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透明流動虛無

    羅斯科出生於一個猶太家庭,10歲時隨父母從俄國搬到了美國,然而,在移居到美國一年後,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和許多那個時期的移民一般,羅斯科的家庭也透過吃苦耐勞獲得了還算穩定的生活,而羅斯科也一直努力學習,成績優異,進入了耶魯學習人文科學,同很多猶太家庭出身的彼時的青年一般,他在大學最初的目標還是成為律師或者工程師,直到後來失去了獎學金,被迫退學,並遷居到了紐約。到了紐約後,羅斯科才動了做藝術的心思,進入了藝術學生聯盟,投身於繪畫。

    羅斯科在成名前生活並不輕鬆,為了探索出成熟獨特的藝術表現風格,他的準備期長達三十年。這期間,他也曾結婚,卻最終被妻子嫌“沒有出息”而被拋棄。藝術家清貧的生活,在此時的美國並不鮮見,這個國家的藝術依然活在當時的藝術中心巴黎的陰影下。

    地鐵入口,1938年,羅斯科早期繪畫作品

    1945年,42歲的羅斯科再一次結婚,這次的物件則是一個比他小19歲的學習藝術的女孩,女孩對羅斯科的崇拜和支援使得他過了一段時間的美好時光,幾年後,羅斯科成名了。從1947年開始嘗試創作的長方形方塊直到1949年成為了羅斯科成熟的藝術風格:不同顏色的長方形方塊漸次垂直安放在巨幅直式畫布上,相對模糊的方塊邊緣以及蘊含律動的顏色排列被羅斯科自己稱作“生命的呼吸”。從此,“用簡單語言表達複雜思想”成為羅斯科一生的藝術追求。

    無題,1952-1953

    如果我們要討論羅斯科藝術中所謂的“精神性”,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藝術背景。戰後的美國藝術家們迅速地成長起來,他們集結成為“紐約派”,之中不少,在後來都作為美國抽象主義的代表藝術家名揚國際: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克萊佛·斯提爾(Clyfford Still)、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葛特萊布(Adoiph Gottlieb)、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菲利普·加斯頓(Philip Guston)、弗朗茲·克萊因(Franz Kline)等等。

    而格林伯格為代表的美國的藝術理論順便將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推向了世界,幫助美國藝術第一次佔據世界“制高點”。這可以說是一場文化劫掠,格林伯格迅速地提出了抽象表現藝術的三大特徵:平面性、去敘事性、去具象性,認為完全脫離了敘事和象徵符號的抽象才來帶來純粹的精神體驗。這種略帶有東方意味的思想,在美國當時的藝術界並不鮮見,約翰·凱奇,勞申伯格等概念藝術家便受東方禪宗思想影響。格林伯格(Greenberg)在1960年發表的著名論文《現代主義繪畫》(Modernist painting)中指出:“現代性的精髓在於……用某個學科特有的方法去批評這個學科。”這是一種聰明的說法,顯然,他試圖在擺脫傳統審美價值在抽象主義繪畫中的應用,而利用人們所熟知的玄而又玄的“精神價值”來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正名。

    羅斯科憑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單純統一的構圖,色彩與光暈的糅合,很快站穩了腳跟。與其餘抽象畫家一般,他們不再力圖在繪畫技法上進行突破,而是敢於任意揮灑,用潦草和純粹擺脫歐洲傳統。

    無題(藍和灰),1962

    “超越一切有機物的情感關聯,在不可知世界中的不可知探索”,羅斯科如此評論自己的作品,他認為他的繪畫是面向普遍的人性,他說:“作為藝術家的作用,是讓觀眾用我們的方式看世界,而不是他們的方式。”顯然,當這位功成名就的藝術家站在某一高度上時,他開始讓自己的“藝術”為人類的精神生活代言。這其中少不了藝術評論家們的幫助,按照格林伯格的邏輯,現代繪畫始於馬奈(Manet),止於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而二戰結束後,羅斯科開始不再給畫作命名,因為他認為標題會限制了自己畫作本身蘊含的,超驗和傑出的內涵。

    無題(紅和橙),1968

    如今回過頭來看,抽象表現主義的成功是必然的,它因其非表徵性、非具象性、非地域性為戰後貧瘠的藝術土壤提供了一種放之四海皆準的純粹的形式集合。然而這種成功也只能誕生於文化根源淺短卻又形式多元化的彼時的美國,因為抽象表現主義的過程,也是藝術家與其生存、紮根、融入的地域、社會以及歷史所分割的過程。這也是當我們反觀戰後藝術時所後知後覺的,藝術文化“世界化”、“均質化”所帶來的危險。讓·克萊爾(Jean Claire)後來便給先鋒派藝術定下了“破壞多樣性、抹殺差異”的罪名。

    羅斯科曾站在高峰上,甚至,直到離世,也一直享有盛名。但他卻受困於自己創造的風格,再無突破,他時常表現得沒有自信,甚至於在自己畫展開幕前,他緊張得嘔吐過。他擔心評論家的評論、藏家的態度。力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格林伯格也這麼評價他:“從1949年到1955年,他是個好畫家。1955年後,他的才華消失了。”

    無獨有偶,另一位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畫家波洛克在車禍喪生前,也墜入了同羅斯科一般對於自我深深懷疑以及不滿現狀的狂躁當中。這樣的結局,到底是曾佔領了藝術巔峰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政治勝利?還是現代性面臨終結的大背景下藝術家們的悲劇?

    羅斯科教堂內景和外觀

    在美國休斯頓的郊外,有一所方正規矩的建築,每天接待著前來觀看羅斯科一套近乎全黑的系列作品的觀眾,它便是“羅斯科教堂”(Rothko Chapel)。從一扇簡單的門進入其內,再難有多於的建築結構將它與外在的世界連線起來,它沒有窗戶,沒有臺階,甚至沒有柱子,與自然或者說純粹人類世界隔離開來。

  • 2 # 藝滴美育

    在西方現代藝術史,直至美國現代藝術史的著述中,馬克•羅斯科 (1903—1970)比起同時代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等的地位和評價僅僅是一個陪襯,而在中國,也只有極少從事抽象藝術的畫家才把他奉為大師。

    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出生在俄羅斯,來自一個猶太家庭。20世紀初跟隨父母移民美國。他會拉小提琴和彈曼陀林。比藝術高明的應該是藝術家本身,羅斯科用他的藝術理念和人格魅力創造了一片天空,扭轉了當時人們對美國文化的眼光。

    羅斯科的作品注重精神內涵的表達,由巨大的色塊組合而成,神秘、簡潔、熱情、富有煽動力,意圖喚起人們隱秘在心中的情緒和對永恆與神秘的追求。羅斯科畫面的猩紅和暗紅的色塊彷彿是一道門,開啟、緊閉、死亡或生命。他彷彿搭起一座橋,探討生命的過程。在他成就名利的歲月裡,他還是焦灼不安。他並不是那種能安靜享受人生的人。

    馬克•羅斯科曾說:“我年輕時藝術是條孤獨的路,沒有藝廊,沒有收藏家,沒有藝評家,也沒有錢。但那卻是一個黃金時期。因為一無所有反而更能肆無忌憚的追求理想。”

    羅斯科不認為他自己是抽象畫家,注重精神表達的他,倚重宗教情感的體驗和神聖啟示。羅斯科在西方傳統文化中找尋西方文明的根。他認為現代人的內心體驗沒有離開從傳統,表現精神的內涵需要追溯到希臘文化傳統中,尤其是希臘文明中的悲劇意識。

    1970年2月25日,羅斯科在倫敦的畫室自殺身亡。

  • 3 # 國家人文歷史

    馬克·羅斯科可以說是“大色域繪畫”領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了。在當代的很多人看來,這種大色塊兒的繪畫幾乎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甚至認為隨便一個什麼人就可以畫出來。

    “色彩抽象”畫家與行動派的策略恰好對立,他們拒絕在畫布上到處畫滿斑駁的色彩圖案,而是用靜止純淨的廣闊色彩空間,讓觀眾產生如被畫面色彩淹沒之感。這種抽象表現主義風格又被稱為“大色域繪畫”。羅斯科畫作通常四五米高,六七米寬,由一系列色彩矩形並置排列,這些矩形的邊緣被微妙地處理得模糊不清,顏料是稀釋過的,薄而半透明,產生出一種綿延不斷的暈染效果,有點漂浮起來,近乎幻覺的神秘。觀眾置身畫前,視覺的餘光看不到畫幅邊緣,幾乎完全籠罩在作品的氛圍之中,確有一些人會突然在畫前開始痛哭流涕。羅斯科對待創作極其嚴肅,成名後,他對作品陳列十分講究,現場的燈打光往往很暗,不和別人的作品一起展陳,作品的間距也有要求,一切要讓他的藝術表達精準有力。

    很難說了解了抽象主義畫家秉持的理念,就握住了看懂抽象主義繪畫暢通無阻的金鑰。畫家聲稱自己畫作表現了什麼,也並非就是這幅畫蓋棺定論的評價,現代繪畫的一大變革,就是將闡釋的權力部分讓渡給了觀眾。欣賞抽象主義繪畫的最佳方式,也許就如貢布里希的平實建議:“人們不是一定需要接受藝術的理論才能欣賞他的作品。如果一個人有耐心、有興趣去多看看這一類繪畫,最終就必然會比較喜歡其中的某些畫,而不那麼喜歡另外一些畫,而且逐漸會意識到那些藝術家所追求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英語,考哪些證含金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