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很多,恐怕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漢字是因為隸變的簡省、訛誤而完全走形,以至於許慎的《說文》和註解也搞錯了。
我只舉例我能記起來的幾個簡單的漢字:
許慎《說文》的解釋是:
「鳥往上飛,不下來也」,這幾乎到了不知所云的地步,後來段玉裁的註釋也跟著錯:「從一猶天,鳥飛去而見去翅尾」。
意思就是:一隻鳥像火箭一樣往天上飛,不下來,就是「不」:
即便鳥可以像火箭一樣直線上升,但為什麼要用「鳥飛不下來」表示「不」?真的有點啼笑皆非。
其實,從甲骨文可以看出來,「不」是「丕」之初文,像「植物根鬚」之形,後起形聲字為「茇」,《說文》:「茇,艸根也。」
漢語中的否定詞都唇音,幾乎沒有例外,「不」在甲骨文中就表示否定詞,「不、弗」兩通。「否」也是「不」分化而來。
「不」的本義草根被「茇」字所專,引申義「根本、本質」被「丕」字所專,後起字為「坯、胚」。
「王」字東漢《說文》的解釋是:
許慎解釋為「天下所歸往也」,同時引用董仲舒的什麼「連線天地人」,孔子的「一貫三為王」,其實,真沒有那麼複雜。
「王」就是一個象形字,取像於沒有安裝柄的「斧鉞」這種禮器。「斧鉞」象徵軍事權力,代表「王者」。
甲骨文因為是刀刻文字,斧鉞的刃部無法寫成彎曲的,還不怎麼明顯,金文特別明顯:
「王」的古今字形演變:
可以看出西周以後,「王」字就脫離了象形意味,完全沒有表現斧鉞刃部的筆畫,(字形5、6是蟲鳥書)。
所以,連春秋時代的孔子都不知道「王」字的本義,解釋成「一貫三為王」。只有從甲骨文和金文才可以看出來。
為什麼稱「婦好」為「女將軍」?
就是因為婦好墓中象徵軍權的禮器陪葬,而且上面有婦好的名字,不然,憑甲骨文中幾句語焉不詳的卜辭,真的不敢下這樣的定論:
所以,這東西是禮器,不是婦好的武器。是代表軍中的最高統帥,如:《書經》記載武王伐商的時候武王手持「黃鉞」:
歷史上皇帝對權臣的最高賞賜:受九錫(賜)就包括賜予「黃鉞」,表示擁有和皇帝等同的生殺大權。王莽、曹操都受過「九錫(賜)」,所以,「受九錫(賜)」一般被認為是將要纂位的徵兆。
「王」安上「柄」(古文字中的「弋、戈」部),也就是「戉(鉞)」,這個時候才是武器。
甲、金、篆三體:
《說文》釋義是對的,但釋形錯了,「戉」字的實「豎彎鉤」筆畫,就是斧鉞的刃部演變而來,《說文》是依據小篆看不出來。
簡單一點說:
「王」是刃部向下的無柄斧頭,是象徵軍權和統治權的禮器:黃鉞。可以叫做「象意」。
---------------------------------------------------
許慎將「為」字理解為「母猴伸爪」之狀:
甲骨文再清楚不過了,小學生都能看出來——從「手」從「象」,一隻手牽著一頭大象:
古人役使大象,從事勞力工作,本義是「做事」,引申為「從事、使用、製作、行為」等義。
先秦文獻記載「商人服象」在「為」字中得到體現:
殷墟也出土過馴服後人工飼養的小象骨頭,上面還有鈴鐺:
篆文還依稀可以看出「象」的摸樣,但隸書經過訛變完全「跑偏」了,看古今字形的演變過程,就可以看出是怎樣跑偏的:
所以,「為」字是隸書的「訛變」加上「化圓為方」,導致象形降低而「跑偏」。
從異體「為」其實還可以可以看出從「爪」從「象」:
漢字中從「象」的字,除了後起字「像」,恐怕就只有「為」一個字。我實在想不到還有其他什麼字。
「之」字《說文》的解釋是:
許慎將其理解成「出也」,像「枝芽變大」,完全是錯誤的。
甲骨文的「之」字,從「止」從「一」,「止」象向外的人足,「一」象地,指腳向前走,離開原地,將有所往:
所以,「之」本義為「往、去」。《爾雅·釋詁》:「之,往也。」是正訓。
「之」字的跑偏過程:
----------------------------------
隸變是漢字歷史上最劇烈的一次演變,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古人認為是隸變發生在秦漢,但從目前的出土文獻看,最早大約發生戰國中、晚期。
隸變在筆畫上「化圓為方」,加上完全沒有規律的省聲省形,雖然簡化、抽象化、符號化了漢字,但壞處就是漢字的字理丟失非常嚴重。很多字很難看出漢字的造字意圖。
這反映了隸書完全就是為了追求書寫速度,在一種非常隨意、倉促情況下形成的民間俗體,最後以訛傳訛,將錯就錯,約定俗成。
哪怕如此多的缺點,但有一個優點:簡單快速,符合人們偷懶的天性。所以,即便跑偏了,但是由於「路徑依賴」的慣性,只有將錯就錯的使用下去。
那就很多,恐怕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漢字是因為隸變的簡省、訛誤而完全走形,以至於許慎的《說文》和註解也搞錯了。
我只舉例我能記起來的幾個簡單的漢字:
「不」許慎《說文》的解釋是:
不,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從一。一,猶天也。象形。凡不之屬皆從不。「鳥往上飛,不下來也」,這幾乎到了不知所云的地步,後來段玉裁的註釋也跟著錯:「從一猶天,鳥飛去而見去翅尾」。
意思就是:一隻鳥像火箭一樣往天上飛,不下來,就是「不」:
即便鳥可以像火箭一樣直線上升,但為什麼要用「鳥飛不下來」表示「不」?真的有點啼笑皆非。
其實,從甲骨文可以看出來,「不」是「丕」之初文,像「植物根鬚」之形,後起形聲字為「茇」,《說文》:「茇,艸根也。」
漢語中的否定詞都唇音,幾乎沒有例外,「不」在甲骨文中就表示否定詞,「不、弗」兩通。「否」也是「不」分化而來。
「不」的本義草根被「茇」字所專,引申義「根本、本質」被「丕」字所專,後起字為「坯、胚」。
「王」「王」字東漢《說文》的解釋是:
許慎解釋為「天下所歸往也」,同時引用董仲舒的什麼「連線天地人」,孔子的「一貫三為王」,其實,真沒有那麼複雜。
「王」就是一個象形字,取像於沒有安裝柄的「斧鉞」這種禮器。「斧鉞」象徵軍事權力,代表「王者」。
甲骨文因為是刀刻文字,斧鉞的刃部無法寫成彎曲的,還不怎麼明顯,金文特別明顯:
「王」的古今字形演變:
可以看出西周以後,「王」字就脫離了象形意味,完全沒有表現斧鉞刃部的筆畫,(字形5、6是蟲鳥書)。
所以,連春秋時代的孔子都不知道「王」字的本義,解釋成「一貫三為王」。只有從甲骨文和金文才可以看出來。
為什麼稱「婦好」為「女將軍」?
就是因為婦好墓中象徵軍權的禮器陪葬,而且上面有婦好的名字,不然,憑甲骨文中幾句語焉不詳的卜辭,真的不敢下這樣的定論:
「婦好」銘文斧鉞所以,這東西是禮器,不是婦好的武器。是代表軍中的最高統帥,如:《書經》記載武王伐商的時候武王手持「黃鉞」:
《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歷史上皇帝對權臣的最高賞賜:受九錫(賜)就包括賜予「黃鉞」,表示擁有和皇帝等同的生殺大權。王莽、曹操都受過「九錫(賜)」,所以,「受九錫(賜)」一般被認為是將要纂位的徵兆。
「王」安上「柄」(古文字中的「弋、戈」部),也就是「戉(鉞)」,這個時候才是武器。
甲、金、篆三體:
《說文》釋義是對的,但釋形錯了,「戉」字的實「豎彎鉤」筆畫,就是斧鉞的刃部演變而來,《說文》是依據小篆看不出來。
簡單一點說:
「王」是刃部向下的無柄斧頭,是象徵軍權和統治權的禮器:黃鉞。可以叫做「象意」。
「戉」字是有柄刃部向左(向右)直立的斧頭,是武器斧鉞,象形。---------------------------------------------------
為許慎將「為」字理解為「母猴伸爪」之狀:
《說文》:「為,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古文為象兩母猴相對形。」甲骨文再清楚不過了,小學生都能看出來——從「手」從「象」,一隻手牽著一頭大象:
古人役使大象,從事勞力工作,本義是「做事」,引申為「從事、使用、製作、行為」等義。
先秦文獻記載「商人服象」在「為」字中得到體現:
《呂氏春秋.古樂》:「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乃為《三象》,以嘉其德。」殷墟也出土過馴服後人工飼養的小象骨頭,上面還有鈴鐺:
篆文還依稀可以看出「象」的摸樣,但隸書經過訛變完全「跑偏」了,看古今字形的演變過程,就可以看出是怎樣跑偏的:
所以,「為」字是隸書的「訛變」加上「化圓為方」,導致象形降低而「跑偏」。
從異體「為」其實還可以可以看出從「爪」從「象」:
漢字中從「象」的字,除了後起字「像」,恐怕就只有「為」一個字。我實在想不到還有其他什麼字。
之「之」字《說文》的解釋是:
《說文》:「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從之。」許慎將其理解成「出也」,像「枝芽變大」,完全是錯誤的。
甲骨文的「之」字,從「止」從「一」,「止」象向外的人足,「一」象地,指腳向前走,離開原地,將有所往:
所以,「之」本義為「往、去」。《爾雅·釋詁》:「之,往也。」是正訓。
「之」字的跑偏過程:
----------------------------------
隸變是漢字歷史上最劇烈的一次演變,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古人認為是隸變發生在秦漢,但從目前的出土文獻看,最早大約發生戰國中、晚期。
漢字在籀篆階段,還是「畫其成物,隨體詰詘」。隸變以後句完全變成了一種新字型。這種新字型確實很多地方「跑偏」了。隸變以後的漢字為什麼會跑偏?隸變在筆畫上「化圓為方」,加上完全沒有規律的省聲省形,雖然簡化、抽象化、符號化了漢字,但壞處就是漢字的字理丟失非常嚴重。很多字很難看出漢字的造字意圖。
這反映了隸書完全就是為了追求書寫速度,在一種非常隨意、倉促情況下形成的民間俗體,最後以訛傳訛,將錯就錯,約定俗成。
哪怕如此多的缺點,但有一個優點:簡單快速,符合人們偷懶的天性。所以,即便跑偏了,但是由於「路徑依賴」的慣性,只有將錯就錯的使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