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面周

    “傳染病”在古代有一個統一的名字:瘟疫。

    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差,瘟疫在古代所造成的威脅,非常巨大。

    《清史稿·列傳三百十》記載,乾隆二十三年,渥巴錫在迴歸清王朝的過程中,因沙喇伯可之北戈壁:無水草,人皆取馬牛之血而飲,瘟疫大作,死者三十萬,牲畜十存三四。

    從人和牲畜的死亡率,便可窺見瘟疫的危害有多大了。

    藉著這個話題,今天和大家聊聊,古人應對瘟疫的十種方法。

    一、古人應對瘟疫十法

    1、戒食

    清代《小學詩》記載:一門能戒食,瘟疫免全家。

    古人相信,瘟疫主要來自於食物中帶著的五行屬性,人食用自己東西,破壞了人體內的五行平衡,所以,要透過戒食避免得病。

    2、多行善積德

    《家範》:父老鹹曰:“異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始知疫癘之不相染也。”

    《家範》是北宋司馬光編寫的家教教科書,司馬光借用典故來舉例教會大家做人的道理,他強調人要行善積德,如此便可得到上天庇佑,百毒不侵。

    3、隔離

    古人雖然不知道瘟疫傳染的原理,但在隔離這件事上,古人做得還是很不錯滴。

    除了隔離疫病發生的地方外,古代的統治者還會還會在病情高發期,讓自己的後人住入專門的區域,與外人隔絕,直到病情穩定。

    4、求助仙神,祈求庇佑

    祈求仙神庇佑,是古人生活的日常,他們認為這樣便可以獲得仙神的關注,從而避免災禍。

    先秦時期,泰山下有一個叫做崔文子的修行者,他擅長煉製丹藥。

    當時泰山附近發生了一場瘟疫,當地的父母官便前去祈求崔文子治病救人:“後有疫氣,民死者萬計,長吏之文所請救。文擁朱幡,系黃散以徇人門。飲散者即愈,所活者萬計。”

    5、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古人面對瘟疫,並不是一味採取後發制人的手段,他們在遇到饑荒、戰爭等等突發事件後,古人都會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這種在漫長曆史長河中,吸取先人教訓,總結出的應對瘟疫的經驗,很大程度上幫助古人,躲過了不少疾病的威脅。

    6、尋求醫生幫助

    古代的醫生們,在面對瘟疫時,也會想方設法去救治,崇禎年間有一位叫做吳有性的醫生寫了史上第一本治療瘟疫的醫書《瘟疫論》。

    這些醫生的努力,也成了古代治療瘟疫的重要防線。

    7、飲屠蘇酒

    《荊楚歲時記》:屠蘇酒俗說……一家飲之。不病瘟疫。

    屠蘇酒是新年時喝的一種藥酒,據傳是由華佗發明,古人相信喝屠蘇酒,可以防治瘟疫。

    8、鍛鍊身體,減少得病的機率。

    9、逃難避禍。

    10、君王舉行祭祀儀式,向上天請罪。

    二、古人如何看待瘟疫

    關於瘟疫,古人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將瘟疫看成上天的懲罰,認為這是某人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

    《泰泉鄉禮》:不為良民,重則徒流絞斬,不得生還鄉里。若事未發露,必遭陰譴,使舉家盡染瘟疫,六畜田蠶不利。

    這種觀點的出現,和儒家崇尚天人感應的觀念有關,古人認為人做好事,上天便會賜予福報,人做壞事,上天便會降下懲罰,瘟疫便是其中一種手段。

    後來,中醫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醫生們又提出瘟疫是一種傷寒病:

    《景嶽全書》:瘟疫本即傷寒。

    比起難以琢磨的鬼神學說,傷寒無疑更能讓醫生們認可,畢竟倘若醫者都認為這種病是上天的懲罰,那麼又怎麼可能會想用人力去治好疾病呢?

    正是在災難的促使下,人類與疾病展開了一場歷時數千年的生存戰爭。

    一部瘟疫發展史,同時也是人類醫學、科技的進步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1速公路和22速區別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