麼讀譜是個人習慣問題,經過多年練習,我就可以在五線譜的各種譜表上按照首調讀譜,三十多年前,認識了當時中央芭蕾舞團的一位長笛手,意外發現他可以在簡譜上讀固定調,當然了,首先我得幫著把樂譜都翻成C調的簡譜,臨時升降記號不少,可是他直接視奏,一遍完成,靠的就是熟練。
-
8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簡譜為首調。主要是分清一下首調和固定調兩個的定義,還有大概表述方式就好。兩種方式其實是邏輯排序的理解不同。
首調就是,定一個音作為主音,然後按照大調式排音。唱音按照以此主音為Do,排序。
例如D大調的7個音為,D E #F G A B #C。
D音作為1級,唱音為Do。後面的音按順序唱音。
就是說,不論什麼調,主音都作為Do去排序。
如果歌曲中間變調,則根據新音調的主音重新排序。
音階唱音永遠是Do開始。這種方式適合演唱,或者調固定的樂器。因為這種方式能儘可能地避免唱升降音。
固定調是,完全根據不需要重新排序唱名。A音,永遠唱la,其他音以此為標準順序排列。
例如D大調的7個音為,D E #F G A B #C。
唱音則為,re mi fi sol la ti di 。
為方便唱,fi可以唱回fa,音高以#F為準即可。
同理,di也可以唱回do,音高以#C為準。
對於12音全齊的樂器,固定調是最方便的,尤其是使用五線譜。
但是樂理的講解理解,計算運用,其實還是需要兩種方式結合最適合。尤其是計算級數關係等。
-
9 # 聚焦藝術
簡譜屬於首調,五線譜屬於固定調。
簡譜把所有調都當成C大調來唱,比如E大調,mi fa so la si do re me,在首調中還是唱do re mi fa so la si,聲樂專業、民樂專業的樂譜多為簡譜,所以這些專業的人大多為首調。
五線譜則是明確了每一個音,re就是唱re,la 就是唱 la,所以像小提琴或鋼琴等樂器就屬於固定調了、
回覆列表
你能點開這篇,真的是太感謝了。
首先回答:簡譜是屬於首調。
然後,再聊聊聊我對固定調與首調的感受。
其實,首調固定調,本來是樂理上面的一部分,
總結出來,是為了給人學習的方便。
但是,一不小心把很多學琴的朋友整暈了。
我只彈過吉他,所以結合吉他來。
很多朋友覺得,用五線譜用固定調的才厲害;
而用簡譜用首調,就顯得很low。
加上很多吉他教學機構為了有賣點,
也一直在鼓吹用五線譜學琴才是正道。
小孩子用五線譜學琴也確實不是什麼壞事。
但是這樣就導致很大一部分自學吉他的愛好者頭暈了。
我出去跟朋友聊天,那我肯定要說我用五線譜練琴啦。
這樣多高大上啊,但是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
一旦說一起玩一下,找的譜還是六線譜與簡譜。
其實話說回來,真的有什麼關係呢?
通俗一點來說,在國內直接講普通話不是很好溝通嗎?
為什麼一定要講一口很蹩腳的英文以顯示自己“高大上”呢?
你說這是不是同一個道理?
我簡單的來解釋一下什麼是首調什麼是固定調。
然後再來講解一種現在很多吉他高手常用的學習方法,讓你不再用糾結首調固定調。
我們直接用實際的例子來聊,比如:我們用吉他彈奏A大調音階。
我只搞一個八度,懶得打譜:
6、7、#1、2、3、#4、#5、6
如果是首調,你反應的應該是:
1、2、3、4、5、6、7、1
這僅僅只是習慣不同而已,他們相同的東西是音程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昨天我寫的那篇,介紹練習聽力的第一項就是音程的原因。
不管是固定調還是首調,大調音階的音程關係都是一樣的:全全半全全全半。
音程是學習音階與和絃的基礎,也就是說音階與和絃用音程來計算是最方便最直觀的。
很多朋友更糾結的一個問題是,我是用首調還是用固定調?
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首調 固定調都可以,沒有哪個高哪個低。
上海音樂學院的吉他老師張雄關就是首調,一樣可以玩爵士;
星海音樂學院的吉他老師蔡劍就是固定調,一樣也可以玩爵士。
但是兩個吉他老師同樣的觀點是:
固定調是要從小訓練的,很少說有成年了還能把固定調練好的。
他們其實說的是聽感方面的問題,因為你的理論在天花亂墜,畢竟還是要拿來為玩音樂服務。
看自己是適合首調還是固定調,你可以隨便拿一首歌來扒帶,比如《光輝歲月》前奏:
如果你聽到的是#re mi #4 #5 #5 #4.......等等等等,那你肯定是固定調聽感,那就用固定調得了。
還是要看自己本身是適合哪種的,就好像我自己,明明就這點料,還硬是想娶章子怡當老婆,那就很痛苦,而且完全沒可能的。
我在很多年前,大概是10年的時候,朋友喊我演出。
但是要演的兩首歌曲完全沒有聽過,只能自己扒帶,那個時候才開始有扒帶的意識。
時間又短,實在是扒不出來,還好我認識一箇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朋友。
只好請他幫忙,當然了,晚上的宵夜還是要包的。
他五分鐘左右,兩首歌曲就搞出來了,中途出來客廳把鋼琴彈了一個音,是要確定一下而已。
他就是固定聽感,然後還幫我寫成簡譜了,他是從小練鋼琴長大的。
其實你專門學過樂理就知道,是有專門把五線譜翻譯成簡譜這個內容的,是要寫作業的。
好的,總結性的來了。
現在厲害的吉他老師講課,他們是不會強調首調固定調的,這種講法只會讓大家更暈。
他們會一致的推薦級數思維或者說音程思維,一般用的都是數字系統。
比如我們上面說到的A大調音階,必須很清楚:級數與音名,唱名甚至都不怎麼強調。
但是耳朵不好的話,我還是建議用唱名,就是我們最熟悉的do re mi......
如下圖,下面這些知識屬於是基建,就好像我們偉大祖國花那麼大的代價修路是一樣的道理:
就好像我們駕照一定要考,考完了之後要上路去開車一樣。
你能看到這裡再次感謝,如果有更好的方法,麻煩也分享給我。
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