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富足明鏡1M

    越是正能量的內容,為什麼感覺越沒有贊評量?

    這個題目有點以偏概全,是提問者本身的自身感受,或者是社會中部分人的感受,如果整個社會中的人,對正能量的內容,不予以關注,不給予贊評,社會豈不是烏煙瘴氣?

    對於正能量的內容,人從雅雅學語那天起,父母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做人,教孩子分清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

    到了學校以後,老師的說教,課本中的內容,都是正能量的內容。

    走出學校,踏入社會,要接受社會的道德約束,遵守公共道德秩序,依法依章辦事,和諧社會中的人和事,件件樁樁,離開了正能量,你怎麼能在社會中生存?你怎麼能有立足之地?

    正能量的東西,在人民腦海中長期的形成,人們對此就沒有好奇心,就相對應的,缺少話題度,所以,當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的時候,人們好奇心萌動,釋放壓抑的內心,評頭論足,八卦他人,蹭蹭熱度,以博他人眼球。

    前期被炒作的李少莉事件,熱度達到了一定的高峰,李少莉,在疫情釋出會上,多次指念稿件,造成他人對其能力的懷疑,李少莉裝扮華貴,引起人們對其貪汙腐敗的質疑。

    語言表述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並不能完全劃等號,語言表述能力只是工作能力的一部分,憑李少莉的工資收入,以及家庭背景,買貴重的首飾,是輕鬆容易,網上的熱門八卦,有風捲殘雲之勢,叫大多數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輿論導向一邊倒。

    如果李少莉,不是國家幹部,而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怎能引起如此大的風波?這就是人們的思想的某種潛意識,在起作用。

    對這些負能量的內容,對於這些桃色新聞,花邊事件,極盡之能事炒作,大力讚賞,難道我們的頭腦不清清楚楚嗎?

    對於正能量的關注與贊評,表面和形式上,沒有那麼多,其實它,早已植入人們的內心。

    因此,人們就沒有好奇心,有沒有蹭熱度的必要了。

  • 2 # 南夕如嫿

    對於越是正能量的內容贊評量少,這個概念不能以偏概全。

    首先來說,正能量要有一個定義標準,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稱之為正能量,如何贊評這個正能量,這個可以分幾個方面來說。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正能量來說,所有人都贊同,再就是國家的號召力,在一個公信力的角度,所有人都會贊評,所有人都是認同。這就說明公信力,影響力的影響。

    其次再就是所謂的正能量能夠與人共鳴,就像我們在《狂飆》裡面所看到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高啟強,作為一個黑幫的老大,卻讓很多人都喜歡他,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贊評。

  • 3 # 紅顏梟雄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環境和社會中,負面資訊太過豐富了。每天媒體上充斥著各種負面新聞,這些資訊不但讓人心理疲憊,更是讓人產生了一種麻木感、順應性,不再關注積極的、正面的資訊。因為人人都認為正面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是沒有什麼可值得誇讚和討論的。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正能量的內容同樣有它的價值,它能夠喚起人們內心的溫暖和感悟,更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幫助。

    所以,我想呼籲大家,不要忽略正能量的價值。讓我們在生活中多發掘一些積極的、Sunny的、溫馨的內容,用習慣的方式去傳遞和分享,就算只有少數人關注和迴應,也能夠讓我們向著更美好的生活邁進一步。

  • 4 # 周大琴

    於是餘秀華戀愛結婚炒作可以電視連續劇演,老少配影片照片流量高,有罵有贊都有收穫。趙睌黃昏戀,北方老趙車禍豔遇,阿杜二婚老婆媳關係,盼盼奶奶奇葩事……都是超過寫作人的大流量。

    我仍然堅持著,我常常尋一種自我開心的寫作,今天寫了首打油詩,諷刺一些自己不寫作品,在盲目祟拜餘秀華的追逐者,讓大家也樂-下吧。

    餘秀華愛情(打油詩)

    餘秀華的殘羹剩飯,

    來回在鍋裡炒。

    等著吃的粉絲們,

    端著碗排著隊。

    在直播間等候著,

    卻不知道做自己的飯。

    吃別人嚼過的饅沒有味道,

    還要等著餘秀華的出境。

    江郎才盡的餘秀華,

    每天在尋覓牽手哪位鮮肉出場?

    哪一句調侃淫蕩最吸引人,

    砍腳斷胳膊的擁抱。

    死人臉上滿意的微笑,

    把胸比作大海的洶湧澎湃。

    把殘垣斷壁愛情此作修補“江山”,

    在描繪中夢魘中的鬼神。

    當太陽昇起來的時候,

    餘秀華仍然醉酒在愛情睡夢中。

    在跌跌撞撞的海邊走著,

    半老徐娘要做這輩子一個追鳥的人……

  • 5 # 一絲不苟星球pQ

    是的。這一不正常現象,令人深思。應該調查研究,究竟根在何處?怎樣改變這一現象?根據問題導向,去調研。不怕吃苦費人力物力。才能寫出解決問題的有價值的調查報告。

  • 6 # 張一民

    一言蔽之,正能量正確,但不可愛。有些文章表面上不是正能量,但有趣,所以更容易吸引讀者。

    前幾天我計算了一下,自己大約有過八個好朋友。這八友各有特點,各有魅力,我本人非常樂意和他們聚在一起把酒當歌,吃飯談天。

    奇怪的是,其中公認的最好最正能量的那人,我也知他人品最好,最單純最善良最講義氣。卻是我和他吃飯的次數最少,因為他最沒有味道,沒有趣味。

    另外的七人,都時常和我獨立喝酒,聊天,散步,甚至是去一些另類的場所消費一下,總是有無窮的歡樂。這七個人其實比較自私,甚至低階趣味,甚至背後互相說壞話,很可能也說過我,但還是和他們在一起開心快樂,快樂的有點歇斯底里,要是三月不見就怪思念的。

    只有這個老八,那麼善良那麼夠意思,但多年以來就三句話,

    大哥你最近身體好不好?

    大哥你身體不好就對兄弟我說,我請假陪你去醫院

    大哥你可千萬要少抽菸少喝酒,每天早點睡覺鍛鍊身體啊

    大概他也想說第四句,他也知道這麼多年和我之間話太少,可就是說不出,他太正能量,永不出軌,沒第三者,永遠不建議去特殊場所花錢,永遠不背後說朋友的壞話,他實在是說不出別的,說工廠裡維修的事我還聽不懂。

    所以正能量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好,但無趣。

    我們都知道正能量的文章正確,但無趣,連我們本人都看不下去。

    也許我們人生能遵守正能量,但我們的趣味實在是不能總那麼味同嚼蠟。我們懼怕單調,需要色彩斑斕,至於色彩斑斕對不對,我們自有甄別的分寸,自知到哪一步就絕不往前邁了。

    正能量是白米飯,我們離不開,但已經很難吃出滋味。而白米飯之外還有各種滋味醇厚的酒。我們也知道“酒要少吃”的古訓,但就是難免迷戀,迷戀那一種沉醉和興奮。

    所以好的文章是殊途同歸,但要讀者自己領悟,不能只用正能量去說明正能量,否則,文章的人生,就太乏味了。

  • 7 # 一飄逸風雲俠

    這個提問本身就有問題!大有貶低民眾的認識,抬高自己之嫌,同時也有挑起內鬥之嫌!什麼“越是正能量越沒有贊評量”?能否舉岀例項?不是所有表面上的正能量都是正能量!有的實際滿篇假大空滿紙諂媚語的文章或是言論,其實是民眾最討厭的!這樣的文章、言論要獲得贊評量,全社會都被假大空籠罩著,那麼這個國家也就完了!民眾最喜歡的是真話,實話,貼地氣的大眾語言的文章、言論!

  • 8 # 小籃子

    這是一個正常現象。所謂正能量就是大多數人預設的正確的習以為常的東西,屬於重複嘮叨,人們看過題目或文章開頭就閃過了。那些熱點問題在意識形態領域總會出現多種認識及看法,總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大家認為可能不是正能量的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大量的評論和點贊。各方的代表總想用自己的觀點說服對方,所以這方面的熱點問題就評論和點贊較多,更顯正能量的問題沒有贊評量了。

  • 9 # 琉夏的天空

    內容怕空,空了吃著沒味兒。可是自己炒的菜,調的味兒,很多時候水平有限,自己都不覺得不好。

    我就是一個例子,我覺得自己寫的文字,都是正能量,卻很少有人看,甚至不被推薦,心裡憤憤不平時,回看自己的內容,或者缺乏社會性,或者表達能力有限,當然也有很好的,我覺得我在巷子裡,需要有人欣賞(臉紅……)。

    就像平時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對孩子光說那些正能量、鼓勵的話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有意義的是讓孩子感到生活的樂趣,有滋有味兒,有意義的是自己行得正。

    覺得自己的文字正能量時,是在以正能量束縛自己,不是真正的正能量。

    前一段時間看了趙麗穎的《風吹半夏》,很喜歡。我覺得這就是一部很積極的電視劇,有生活的痛苦,創業的艱辛,有最堅實的友情,貪婪的人性,有熱血和理想,也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但那些美好的歌聲,主人公的倔強、不服輸、永遠的真情、良知的覺醒和演員的颯,這些都是這部電視劇的魅力。

    人們喜歡好的作品,不是因為正,而是有滋有味兒,有生活有情趣,有理想,有內涵。

  • 10 # 快樂的風聲W3

    與讚頌毛主席的文章作品相反、有一些人也會為慈禧太后、李鴻章等陰謀家找一些好事來讚頌,比如說慈禧支援左宗棠收復新疆、“五口通商”促進中國與世界的貿易往來。李鴻章代表晚清政府與世界列強簽署的那麼多投降賣國條約是有擔當的表現,洋務運動是中國學習西方文明的開端,這些為陰謀家、賣國賊洗白的內容是正能量內容嗎?不能否認陰謀家、賣國賊也有做一點好事,但是他們做的那點好與其給國家民族帶來的巨大災難是微不足道的。

  • 11 # 使用者墨聲

    為什麼正能量的內容贊評量少,這和社會意識形態加人們的思想感知信仰有重要關係。因為社會中出現正人君子受孤立,清官受排斥,好人好事受譏諷或受訛詐,視勤奮為傻人等不良風氣,就造成了正能內容在人們心中的貶值,所以贊評的就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啥說高學歷、高智商並改行學中醫者才是當代中醫界的真正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