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壯仔媽寶

    一般來說,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3歲幼兒能集中注意力3到5分鐘;4歲幼兒能集中注意力10分鐘;5到6歲幼兒能集中注意力約15分鐘。這個時間是指孩子從事學習、寫作業等“費神、費勁”的事情的時間。

    但是在遊戲條件下,2至3歲孩子的注意力可持續時間可以達到20分鐘,5至6歲孩子可達到96分鐘。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1.視覺注意力訓練讓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動物圖片,並且提出一些問題。比如給孩子看一張照片,讓他說說照裡都有什麼人,幾個男的、幾個女的、幾個大人、幾個小孩兒、他們每個人都在幹什麼、手裡拿的是什麼等等。再比如讓孩子觀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後讓他說出它們的名稱、顏色等等,不過讓孩子觀察的東西要不斷的變換,不然孩子就會感到沒興趣了。2.聽覺注意力訓練給孩子講故事,事先說好了,故事講完了之後要提出問題讓他回答,如果能夠在講故事之前就把要問他的問題提前告訴他(假如這些問題能夠引起他的興趣),相信效果會更好。這就好比我們聽老師講課一樣,如果事先做好了預習,找出了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在聽講時就會特別心,因為是帶著要尋找答案的願望去聽的。當然這樣做,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只顧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內容,不過訓練的次數多了,提的問題也增多了,這樣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整個故事上了。  3.動作注意力訓練就是透過讓孩子完成特定的動作來達到訓練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體操動作、舞蹈動作或一些遊戲動作,都能達到這種效果。可以進行“請你跟我這樣做”這個遊戲,大家圍一個圈,前一個人做什麼動作,緊挨著他的人就學著做這個動作,第三個人又學第二個人的動作,以此類推,誰要是跟不上就要罰唱歌,可以讓小朋友們一起來做這個遊戲,也可以全家人一起來做。4.混合型注意力訓練實際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聽和做動作結合起來,既訓練了視覺和聽覺,又訓練了動作,這種混合型注意力的訓練難度大,注意力稍不集中就可能亂套,所以做這種型別訓練要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不能操之過急,可以邊說邊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跟著做,比如說出一種物品的名稱,讓孩子把它指出來等。5.對症下藥除了對孩子進行注意力訓練之外,還有一點也不能忽略,那就是找出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這樣就可以對症下藥,根據孩子的弱點,一方面幫助他排除和解決一些防礙他集中注意力的因素,另一方面配合注意力的訓練,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其實有時孩子對於和學習沒有關係的一些動作、行為不能夠做到自我控制,這說明他還不能夠分清楚哪些是在上課時不應該做的行為,所以就有必要幫助他建立這種紀律觀念,然後再配合一些訓練。在家裡可以規定好學習的地方和時間,並且要求他學習時要專心學習,不做其它的事,也不隨便說話,每次做到了就加以稱讚鼓勵,相信時間長了一定會收到成功。
  • 2 # 深深的呼吸淺淺的笑

    造成孩子不專心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孩子本身精力旺盛,動個不停,不能靜下來;有些則是無精打采,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有的是身體不適,像過敏、面板癢,甚至是蛔、蟯蟲問題;也有些孩子是屬於個性或教養問題。

    一、孩子的氣質個性

    A 興奮型孩子的特性是好動、急躁、坐立不安,從嬰兒開始,他就不喜歡睡覺或做靜態的活動,連吃奶都東張西望,無法專注於一件事,或耐心地玩遊戲……充沛的精力更使他沒有控制興奮的能力,因而逐漸喪失“專心”的意志力量

    B抑鬱型的孩子,性情脆弱,極易產生挫折感,而且也愛哭,常常需要成人大量的關心和特別的注意。他常把注意力放在成人的關注、愛撫上,以致不能去注意身旁的事物或其他有益的活動。雖然,孩子的不專心和他的個性與氣質有關,但個性氣質是可以修正的,這一切都取決於成人是否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

    二、環境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孩子是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孩子。環境包括人文環境、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而孩子的個性形成與他整個生活環境的關係極為密切,例如,有的家庭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吃飯也沒有固定的位置。

    學習和遊戲也是一樣,沒有固定的空間和作息時間,將使孩子產生錯誤的觀念,以為可以隨興地做事、玩耍和拖延時間。以致吃飯漫不經心、吃吃停停,做事、遊戲、學習也是隨意而至,甚至隨興離開,造成不易專心的問題。

    三、成人的教養

    孩子的不專心和成人的縱容有關,有的父母非常縱容、放任孩子,不去要求他們或是沒有給予應有的合理規範。例如,做事有頭無尾、拖拖拉拉,長久下來,孩子在行為沒有受到規範的情況下,,就沒有辦法形成紀律和應有的專心有的父母設下規範和要求後,堅持度卻不夠,情緒、態度不一致。成人的態度使所訂立的規範遭到破壞,使孩子專心度和意志力無法得到鞏固和建立。 另外一個原因是,成人沒有良好的榜樣,例如,父母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吃早點邊看報紙……大人往往可以做到一心兩用,或一心多用,但年幼的孩子則沒有辦法做到。於是,他在模仿成人的行為,認同成人的做法時,不專心的習慣也因此形成了。

    如果成人對孩子能夠明確地提出要求、目的、時間與態度(做什麼、如何做、何時完成),孩子就會以責任心對待自己的職責,這對孩子“專心”態度的形成有積極的意義。 不過,對待孩子也不可以以強制的方式來要求,或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財產,任意指使。例如,孩子正專心看一本書時,成人卻指使孩子做其他事。別小看這種偶然性的支配,孩子的不專心就是在這樣不定性的活動中形成的。因為孩子必須隨時等待被吩咐、被支配,即使在工作與遊戲中也必須如此,無疑地,這也就是造成不專心的另一個原因。

    四、成人的引導方法

    要使孩子能夠專心、持久地完成一件工作,成人的引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由於孩子的年齡小、經驗不多,對很多事物的概念並不清楚,如果透過示範、引導,使孩子知道整個操作過程,並且將有趣的焦點引匯出來,讓孩子瞭解完成的可能性,孩子將會有信心地投入工作。

    此外,成人的參與對孩子的“專心”也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可指導和協助孩子,另一方面也可隨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表現,使他更投入。

    五、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 在教室裡,我們常發現許多不專心的孩子,是因為他對正在進行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或覺得不好玩,而失去了熱心和注意力。“興趣”對孩子來說是極重要的學習動機,沒有興趣的事,會讓孩子失去耐心和專心。什麼是孩子有興趣的事?就是不要太困難(會讓孩子充滿挫折感),不要太容易(沒有挑戰性的);符合孩子曾有的經驗,而且和他的身心發展有關的事。

    例如,2~4歲的孩子,語言和想象力正在發展,如果我們提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他就會專心致至地聽講;他們的邏輯、組織能力正在發展,下棋、玩撲克牌等活動能令他們非常有興趣,因而會專心注意。

    要深入瞭解每個不同年齡孩子的需求發展,乍看之下似乎頗不容易,但只要稍加留意、觀察,就可以從孩子的日常行為中,發現很多資訊。除了觀察外,也有很多關於孩子發展的書籍可以參考,如果能確實掌握孩子的需要,再配合孩子的需求來提供他們有興趣的事物,他們就比較能專心地學習了。

    六、孩子的過度好動

    過度好動也是孩子不專心的一大原因。其實大部分被稱為過度好動的孩子,常常只是指那些興奮型和精力旺盛的孩子。真正多動兒的情況就不是那麼單純了。

    造成過度好動的原因很多,例如:腦部受傷、過敏(食物的生化因素)、感官神經系統失調(視、聽、味、嗅、觸覺過分敏銳),缺乏溝通能力(自閉症或聾啞等)、精神方面異常或沮喪壓抑……過度好動的孩子很少能靜下來超過5分鐘,他們不停地動來動去,到處製造出響聲,就連睡眠也很容易驚醒。成人如果發現孩子與高度的不專心和注意力無法持久,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有過度好動的徵兆。 有過度好動傾向的孩子需要由專業醫生來做診斷,若經過診斷後並無上述的病症就可以放心。日後透過正確的教養方式和環境的陶冶,等孩子漸漸長大,不專心的情況大多會逐漸改變。 如果經診斷後,發現孩子有過度好動的傾向,不管是敏感性的反應症或是輕度腦部受傷、小兒自閉症等,都需要進一步的治療與協助。而不論是用藥、建立新習慣或食物控制,都須經醫師、治療師、專家的建議和配合,才能真正對過度好動的孩子有所助益。

    A ,提供使孩子能夠專心的空間。

    B,吃飯、學習、遊戲都要有固定的位置、區域,使他能夠在固定的地方,專心地做事、學習。 C ,提供安靜的環境。孩子在做事、學習、遊戲、做功課時,儘量使他不受到干擾(如電視機聲音和其他人為的吵鬧)。

    D , 給予合理的生活規則要求。孩子的生活、學習要有作息表,讓孩子每天按作息表活動,每一件事從開始到完成都要有時間限定,例如:吃飯20~30分鐘,洗澡10~20分鐘。給予孩子適度的引導和協助,明確告訴孩子該做的事,並指導示範應如何做,必須的時候給予協助,使他儘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E,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活動。孩子在沒有經驗或進行比較困難的活動時,如有成人的參與和陪伴,會使孩子更有信心克服困難和陌生感,使他能有效地進行和完成。成人要以身作則並且尊重孩子。成人平常做事就應該專心致至,並尊重孩子的工作和空間,不要隨意支配他或干擾他,使他中斷工作。

    F,成人的管教態度要堅定一致。成人的管教態度要一致,除了要徹底執行外,更不能情緒化。用正確的方法,溫和、堅定的語氣要求孩子,不要讓孩子質疑、試探和挑戰成人所訂立的規定。

    G,提供適合孩子身心發展需求的學習內容和方法。給予孩子操作學習的事物,應是孩子能力所及而且有興趣的事,成就感會使孩子更專心。

    H,利用靜態活動來平衡和修正孩子好動的氣質。對於好動的孩子,可儘量利用靜態活動來養成沉著、冷靜的習性,由好動、喧譁、吵鬧轉移至安靜的活動,以平衡他好動的性格。I對孩子專心的表現要給予獎勵和重視,並排除孩子的身體不適。專心是一種重要的態度和行為學習,孩子專心時要給予肯定或獎勵。而當孩子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要設法排除和治療,以免造成干擾專心的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們眼睛不能透視一切,不能測量溫度和距離,不能測試看到東西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