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威觀史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戰爭有兩種,一種是掠奪發展型的,就比如戰國時期秦國對各國的作戰;一種就是純粹花錢但是沒有經濟利益的戰爭,如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

    要說明這個問題,就要說一下中國的地域經濟情況。

    北方匈奴所在地區基本為畜牧區,中原地區基本為農業區

    中國古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國家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按照中國等降水線為400毫米分界,低於400毫米地區為畜牧區,適合畜牧業經濟,高於400毫米為農業區,適合農業經濟。

    ▲匈奴所在地區基本適合放牧,而戰國時代的七國地區基本適合農業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戰國時代的七國基本都處在農業地區,且農業經濟發達,而匈奴基本處在畜牧業地區,土地廣袤而經濟產量明顯不如中原地區。

    從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來看,匈奴地區長期經濟落後而中原地區經濟相對來說更為發達

    整個蒙古高原地區,在古代來說人口基本沒有超過150萬的時候,說明蒙古高原本身的經濟體量最多也只能養活這麼多的人口。而中原地區的人口體量和蒙古高原相比不是一個體量的。

    就中原王朝地區來說,在中國古代人口最少的時候也有1000萬人左右,與蒙古高原的匈奴相比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的。漢武帝時期,人口大約為6000萬人左右,而相對來說匈奴也就百萬人口左右。在古代,人口數量基本就代表了經濟情況,一個國家人口越多,經濟體量就必然越大,畢竟在古代來說生產還是以人力為主的時代。

    秦國對外征戰屬於掠奪發展型

    好了回到我們的話題,為什麼秦國和諸侯國打了幾百年,經濟沒有崩潰,其實不但沒有崩潰,而且還越大越強。

    ▲對於秦軍來說每次出戰都是國家和個人發財的大好機會

    因為在古代對於中國這樣的一個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來說,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經濟靠的是什麼呢?農業經濟靠的就是人口和耕地,人口和耕地越多,國家農業產量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戰國初期形勢圖

    ▲戰國末期形勢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從戰國初期到戰國末期,秦國透過對外戰爭其領土擴張了數倍,擴張的結果是什麼呢?擴張的結果就是耕地大為增加。耕地增加了糧食產量必然增加,糧食產量增加了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然後再不斷地對外戰爭,獲取更多的耕地,將耕地分給自己國家的百姓,從而良性迴圈,大體的路徑就是對外戰爭——獲得更多的耕地——整個國家的糧食產量增加——人口增加——繼續對外戰爭,所以秦國與其他國家征戰百年,不僅經濟沒有崩潰,反而越打越強,說白了就是戰爭成本小於戰爭支出。

    漢武帝時期國力打弱的原因

    其實漢武帝時期國力打弱的原因也不復雜,說白了就是戰爭支出大於戰爭成本。

    首先我們從戰爭支出來分析,與匈奴作戰的最有效方法在漢武帝時期已經總結了出來,其實就是以騎兵對抗騎兵。但問題是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組建騎兵部隊是非常貴的,光是買馬的成本就相當於現在我們買一輛小車的成本。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光是漢武帝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就徵發了14萬匹馬用於北伐匈奴的作戰,其費用就可想而知了。

    要組建騎兵部隊,光是買馬是不夠的,還要訓練,這方面來說也是巨大的消耗。同時每次出戰,除了作戰人員,還需要大量的作戰輔助人員負責後勤,一般來說,出兵1萬人對戰匈奴就要有1萬人負責後勤。就漠北之戰來說時期作戰部隊不少於10萬人,後勤人員也不會少於10萬人。

    ▲漢武帝對戰匈奴,更多的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而非經濟利益

    此外,對戰匈奴往往意味著大軍要遠征,比如霍去病就曾經打到狼居胥山(今外蒙古烏蘭巴托東),出擊1000多公里,期間的後勤補給壓力可想而知。從中原地區將大量的糧草運輸到蒙古高原前線,當時往往20石的糧食到了前線,也只能有1石的糧食送到前線將士手上,而出戰1000多公里其消耗只能更大!

    那麼我們再從戰爭收益來分析對戰匈奴是什麼情況。其實對戰匈奴沒有任何經濟收益。因為廣袤的蒙古高原地區,中原王朝並不能長期佔領那些地方,即便佔領了也守不住,就算守住了,還是在“虧損“。首先要駐軍的話,人少了不行,還要在整個蒙古高原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地方到處駐軍,需要多少兵力呢?只能是個天文數字,而且遊牧民族有著高度的機動性,駐軍也容易被各個擊破。所以蒙古高原根本佔領不了,佔領的話只能徒增消耗。

    ▲漢武帝與匈奴對戰數年,無論是物資還是人員都消耗巨大

    更多的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在古代時期也確實沒有多少經濟收益,原因在以上也分析了,即便能佔領也沒有什麼收益,哪怕是在遊牧民族不反抗的情況下。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秦國對外戰爭百年,基本是戰爭收益大於戰爭成本,所以不但經濟不會打崩潰,還越打越強;漢武帝時期對戰匈奴戰爭成本遠遠大於戰爭收益,所以把國家給打窮了。

  • 2 # 南閣水哥

    答: 秦國的統一之戰 和漢武大帝的驅逐匈奴戰役其實存在根本性的 不同。這也是後來歷代中原王朝不願意向北方民族開戰的重要問題。

    歸根結底是兩個字 ,叫做經濟。

    都知道戰爭是要花費財富的。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也是建立在雙方的軍事動員和對於戰爭結果的軍事收穫而言。那麼我們來看看秦國在統一戰爭獲得的好處。

    一、國土面積的擴大。

    從一個邊陲之國帶最終定鼎中原,大秦的統一之路花費了不少於120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裡面,秦國透過蠶食的辦法將國土不斷的積累擴大,最終產生絕對壓倒性的優勢最終得以實現國家的統一。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東到大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戶,北過大夏。人跡所至,莫不臣服。秦德昭昭,秦威烈烈。恩德所至,澤及牛馬。”

    如此龐大的帝國優勢就是秦國透過不斷的對外作戰換來的。

    掠奪是最快速的致富的途徑。秦國在不斷擴張的時候就能夠掠奪大量的財富使得自己的軍事機器可以一直運作下去。而後來整個軍事機器倒塌的最根本原因也是秦朝的經濟終於被耗幹了。

    為什麼會被耗幹?

    二、戰爭帶來負收益比

    漢朝的對匈奴作戰就是典型的負收益比。花費很大,收穫很少。這樣的持續現象是無法實現自洽而最終走向崩潰。如果哪個國家作戰,贏的越多,經濟虧的越多的話。這樣的戰爭是不可能持久的。

    我們來看漢武帝的《輪臺詔書》。

    今邊塞未正,闌出不禁,障候長吏使卒獵獸,以皮肉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後降者來,若捕生口虜,乃知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

    漢武帝到了最後才發現,這個仗越打怎麼自己越窮。到了真的打不動的時候,敵人卻還在那邊虎虎生風。戰爭要講究經濟效益。即使我們可以喪失短期的經濟利益,但是對於未來的看好也是作戰的原因,就怕那種為了面子而打的戰役。漢武帝到了後期就是光為面子而已。

    三、以戰養戰和止戈為武

    秦國的作戰模式就是以戰養戰,透過對富裕國家的侵奪最終實現軍隊的不斷增殖不斷加強然後打更多的戰役。這種病毒式的作戰終有盡頭。南越的收復,蒙恬的北邊抵抗匈奴都是這種以戰養戰中最可怕的事情。時間拼消耗這種模式最後因為沒有和人打仗了也就結束了。

    止戈為武,是孫子兵法的最高階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是又有多少人會呢。

  • 3 # 海佑講史

    因為秦獨抗六國和漢武帝北拒匈奴,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戰爭,之所以會出現大陸經濟不同的情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戰爭性質不一樣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可以說是君子戰,戰爭的方式也比較紳士,而且戰爭的規模都不會太大,頂多是諸侯國之間的摩擦,只有到了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秦昭襄王滅東周之後,秦和六國之間的戰爭才升級為中原大戰。

    而漢武帝和匈奴之間的戰爭卻是兩個民族之間的鬥爭,匈奴為了爭奪更多的生存資源,已經將戰火燃到了中原地區,漢武帝為了華夏民族的生存不得不反擊,漢武帝的理念是隻有把匈奴打垮了,才能保證華夏民族不被侵犯,民族之間的戰爭自然會傾盡一個民族的全部力量,所以漢武帝打了四五十年的仗,經濟垮掉也不稀奇。

    第二,戰爭範圍不一樣

    秦和六國之間的戰爭,最遠不過齊魯,戰爭的範圍始終在中原地區,行軍的最遠距離也不過是從西安到濟南這段路程,所以即使是秦國對抗六國,在已經有了騎兵的情況下,也不會消耗太多的物資。

    而漢武帝和匈奴之間的戰爭又不同了,匈奴的生存範圍極為廣闊,向北可以延伸到貝加爾湖畔,甚至更遠,東西向從長白山到新疆甚至中亞地區,均有匈奴人分佈。

    所以匈奴的戰略縱深極廣,而漢武帝為了打垮匈奴,不惜窮兵黷武,派遣大軍長時間長距離奔襲匈奴,即便是這樣,還經常發生支援不到位的情況,李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漢武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收穫的效果甚微,越是這樣得不到結果,漢武帝就越要征服匈奴,國家財政收入不是消耗在了正面戰爭上,大多數都消耗在了行軍途中,所以漢武帝晚期大漢經濟才會瀕臨崩潰的邊緣。

    第三,戰爭收穫的結果不一樣

    六國的封地全部都是豐饒富裕的中原之地,那時候的楚國就已經算是蠻夷之地了,但是現在荊襄之地也是魚米之鄉,所以秦打敗六國之後,儘可以收穫他們的財富,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雖然不斷的發動戰爭,但是也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財富收入,秦國相當於發了一筆戰爭財。

    而反觀漢武帝徵匈奴,則可以看作是一種自衛的表現,匈奴因為缺少資源才進攻中原,征伐匈奴自然不會獲得什麼大的財富,自古以來,遊牧民族的財富就比不上農耕民族,但是遊牧民族機動能力強,隨水草而遷移,所以漢武帝四五十年打下來,不僅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反而把國內財富消耗一空。

  • 4 # 主父先生

    首先秦國經濟不是沒有崩潰過,秦桓公,秦景公時,秦國已到滅國的邊緣。直到秦孝公商君變法後才慢慢好轉。其次是春秋時期多個國家,強國之間相互制約,合縱連橫,滅國大戰並不多。春秋時期的戰爭不超過一萬人。最重要的可能是秦國兵制是兵農合一及全民皆兵制。打仗時是兵全民上戰場,而且是自備糧草。下了戰場是在農民。自給自足。

    漢武帝時期,雖然經過60餘年的休養生息,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但對手卻是強大的匈奴,戰爭的強度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戰爭形式也改變為騎兵作戰。同時漢武帝時期的兵制是徵兵制。戰爭一旦開啟就要負擔幾十萬上百萬人戰爭給養,軍馬,軍響連繼幾十年是不可想象的。

  • 5 # 半寸筆鋒

    戰國時期所有國家的軍隊還是都以步兵為主,面對匈奴以防守為主,雖然也有像蒙恬一樣打出過殲滅戰,但都是誘敵深入,再圍而殲之,如果匈奴不上當,在千里草原上很難抓住他們,所以才會修築長城。

    而到了漢朝,可以說漢朝初期這幾個皇帝都記仇的主,劉邦吃了匈奴的虧,被圍在了白登山,此後就一直要給匈奴和親和供奉,而匈奴也總是趁著漢朝內亂的時候過來打劫,這一來二去這仇就越結越大,到了漢文帝時期,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從匈奴人那裡購買馬匹,僱傭匈奴人幫他管理馬場,並且大力培養騎兵,這樣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有和匈奴人一決生死的本錢。

    還有一點要說一下,其實匈奴人對中原的威脅並沒有那麼大,不像五胡亂華時期的草原,當時的匈奴人口並不多,根本沒有覆滅中原王朝的能力,也只能是打打劫,做一些勒索這種不上檔次的事。

    言歸正傳,繼續說漢武帝,他當時是真的想一口氣滅掉匈奴,但匈奴人一旦化整為零隱藏在草原深處,根本就不好找,所以他可以說是傾全國之力,深入草原,並且有了成建制的騎兵部隊,有能力追擊匈奴人,這樣不管是物資,還是各種後勤補給的消耗跟原來防守為主的時候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戰國時期打了幾百年都沒有動搖國力,而漢武帝時期卻打空了文景之治攢下來的積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影片你們都用什麼裝備和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