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其元宇宙
-
2 # 手機82866135885現實
現在農村的老農民手裡根本就沒有錢,老農民種一年糧食除去化肥、農藥,籽種、地膜錢的開支,還能剩下幾個錢?還要買吃的穿的和買吃藥的錢。
那個人有錢不想存錢呢?有存錢就會生利息錢,多好啊?可是沒有錢的人只能是看看別人生錢吧。
-
3 # 愛生活的暖陽Yx
銀行設定養老儲蓄實質是銀行的一種吸存策略,這項業務老百姓真正享受不到多大的好處,說到底就是一個普通存款而已,一樣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利率還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金融市場行情而定的,所以老百姓看得很清楚,不願意去存。
-
4 # 松仔不將就
最近幾乎所有銀行都在大力推進個人養老金儲蓄,但目前我仍然堅定不購買,主要有以下幾點顧慮:
1 存進去就多年取不出來的錢,等於在很長時間內不再屬於自己,只是一組蒼白的資料,失去了辛苦所得的存款的控制權。萬一有用錢需要,無論買了基金理財甚至黃金或住房,都是可以緊急變現使用的,但這個錢存進去就只能等退休了。
2 收益4.0也只是現階段業務推廣期,後面是不是一直能穩定4.0的收益很難說,當年理財產品收益還普遍4.0呢,現在再看看顯然幾乎不存在了。如果有一天收益降到了2.0甚至更低,或者還有虧本的可能,後悔也來不及了。
3 就算收益穩定在4.0,也並追不上綜合通脹,總體看仍然是貶值的,所以我寧可拿錢去追一些風險高一些的產品,也不希望就這樣坐等貶值又無可奈何。
4 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正是用錢高峰,真到退休那天,在有醫保的基礎上,退休金基本就能覆蓋日常開銷了,該享受的時候把錢存起來失去了享受的機會,等退休了沒精力享受生活了,拿著這些不多不少的錢又能做什麼呢。
綜上,雖然被各種銀行營銷,但仍然堅持暫時不買入,也可能是我認知狹隘了,如果沒有解決好上述這些問題,我仍然堅持沒有必要買。
-
5 # 奮鬥的蘿蔔zZ
就顧慮一點,時間太長了,沒法靈活使用。
錢只要存到了個人養老金賬戶裡面,要麼辦理了退休,要麼移民出國,要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不然沒法支取。
-
6 # 幸福西安你好啊
據我所知,各大行的額度基本都賣完了,我昨天去把農行的卡開了,週一準備去買,利息4.0的產品很少了,可以鎖定收益,為何不存。必須到退休年齡才能取,設定了購買門檻,而且只有幾個試點城市才能買,各地利息還不同,我今年退,不存在這個問題。
-
7 # 大宗哥言
以前,存多少錢都沒有任何擔心,國家的銀行還缺少個人那點錢?不必擔心用錢的時候取不出來,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錢存銀行有啥麻煩,想存就存好了。
如今不行了,想存錢會有很多顧慮。比如自己在銀行的存款安全嗎;用錢的時候取錢取不出怎麼辦?各種證明好開嗎,會不會也要“證明你媽是你媽”?……
這種已經發生的例子,雖說只是個別的情況,但是存款的人當然會自動聯想到自已,自己的錢在銀行呢能不聯想嗎?於是會有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顧慮重重。
於是會有很多人選擇把錢放在自己手裡,雖說沒利息,但至少是安全的是吧。媒體上爆料的那些與銀行相關的案例,儘管只是個案但影響甚廣。
這還是誠信的問題,信任都是相互的,不管什麼行業什麼人,一旦失去信譽,再找回來勢必難上加難。古時候的君子把誠信看的比生命重要,就不難理解了。
-
8 # 麥序吃榴蓮
老百姓辛辛苦苦攢點錢,存銀行就為安全方便還有利息,有些銀行明目張膽的就讓老百姓的錢不翼而飛,簡直搞笑;要麼櫃姐就私自幫你存定期的錢轉成保險,這缺德事幹的;覺著放銀行有點朝不保夕的感覺,安全感沒了。
最可笑的事,老人去世留下卡,子女想取還得把老爺子或者老太太扶起來背銀行去證明是本人再取錢;要不就證明你爸是你爸,你媽是你媽
-
9 # 蔡林228536002
分析一下:
錢多的不敢存,錢少的沒得存,有些錢的想存,看見年息4.0這麼高,又懷疑是否可靠?
老年人的錢多數是血汗錢,他們要留著養老,還要儘可能地留一些給兒女,因為被騙怕了,不敢輕易拿出錢來,也許這就是老年人的顧慮吧!
-
10 # 慧算賬
如今的80、70、60、50已經被掏空的差不多了,這幾代人從改革到開放,到快速發展,等到90後的時候,則需要舉家之力安家置業。
當然,更多的90後00後都想開了,不是說不上進,而是不在摳唆自己,也不那麼的奢侈。經歷了時代的變更和新冠的洗禮,我們更多的居安思危,更懂得生活。不是不存款,而是不在為了存款而存款,錢回去掙,但是也得保證生活,不能太苦,更加不會為了定期而定期。
-
11 # Sunny138332601
其實是老百姓心裡不踏實,有顧慮,畢竟有好多的銀行承諾了的理財產品有的都爆雷了,有的還是沒達到預定的目標,所以又加上疫情這三年,老人有點錢,還是願意自己攥著,心裡踏實,願意買定期存款,也不願意買這些新鮮的事物,心裡沒底,還在觀望中。
-
12 # 黔山逢春
養老儲蓄曾有銀行搞過(利息4、0),不是新鮮事,後來逐漸降息了。又提到4、0的訊息尚未知,是國家統一政策還是銀行自定的?老百姓願存不願存沒了解具體情況也不能妄言。
就我本人的想法而言,從網上得知,許多銀行放貸機緣減少,存款利息反倒成了銀行負擔,無放貸的利可圖,銀行不會提高存款利息。現在弄不清哪些銀行是國家(人民)銀行(即資金全屬國有),哪些銀行是資本家在經營(即所謂"民營"),據網暴露有的資辦營行常出妖蛾子,我擔心其信用不可靠,一怕其捲款而逃,二怕其倒閉血本無歸。另外,物價漲速快,幣值貶得也快,前幾年的1元只能抵現在的3、4角了,實際是錢越存越少,這也是沒存款意願的原因。但預後金放家裡也不放心,無利也好,貶值也罷,無它計可施也只好還是寄放銀行。出氣全花了,病了咋辦?不能自理了咋辦?真的很無奈!
物價穩定、幣值穩定,存錢只會多不會減少,本應是正常的情況,可實際被市場顛簸得風高浪險了,心是懸著的膽也是吊著的,真不知咋辦才好?
-
13 # 問一問世界
高於4%.
加拿大為例,可隨時取的利息是4.5%。 長期定存利息5.5% 。錢會流向更高利息的地方。
所以既不能抗通脹,又沒有合理利息,又沒有合適的金融知識普及。只通過一個數字怎麼可能會有相對性的理想結果
-
14 # 錢錢投資筆記
我覺得您的描述有誤。
首先,“養老儲蓄”還在試點中,並沒有正式上線;其次,“養老儲蓄”年息最高的才是4.0%,最低的還有2.25%;最後,我覺得普通老百姓不是在顧慮什麼,而是可能身上沒錢,或者閒錢都買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了。
一、關於“養老儲蓄”2022年11月20號開始,由中農工建四大行在廣州、成都、西安、青島、合肥這5個城市開展個人養老儲蓄的試點工作,而且試點期限暫定一年的時間。
“養老儲蓄”從試點到現在,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而且還僅僅限於五座城市,這樣新興的、小地方的儲蓄方式,又能夠希望有多少人知道呢?
知道此事的人少,那麼去參加的老百姓少也就在情理之中。況且,大家都還沒有熟悉這件產品,老百姓錢袋子可不多,就怕這是所謂的“理財產品”,那就是很坑人了,所以得小心翼翼才是。
“養老儲蓄”具體情況可以看看下圖,真的是限制多多,首先是年滿35週歲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購買;其次,35-39歲,僅能購買20年期的儲蓄養老產品;40-44歲,只能購買15年、20年兩個年期的儲蓄養老產品;45-49歲,可以購買10年、15年、20年三個年期的儲蓄養老產品;50歲以上,才能購買5年、10年、15年、20年這4個年期的儲蓄養老產品。
35週歲以上才能購買、55週歲以上才能取出,這一波限制,又勸退了很多很多很多的老百姓。
二、“養老儲蓄”的優缺點我們國家的養老體系,主要就三個:城鄉居民/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以及現在試點中的的養老儲蓄。
養老保險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養老產品,退休後每個月領取一筆資金,這是養老的特點;個人養老金,特殊的理財產品,有相關的優惠;養老儲蓄,相當於二十年定存。
養老儲蓄的兩個缺點:就是存的時間太少了,二十年,有這定力我早去定投優秀的指數基金了;還有就是利率太低了,雖然比五年定期高一丟丟,但是還是比基金投資收益率低很多,而且也低於通貨膨脹速度或者說貶值速度(每年10%)。
所以,養老儲蓄只適合兩種人:一種就是不懂得金融投資的普通人,另一種就是錢多到沒地方放,放在銀行裡賺利息。(很多富人就是求穩的。)
總之,“養老儲蓄”這款產品更適合資金閒置時間比較長的群體。然而,對於資金流動性要求比較高的群體來說,還是選擇普通存款產品更適合一些;而有金融知識背景能力的,可以選擇其他養老投資方式。
當然,至於如何打理自己的資金,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回覆列表
簡單一句話來說:來自於未來的極大不確定性。
4.0利息不算低了,但結合所需要存的年限來看大家還是覺得它低了。同時由於現在養老儲蓄相關的保障體系還沒有很完善,大家都害怕為了點利息而損失本金的事情發生,所以目前很大部分人還都處於一種觀望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