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裝備使用,標誌著反坦克武器從“無控"到“有控"的飛躍。各國在50年代、60年代裝備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基本型號約有13種,其主要效能是:彈重7.5kg—29kg,射程150m一4000m,飛行速度80一185m/ s,飛行時間12s一30s,破甲厚度350mm一660mm。
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採用目視瞄準、目視跟蹤、手動有線傳輸指令的制導方式。當射手透過瞄準鏡捕捉到目標後,即可發射導彈。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射手需透過瞄準鏡同時跟蹤目標和導彈。如導彈偏離了瞄準線,則由射手估算偏差量並操縱控制箱上的手柄,給出修正指令。此指令經連線控制箱與導彈之間的導線傳給導彈,以改變導彈的飛行姿態,使導彈回到瞄準線上飛行,直至命中目標
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主要缺點是:射手操控困難,射手需進行嚴格訓練;導彈能否命中目標,完全取決於射手的人工操控,故射擊精度較低;導彈飛行速度低,飛行時間長,發射陣地易被敵壓制火力摧毀
世界各國在70年代一年代裝備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的基本型號也13種之多。一般認為,美國的“龍"式和法、德的“米蘭"是第二代中程反坦克導彈的代表,美國的“陶"式和法、德的“霍特"是第二代遠端反坦克導彈的代表。第二代基型反坦克導彈的主要效能是:彈重6kg一30kg,射程25m一5000m,飛行速度150—530m/s,飛行時間10s一17s,破甲厚度500mm一800mm。
典型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的主要特點是:筒式發射(即象反坦克火箭筒一樣用發射筒發射),目視瞄準,光學跟蹤,導線傳輸指令,紅外半自動制導。導彈的發射與制導過程如下:射手用瞄準鏡捕捉目標,當瞄準鏡的十字線對準目標時,即可發射導彈;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射手要始終用瞄準鏡瞄準目標。此時,與瞄準鏡同軸安裝的紅外測角儀,透過探測導彈尾部的紅外輻射,自動測出導彈偏離瞄準線的偏差;小型電子計算機將偏差訊號換算成控制指令;該計算機透過導線將控制指令傳給導彈;導彈上的執行機構,根據指令修正導彈飛行方向,直至命中目標。
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裝備使用,標誌著反坦克武器從“無控"到“有控"的飛躍。各國在50年代、60年代裝備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基本型號約有13種,其主要效能是:彈重7.5kg—29kg,射程150m一4000m,飛行速度80一185m/ s,飛行時間12s一30s,破甲厚度350mm一660mm。
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採用目視瞄準、目視跟蹤、手動有線傳輸指令的制導方式。當射手透過瞄準鏡捕捉到目標後,即可發射導彈。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射手需透過瞄準鏡同時跟蹤目標和導彈。如導彈偏離了瞄準線,則由射手估算偏差量並操縱控制箱上的手柄,給出修正指令。此指令經連線控制箱與導彈之間的導線傳給導彈,以改變導彈的飛行姿態,使導彈回到瞄準線上飛行,直至命中目標
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主要缺點是:射手操控困難,射手需進行嚴格訓練;導彈能否命中目標,完全取決於射手的人工操控,故射擊精度較低;導彈飛行速度低,飛行時間長,發射陣地易被敵壓制火力摧毀
世界各國在70年代一年代裝備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的基本型號也13種之多。一般認為,美國的“龍"式和法、德的“米蘭"是第二代中程反坦克導彈的代表,美國的“陶"式和法、德的“霍特"是第二代遠端反坦克導彈的代表。第二代基型反坦克導彈的主要效能是:彈重6kg一30kg,射程25m一5000m,飛行速度150—530m/s,飛行時間10s一17s,破甲厚度500mm一800mm。
典型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的主要特點是:筒式發射(即象反坦克火箭筒一樣用發射筒發射),目視瞄準,光學跟蹤,導線傳輸指令,紅外半自動制導。導彈的發射與制導過程如下:射手用瞄準鏡捕捉目標,當瞄準鏡的十字線對準目標時,即可發射導彈;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射手要始終用瞄準鏡瞄準目標。此時,與瞄準鏡同軸安裝的紅外測角儀,透過探測導彈尾部的紅外輻射,自動測出導彈偏離瞄準線的偏差;小型電子計算機將偏差訊號換算成控制指令;該計算機透過導線將控制指令傳給導彈;導彈上的執行機構,根據指令修正導彈飛行方向,直至命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