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創業上岸的小飛

    先說說三藩吧,三藩以吳三桂為主。但是吳三桂有一巨大的缺陷導致他必然失敗!三易其主、親手勒死最後一位明皇朱由檢。這點註定了他得不到漢族人的支援!

    有了這一點很容易就能明白,他是以一隅抗全國,就算能贏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事。

    再有一點,三藩之亂髮生的時間很關鍵。當時屬於明末動亂剛結束,清王朝剛建立幾十年,百姓還沒緩過氣來。正是渴望和平的時候,三藩之亂這個時候發生,可見百姓多痛恨三藩!這樣有怎麼贏?

    非要說怎麼能贏,各人能力有限想不出太多。我覺得他至少應該在剛起事的時候立一位明皇子嗣讓他做一個名義上的主君,打上明皇迴歸的正統旗號。單一個明兵馬大元帥是絕對不夠的,

  • 2 # 皓鱈

    吳三桂根本就不可能推翻清朝 ,吳三桂先是降了大順 ,又背叛大順降大清 ,為清朝統一全國確實立了不少功勞 ,還親手勒死了南明永曆皇帝 ,讓南明的遺老遺少都痛恨死了吳三桂 ,還有吳三桂的兒子也成了清皇室的駙馬爺,吳三桂親手把自己牢牢地綁在了大清朝的戰車上 ,如果能做到功成身退 接受削番,肯定會頤養天年 享受不盡榮華富貴 ,可惜吳三桂被他的部下裹挾 ,打出反清復明旗號 武力進攻清廷從而對抗削番,只可惜吳三桂之前親手勒死永曆帝的行為已經讓自己喪失了號召力 ,雖然初期由於由於清庭毫無準備 吳軍勢如破竹一口氣兒打到長江邊 ,但是也到了強弩之末,待到清庭回過神兒來 ,立刻調動 各地軍隊南下平叛,先後平定廣東 福建還有西北的叛亂 ,最後把吳三桂的勢力也徹底消滅 。總之,吳三桂降而負叛,已經讓他基本喪失了人心 ,造反失敗是早晚的事 ,根本就沒有可能成功 。

  • 3 # 瀘州小本

    如果想推翻清朝,三藩之亂不應失去的機會:

    其一,光復湖南,打到長江流域,不應停滯觀望,而應跨越長江,直接北伐,從心理上氣勢上打擊滿清,使其戰略上犯錯,甚至是直接放棄中原退守關外;

    其二,應該更大力度宣傳大明皇室,真正吸引大明遺民支援;

    其三,不必在西北方向上策應,在四川盆地浪費機動兵力,而應全力攻略中原腹地或長江下游富裕之地;

    其四,應該更好地整合尚之信與耿精忠的攻擊力與攻擊方向,不應就地與清軍糾纏,喪失戰略機會;

    其五,應該最大限度滿足和調動臺灣的鄭經水軍,這是一個內耗專家,太可惜了,是一大敗筆;

    其六,在關鍵時刻,沒有製造更大的聲勢,沒給中原漢族更多的信心,沒能獲得更多的清王朝漢族官僚的支援;

    其七,三藩之亂是必然的,應該提前幾年,吳三桂有更多的精力或多征戰幾年,同時,滿清的準備也更不充足;

    其八,在稱帝這一舉措上,吳三桂倒是可以提前兩年,讓手下更有動力。

  • 4 # 一枝青荷

    吳三桂發動的“三藩之亂”,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吳軍打得也不寒磣,把清廷折騰了個夠。

    如果吳三桂不要那麼患得患失,一心糾結於保住自己在雲南的既得利益,那麼,只要吳三桂放手一搏,攻取湖南之後,立刻率軍渡江北上,擊潰荊州一帶的清軍,乘勢殺入河南,剜中原腹心,威脅北京,吸引清軍主力,使其不得旁顧。

    這樣一來,盟友耿精忠、王輔臣、孫延齡、尚之信等部就會壓力大減,反清的熱情就會高漲起來。而其他採取觀望態度的漢官漢將們就會動搖心志,願意加入反清隊伍中來;畢竟是堂堂漢族人,心中對異族的野蠻統治是非常憋屈的。

    結語:只要吳三桂拋棄幻想,下定決心,攻入湖南之後,立即率主力軍團渡江北上,與清軍展開決戰,根本不給康熙皇帝調兵遣將的時間,那麼,吳三桂肯定是會取得勝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衛生日,對於抑鬱症你瞭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