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冠英愛

    我院子裡平時有很多香味撲鼻的花兒:黃桷蘭、桂花、夜來香、茉莉花、梔子花等,但到了一定的時間季節會凋謝。我就會趁去縣城辦事的時候,在縣城的花店裡買點香水百合、玫瑰花,拿回家修剪修剪混插在客廳的花瓶裡,在家裡空閒的時候邊看看書或聽聽輕柔的音樂,聞那美美的花兒散發出來的香味,彌補院子裡沒有花香的日子。還有平時特別喜歡拍照。雖然拍得不好,但總想把生活中一些美好的瞬間定格。也喜歡把家裡收拾得乾淨整潔,讓餘生的日子更加有情有趣!

  • 2 # 清風秋月

    長這麼大,有很多業餘小愛好,這些特殊的小愛好,讓我的日子變得越來越有情趣。

    早些年,我特別喜歡讀書,只要能借到的書,恨不得不吃飯也趕快讀完,至於有沒有記住和消化,那是另一回事,因為讀書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很多東西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自己。

    年輕時,特別愛編織毛衣,給家人、朋友、親戚,只要別人求我,我會毫不猶豫地答應,白天顧不得,夜晚加班也去編織。看到自己親手織的一件件毛衣,別人穿在身上是那樣合體,心裡說不出的舒坦,所有的苦和累都忘卻了。

    還有一個小愛好說出來大家肯定笑話。我做姑娘時,受母親影響,特別喜愛餵養雞鴨鵝,看著那小小的生命,在自己的精心飼養下一天天長大,愉悅的心情無法言表。

    記得最多的一年,我養了二十隻小雞,六隻鴨子,四隻白鵝和兩隻鴛鴦,每天給它們拔草拌食,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那樣用心,雖然自己不大愛吃這些家禽,但是我就特別喜歡餵養它們。

    也許是上學時留下的後遺症吧,我特別珍惜時間,除了吃飯睡覺,不捨得把一點時間白白浪費,雖然有時做的是無用功,但感覺自己沒有愧對人生,心裡多少會有點安慰。

    這些特殊的小愛好,曾讓我單調的生活豐富了很多,也讓我感到世間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 3 # 睿智的富足松鼠y0

    從小讀書時喜歡書法,得過學校書法比賽第一名。下鄉時學拉會了拉二胡,度過了當八年知青的蹉跎歲月。回城下崗後,自尋生路,經營牌匾畫圈店,由於字寫得好,生意一直興隆,沒想到書法能求生。

  • 4 # 老謝2607459658799

    <竹製單簧管>夲人酷愛拉二胡還有一根竹製單管都是少年功吹得極好,十八歲下放除了一套簡單的鋪蓋,隨行不忘這兩樣跟著走天下。所到這個村開始是二十多人,省城十幾人加上我們小地方的,而那批人中有一個笛子吹得好的,湊成了我們間的聯盟,天雨閒時不出工就玩在了一起,吹拉彈唱是鄉里很另類的一道風景。極其困苦的特殊年代精神生活貧乏什麼都沒有,白天的出工勞做雖然苦但有人混在一起,至少不覺寂寞,但難熬的是晚上茅草屋裡煤油燈下,孤獨的人難以安落,我有時拉二胡有時吹單簧管,又吸引隔壁左右的年輕人,是一種很好的陪伴。

    我知青之後上了三年地區農校畢業後又分到一個縣的下面鄉政府工作十年,與其說是當鄉幹部大多數時候都是蹲點,時下的三同一片同吃同住同勞動與農民打成一片,會議多也會到處跑但精神枯燥無味,但隨身的這根單簧管,卻是隨已的情物,吹得優雅動聽夜深人靜自娛自樂,也是苦中自有樂,平時回到鄉政府開會休息,也會發洩忍不住吹,而令機關的人刮目相看。

    退休了上了岸很多人都閒身感無聊,而夲人卻又混在了退休人組建的激情廣埸藝術團,樂隊的人多是老師校長行家裡手,白天排練晚上於步行街演出,歌手除了自己的人觀眾也可點歌,樂隊伴奏熱鬧人山人海,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還可混吃混喝,哪個商家慶典招待一番有吃有喝有紀念品,是曰子裡的另一道風景。現雖然獨處於老屋因為老伴在外地帶小孫孫,而又是這把二胡的陪伴至愛,每天兩小時不離手,配一擴音器效果極好音量可控,熟悉樂普古今名歌名曲,每天都泡在有情有趣的風光裡,開心的度餘生忘煩惱。<原創>

  • 5 # 大悔憶智冰

    我讀書時語文老師劉大聲老師總是把我的作文拿到各班去唸,還叫我給《少年文藝》投稿。後來還好心地對其他班同學說我有一篇文章連他也寫不出來。他當文化館刊物編輯時又輾轉託人帶信到鄉下(當時我已下鄉當知青),讓我寫稿。

    劉老師是讀大學時就在報刊發表詩歌的學生詩人,又是我們學校和樂山市最優秀的語文老師,全市語文教師代表來聽過他的課,他這樣的老師讚賞我的寫作讓我寫作很有底氣。

    但由於我下筆太大膽,竟惹大禍。

    特殊十年間,我當知青時一篇“反動”散文詩丟失,怕在本地槍斃驚嚇父母,一頭跑到大涼山去了。

    另一次惹的禍更大,後果撕心裂肺。

    但是,我什麼都不會,只有寫作是我幹起來最輕鬆的事。

    我寫小說寫詩歌寫劇本寫雜文,還寫歌詞,還自己譜曲。

    小說有長篇《河街》,後現代寫作,主題模糊,跨文體紀實,在全世界也應該是先鋒作品。

    電影劇本有《西遊時光篇》和《李五妹》,後一本我發評問我景仰的大導賈樟柯拍不拍,人家不理我,但我認為很適合他拍。

    有雜文15篇在中華雜文網全部被推薦、置頂。《真話人話,中國的希望》還被《人民日報》部落格轉載。有發在新浪部落格的《我看魯迅》等三篇被全國高考狀元衡水中學所在地衡水教研室教研員列為2017年高考複習資料,《我看魯迅》還被列為“精品閱讀”。歷屆全國雜文大賽五大評委之一的阮直老師微信告訴我,我的雜文《中國,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雜文運動》“在雜文界熱傳”。

    另有隨感錄十來本,自以為全是真知灼見。

    例如“最偉大的小說沒有情節”。

    歌詞有《這座橋啊》、《風雨夜》。都是自己譜的曲,還為朋友榮仲學的詩阿壩牧歌譜了曲。

    另外,讀書時美術老師是畫家寧開魯老師和前峨眉電影製片廠美工馮先潔老師。寧老師賞識我,馮老師把我的圖畫作業貼在學校牆上展覽,加以我從小愛畫畫,因此我對自己的繪畫才能也有信心。在涼山當知青時工間休息我也畫速寫,把那些彝族同胞畫得活靈活現。

    書法我不是很喜歡,但學校的會標、獎狀,辦公室和教室的“書法”都是我寫的。

    同學聚會,在張同學的工廠兼莊園,張同學和李同學在唱歌。

  • 6 # 觀天佛

    養蜂吃蜜小愛好,

    只要願意不得了,

    有情有趣過日子,

    蜜多錢多煩惱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隆參加李夢慶功會,已結婚按說不該討伐,輿論是否還會翻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