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譚浩俊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一個曾經遇到的有趣的故事。那是多年以前,一位比我小一屆的同學,班上同學都喊他老魏(他姓魏),而我,班上同學都喊我小譚。有點想不通,也有點不服氣。但是,沒有辦法,因為,老魏在他們班上,年齡是最大的,而我在班上,年齡倒數第二。

    按理,故事到這兒也就結束了。誰知老魏話鋒一轉,很認真地說道,這有啥稀奇的,我在學校被稱作老魏,我爸在單位卻被稱作小魏。有一次在家吃飯,爸單位一同事來了,進門就是小魏。爸紅著臉對同事說,我兒子在面前呢?我則笑著對爸說,爸別難過,我在學校由於年齡最大,同學都稱我老魏,你剛進單位時,年齡最小,同事稱你小魏習慣了,就永遠是小魏了。爸只好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還點點頭。

    而大摩與小摩的問題,儘管摩通實力更強些,大摩還是小摩分離出來的。但在進入投行問題上,是做了小弟。而人們對投行這個新行當,關注度肯定要比傳統銀行高,自然,也就把摩根士丹利稱作大摩,而摩根大通反而變成小摩了。這與父親被同事稱作小魏,兒子則被同學稱作老魏異曲同工了。

  • 2 # Roseview財經

    大摩和小摩不是根據經濟實力劃分的,僅僅從經濟層面來看,小摩業務更加豐富,涵蓋更多方面,跟美國富國銀行、花旗銀行一樣的綜合服務銀行,背後都有大金融財團。之所以把摩根士丹利叫做大摩,是根據投行業來說的,最初摩根士丹利是摩根大通的一個部門,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投行部分離出來,成立了現在的摩根士丹利,專業從事投行業務。

    摩根士丹利很快在投行領域嶄露頭角,取得一席之地,與高盛、美林等躋身世界頂級投行,後來摩根大通自己也做投行業務,但是行業影響力和聲望卻遠遠不及摩根大通,於是就有了大小摩的說法,摩根士丹利反而被稱為大摩。提到大摩一般是MS,小摩JP.M。

  • 3 # 劉曉博說樓市

    其實,給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起“小摩”、“大摩”的綽號,算是大中華地區的一個獨創,在美國並沒有這樣的叫法,雖然,這種叫法如今已查不到嚴謹的出處,但顯然不是根據規模和業務種類來劃分,投行的資歷的老小才是這種叫法的相對合理的解釋。

    現在的摩根大通(J.P.MORGAN),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併成。總部在美國紐約,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之一,國外叫JP Morgan Chase,其是一家全功能銀行,業務涵蓋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商業銀行業務等;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則是一家專注投行業務的投資銀行,可以對標高盛。

    而曾經,摩根士丹利是摩根大通身上的一根“肋骨”。

    1929-1933年美國遭遇了知名的“大蕭條”,經濟一片慘淡,失業率更是高達10%,全國範圍內也爆發了銀行危機。

    而當時,社會和政府把矛盾對準了華爾街上那些規模龐大、業務泛雜的銀行。隨即1933年美國出臺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規定銀行只得從事商業銀行業務(存貸款)與投資銀行業務(證券買賣)中的一種。

    迫於法案壓力,當時的摩根銀行決定繼續從事商業銀行業務,便將自己的投資銀行業務單獨剝離出來成立摩根士丹利(兩位創始人分別是亨利·斯特吉斯·摩根和哈羅德·斯坦利,這也是摩根斯坦利名字的來源),而摩根士丹利無論是資本還是人員基本均來自於摩根大通;

    後來,隨著監管的放鬆,摩根大通又重新拾起了投資銀行業務。但其投資銀行業務從投行歷史來看就要比老大哥MS小很多,所以才被叫做“小摩”,而摩根士丹利則成了“大摩”。

    【T教授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拉克被譽為全能中場,為什麼卻有人的評價是沒有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