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之涯水之夢

    謝邀,非黑即白的教育其實是有違人性的,好人與壞人的劃分也不是界限分明的,人是感性複雜的,這個商業化社會,一次犯錯並不代表就是壞人,做了好事也並不代表就心中和善,今天錢權在握高高在上,明天卻成了階下囚,風光無限的慈善大使背地裡卻不知幹著什麼勾當。看破一切,是因為時間,明白是非黑白,是因為經驗。

  • 2 # 思並快樂著

    的確存在這種現象。就我自己文藝作品的閱讀體驗,年齡越大,越不喜歡大惡-大善兩種極端的人物形象,更喜歡遊離於中間灰色地帶、反映一種人性複雜性和多元性的藝術形象。為何會如此呢?這裡嘗試從幾個方面來解釋一下。

    第一、與成人世界的複雜相比,兒童的世界比較單純,不會涉及到太多名利慾望的誘惑與利益糾葛,也因此,兒童不需要經歷慾望之下的人性考驗和掙扎。世界對於兒童的意義而言,很多時候不過就是“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可以得到表揚肯定的”和“會被批評否定”的、二元分明的存在空間。單純經歷會導致思維和心理方面的簡單化。

    第二、成人和兒童之間思維和心理的差異。閱歷、年齡和知識結構決定了兒童的思維往往是單點連線的,是“因為……所以……”的簡單線性因果邏輯。這種思維模式反映在反面人物的評價上,就是:因為他(她)做了壞事,所以他(她)是壞蛋。但是成人不同,成人由於閱歷、知識的累積,更會關注到世界和人性的複雜性,也會有更多的反思意識,考慮問題也會更全面。比如他(她)不僅會關注“壞人”的行為後果,而且還會關注到“壞人”的制度、文化根源,以及源於慾望黑洞的人性的脆弱性和墮落的普遍性。這種思考角度、深度的不同會改變童年時期“反派人物”的觀感。兒童定性一個人往往容易從“好人”、”壞人“兩方面界定,比如最典型的一點就是:兒童對於藝術作品中“英雄”和“壞蛋”截然分明的區分與界定:關於英雄的描述必然都是正義、善良、勇敢、無私、有情有義、傑出的;而“壞蛋”則都是狡詐、陰險、自私、狠毒的代名詞,兩者之間二元分明,不存在任何交叉地帶。但成人的思維方式則不同,更喜歡用一個人優點缺點”三七"或者”四六”比例去定性一個人。

    第三、媒介講故事方式的影響:媒體有時候為了增加戲劇性衝突,強化宣傳效果,經常會刻意塑造“黑白、善惡二元分明”的對立人物形象,兒童由於批判理性和複雜現實感的缺失,很容易受到這種模式的影響,對人物出現兩種極端評價。但成人的抵制力和免疫力就會強很多。也因此,不同年齡段會會出現藝術形象的評判差異。

    以上,供參考。

  • 3 # 眼鏡妹四眼田雞

    我不這樣認為,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高興就是高興,快樂就是快樂,喜歡就是喜歡,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反之,不高興,不快樂,不好,都是孩子的切身感受,並不是因為我們長大了之後會對小時候所討厭的反派人物心生同情,而是,曾經的反派人物變老了,我們長大了,和生活以及網路資訊有關,當然更明白的是,人家只是演員,反派人物印象越深刻,越證明他們是優秀的,

  • 4 # 你的笑臉是我的快樂

    小時候的我們還處於童年時代,思想比較單純幼稚,認為好像這世界除了好就是壞。成年之後思想逐漸成熟,反派人物之所以稱之為壞蛋,有著複雜的家庭原因和社會原因。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也許沒有人天生的目標就是成為反派、壞蛋。當然反派、壞蛋之類的人結局大多悽慘,同情是因為悲憫的心理在作怪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應該在大學中學到什麼才能在畢業後立足於社會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