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加佳有話說
-
2 # 聚合歷史
太醫和御醫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一般來說,御醫的地位要比太醫要高。
不過,太醫也分為等級的。如果某位太醫醫術高超,得到了眾人的認可和皇帝的青睞,他也可以提升為御醫。
為皇室工作,始終是驚心動魄的,不管是御醫,還是太醫,都是時刻小心謹慎的。
-
3 # 澳古說歷史
御醫就是太醫,但太醫卻不一定是御醫。
以明代為例。
明太醫院主要由醫官、醫士、醫生這三類人組成。
首先,所謂“醫官”就是有品級在身的太醫院醫生。
據《明史•職官志》所載:
“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其屬,御醫四人,正八品,後增至十八人,隆慶五年定設十人。吏目一人,從九品,隆慶五年定設十人。生藥庫、惠民藥局,各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明代,院使(太醫院長官)、院判(太醫院副長官)、御醫、吏目、大使、副使等就皆是醫官。
其次,所謂“醫士”就是無品級的太醫院醫生。據史所載,醫士分為食糧醫士、冠帶醫士、支雜職俸醫士和支品級俸醫士四個由低到高的等級。最後,所謂“醫生”就是無品級的太醫院醫官、醫士的助手,醫生與醫士最大的不同在於:醫士可以獨立看病,擁有處方權,而醫生則不能獨立看病,更沒有處方權,只能充當醫士或醫官的助手,並負責太醫院的雜役。
總的說明代太醫院,醫官的地位最高,醫士次之,醫生最次。
明代,醫官、醫士、醫生就可皆被稱為“太醫”,其包括院使、院判、御醫、吏目、大使、副使、食糧醫士、冠帶醫士、支雜職俸醫士、支品級俸醫士和醫生。但是,能被稱為“御醫”的,卻只有醫官中位列正八品的“御醫”,《明史.職官志》載:“御醫四人,正八品,後增至十八人,隆慶五年定設十人”,也就是說明代最多隻有十八人能擁有“御醫”這個尊貴的稱號,他們都是當時天下醫術最為高超的名醫,醫術甚有匹敵者。
總的說,在明代,太醫和御醫有以下區別:
一、御醫是一個有正八品品級在身的太醫,而太醫卻不一定是有品級的,比如食糧醫士、冠帶醫士、支雜職俸醫士和支品級俸醫士等太醫就都是無品級的。
二、太醫品級有高於御醫的,也有低於御醫的。比如院使、院判的品級是要高於御醫的,院使是正五品,院判是正六品。再如吏目的品級是要低於御醫的,吏目是從九品。
三、御醫是有單獨看病,處方權的,而太醫卻不一定有。比如太醫院中的醫生,他們就是沒有單獨的看病與處方權的。
四、御醫的醫術是太醫中最為高超的一批人,多數太醫是比不上他們的。
綜合而言,御醫無論是在品級,還是在醫術,亦或是在地位,他都要比多數的太醫要高上許多。多數太醫只能是做御醫的徒弟,聽從御醫的吩咐。
-
4 # 逍遙
太醫 和御醫雖然都是有個醫 字 但是實際工作內容還是有區別的,太醫在朝中的太醫院裡供職,負責宮裡的醫療事物,有時候大臣也會把太醫請到府中看病。御醫則不然 ,他們就是專門為皇帝以及皇室人員服務的,屬於私人醫生的範疇,所以太醫,御醫,一字之差那就天壤之別了。
-
5 # 生生相關
據清代官方典籍《大清會典則例》和清末御醫任錫庚所寫的《太醫院志》,御醫是太醫院中的固定官職,人數約在十人左右。御醫的官秩起先為正八品,但准許用六品冠帶,後提為正七品,仍準用六品冠帶,並可用貂皮、掛數珠。清代太醫院的職責主要是隨侍,並協治疫病、恩施醫藥;此外,還會為蒙古貴族以及大臣看病,在軍隊需要時前往,以及在文武會試時入場供事,也有給獄中犯人看病的職責。
-
6 # 國史通鑑之歷史典故
“御醫”這個稱呼,一聽就知道要高大上的多,凡是與“御”字沾邊的,都代表是跟皇帝分不開的,例如御花園、御膳房、御前侍衛等等。廣義的“御醫”指的是宮廷御用的大夫,也就是為皇帝和皇室人員看病的人,而狹義上是指給皇帝看病的大夫。簡單地說,並不是所有宮廷醫生都能給皇帝看病,能夠給天子看病的才能稱作御醫。但是也有將御醫贈予重要的功勞勳著的大臣,短期或者永久貼身保健治療。比如,晚清一品經略督臣傅振邦,邊疆戰事吃緊,他每克必勝,救國朝於危難,由於陣前督戰腕部受重傷後,依然還在肩負國家重任,皇帝便賜御醫專門負責他的傷病及健康。
御醫的一舉一動,都關乎皇帝的安危,因此即便他們地位低下,但是一旦能夠治癒皇宮貴族的病,得到皇族的信任,那他們就能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然而也可能僅僅因為一個小小的診治失誤,抑或是皇上的一念之差,這些榮華富貴就會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甚至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在宮廷劇中經常有這樣的畫面:皇帝某個寵妃在難產生子或病危的時候,皇帝會說:“要是治不好,朕讓你們全都陪葬”。聽到這話,御醫們個個都是心驚膽戰。
而“太醫”呢 ,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解釋為皇家的醫生,《漢語大詞典》裡解釋為古代宮廷中掌管醫藥的官員。也就是說在皇宮內看病的都叫作太醫,只是這太醫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等的當然就是給皇帝、皇后看病的御醫了,而低一等的就是給嬪妃和皇子們看病的太醫,再低一等就是給宮女太監看病的太醫了,其他宮外的皇室成員也可以傳喚宮內的太醫。所以說在宮裡做醫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主要還得看你是給誰看病的。
清朝之前御醫和太醫還是分得很清楚的,清朝的時候“御醫院稱作太醫院,而御醫們也就統稱為太醫,但並不是所有的太醫都被尊稱為御醫。這太醫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當的,每年宮裡的太醫都是有定數的。《清史稿》有記載:太醫院的大夫也分級別:第一等為“御醫”,僅有13人,雍正乾隆期間為七品,和縣令級別相同;第二等為“吏目”,八品與九品各13人;第三等為“醫士”,共20人,“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為“醫生”,有30人,無品,與現在醫院裡的助理醫師一樣。
例如《甄嬛傳》裡的溫實初,起初他也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太醫,只是為一般的位分不高的嬪妃們診治,他研製出治療時疫的方子之後,在甄嬛的幫助下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但其實每一位嬪妃幾乎都有一個比較信任的太醫,所以儘管溫實初得到重用,皇后和位分高的妃子們還是不會用他,只有甄嬛一直信
-
7 # 千年骷髏
御醫院在清代叫太醫院,所以御醫確實被人們尊稱為太醫,但是被尊為“太醫”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御醫。真正的御醫是極少極少的。正如為官者常被人稱為“老爺”,而被稱為“老爺”者不一定是做官的。為了弄清這個問題,讓我們首先來看看《清史稿·職官志》中關於太醫院的記載:
太醫院的大夫分四個級別,第一等叫“御醫”,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時期為七品,和縣令一個級別。第二等稱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與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醫士,共二十人,“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叫“醫生”,有三十人,無品,相當於醫院裡的助理醫師。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太醫院的“御醫”只有第一等大夫十三人,連院長、兩位副院長在內才十六人。即使從最廣義的意義上說,十六加二十六,加二十,再加三十,太醫院的大夫總共只有九十二人。太醫院的“御醫、吏目、醫士”這三級五十九位大夫是可以獨立看病的,也就是說,有處方權;第四級的“醫生”看來只能當助手。“醫生”的“生”字,是“生員”的意思,“醫生”是見習大夫。
也有將御醫贈予重要的功勞勳著的大臣,短期或者永久貼身保健治療。比如,晚清一品經略督臣傅振邦,在其連連解圍邊疆吃緊戰事,每克必勝,救國朝於危難;由於陣前督戰腕部受重傷後,同時還在肩負國家重任,皇帝便賜御醫專門負責他的傷病及健康。後來另賜御廚,與御醫共同負責治療和保健工作。
?
御醫職責主要有八項:侍直、進御、扈從、奉差、儲藥、祭先醫、診視獄囚、施藥等。其侍直,各以專科,分班輪值,在宮中稱宮直,在外廷稱六直。宮直在御藥房及各宮外班房值班,六直在外直房(如暢春園、圓明園)值班。扈從,皇帝出巡,御醫或奉旨點用,或按班輪值,都給夫馬、車輛裝載藥材,還給賬房需用等物。此外,王府、公主府、文武大臣等,太醫也奉旨前往診病。太醫還給監獄囚犯、瘟疫患者等治病。所以,御醫不一定都能給皇帝看病,給皇帝看病的也不一定都是御醫。[1]
御醫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那些值得借鑑的珍貴醫方,在今天高科技的醫療技術下,有些可能已經被替代,但是有很多中醫之道,至今反而令西醫治療所歎服,是人類不得不推崇的萬年醫療精粹。古代醫療技術某些方面相比現代的高科技手段下的方法及醫藥雖然落後,但是為了至高無上的皇帝,醫家也會傾盡全力為皇帝保養,於是也有了很多長壽的皇帝,這是現代人都望塵莫及的,今天我們能夠有幸看到這些祕而不宣的宮廷祕方,從中獲取有益的保健知識,也要感謝那些在治病救人過程中,不忘整理經驗、著書留存後世的御醫們,這些珍貴的資料也讓我們能夠得以與之更親密地接觸。
-
8 # 碼字先鋒
先說“御醫”。“御”表示對帝王的所作所為及所用之物的敬稱,簡單理解就是:凡是跟皇帝和皇室相關的人與物,都可以與“御”沾邊。“御醫”指的是宮廷醫生,就是專門為皇帝及皇室成員看病的大夫。
再說“太醫”。太醫指的是古代的醫官。周朝時期,宮廷中把掌握醫藥的官員稱為醫師。隋朝時,朝廷在太常寺下設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太醫署——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醫學院雛形。元明清三代,朝廷均設有太醫院,是國家最具權威的醫學機構。雖說是全國最高等級的醫學機構,但在裡面工作的太醫們級別卻不高,太醫們分“御醫”“吏目”“醫士”“醫生”等幾個級別。只有最高級別的“太醫”方可有資格給皇帝和皇室看病,也即最高級別的“太醫”才可稱為“御醫”。
以清朝為例,御醫院在清代稱作太醫院,所以御醫也就被人們統稱為太醫,但是被尊為“太醫”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御醫。據《清史稿·職官志》記載,太醫院的大夫分四個級別,第一等叫“御醫”,只有13人,雍正乾隆時期為七品,和縣令一個級別;第二等稱為“吏目”,八品與九品各13人;第三等叫“醫士”,共20人,“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叫“醫生”,有30人,無品,相當於醫院裡的助理醫師。
太醫院的“御醫、吏目、醫士”這三級大夫是可以獨立看病的,也就是說,有處方權;第四級的“醫生”只是當助手,沒有處方權。“醫生”的“生”字,是“生員”的意思,“醫生”就是指見習大夫,和我們現在所稱的“醫生”有很大的不同。
-
9 # 小姐姐講史
在很多宮廷題材劇中,經常會聽到“太醫”和“御醫”這兩個稱呼,很多人將二者混為一談,實際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御醫”這個稱呼,一聽就知道要高大上的多,凡是與“御”字沾邊的,都代表是跟皇帝分不開的,例如御花園、御膳房、御前侍衛等等。廣義的“御醫”指的是宮廷御用的大夫,也就是為皇帝和皇室人員看病的人,而狹義上是指給皇帝看病的大夫。簡單地說,並不是所有宮廷醫生都能給皇帝看病,能夠給天子看病的才能稱作御醫。但是也有將御醫贈予重要的功勞勳著的大臣,短期或者永久貼身保健治療。比如,晚清一品經略督臣傅振邦,邊疆戰事吃緊,他每克必勝,救國朝於危難,由於陣前督戰腕部受重傷後,依然還在肩負國家重任,皇帝便賜御醫專門負責他的傷病及健康。
御醫的一舉一動,都關乎皇帝的安危,因此即便他們地位低下,但是一旦能夠治癒皇宮貴族的病,得到皇族的信任,那他們就能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然而也可能僅僅因為一個小小的診治失誤,抑或是皇上的一念之差,這些榮華富貴就會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甚至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在宮廷劇中經常有這樣的畫面:皇帝某個寵妃在難產生子或病危的時候,皇帝會說:“要是治不好,朕讓你們全都陪葬”。聽到這話,御醫們個個都是心驚膽戰。
而“太醫”呢 ,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解釋為皇家的醫生,《漢語大詞典》裡解釋為古代宮廷中掌管醫藥的官員。也就是說在皇宮內看病的都叫作太醫,只是這太醫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等的當然就是給皇帝、皇后看病的御醫了,而低一等的就是給嬪妃和皇子們看病的太醫,再低一等就是給宮女太監看病的太醫了,其他宮外的皇室成員也可以傳喚宮內的太醫。所以說在宮裡做醫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主要還得看你是給誰看病的。
清朝之前御醫和太醫還是分的很清楚的,清朝的時候“御醫院稱作太醫院,而御醫們也就統稱為太醫,但並不是所有的太醫都被尊稱為御醫。這太醫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當的,每年宮裡的太醫都是有定數的。《清史稿》有記載:太醫院的大夫也分級別:第一等為“御醫”,僅有13人,雍正乾隆期間為七品,和縣令級別相同;第二等為“吏目”,八品與九品各13人;第三等為“醫士”,共20人,“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為“醫生”,有30人,無品,與現在醫院裡的助理醫師一樣。
例如《甄嬛傳》裡的溫實初,起初他也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太醫,只是為一般的位分不高的嬪妃們診治,他研製出治療時疫的方子之後,在甄嬛的幫助下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但其實每一位嬪妃幾乎都有一個比較信任的太醫,所以儘管溫實初得到重用,皇后和位分高的妃子們還是不會用他,只有甄嬛一直信任並重用他,隨著甄嬛在宮裡地位的提高,溫太醫在太醫院的地位也隨之提高,直到最後達到與”御醫“同等的地位。
因此太醫的地位也與他所服侍的嬪妃分不開,當然太醫們的生死也與這些人分不開,無論是地位高的御醫,還是地位低的太醫,都是腦袋別褲腰帶上去診治,稍有差池就要腦袋搬家。
回覆列表
不管是“太醫”還是“御醫”,在很多古裝劇當中都有提到,我們也知道,這兩個稱呼指的都是皇宮裡面的醫生。但是很多人的關注點都不在這兩個稱呼上面,而在其他的劇情上,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只知道他們都是皇宮的醫生,卻不知道這兩個稱呼究竟是不是同一個意思,指的人究竟是不是同樣的人。那麼,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太醫和御醫到底有什麼分別,太醫御醫是不是同樣的意思?
大家很容易把“御醫”和“太醫”混淆,以為他們都是醫生,沒什麼區別,這個觀點可是錯誤的,太醫跟御醫可不是一回事,你可能把“太醫”認作是“御醫”。太醫和御醫這些人就是皇宮裡面的醫生,專門為皇族治病,地位和待遇十分豐厚,生活得也比民間大夫要好,但是他們往往面臨著很大的風險,要知道的是伴君如伴虎,把皇族也治死了,腦袋不保還算輕的,弄不好就要滿門抄斬了。所以古代太醫一直是一個高危行業,既然太醫和御醫都是為皇家服務的醫生,那麼他們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御醫”?據清代官方典籍《大清會典則例》和清末御醫任錫庚所寫的《太醫院志》,御醫是太醫院中的固定官職,人數約在十人左右。御醫的官秩起先為正八品,但准許用六品冠帶,後提為正七品,仍準用六品冠帶,並可用貂皮、掛數珠。清代太醫院的職責主要是隨侍,並協治疫病、恩施醫藥;此外,還會為蒙古貴族以及大臣看病,在軍隊需要時前往,以及在文武會試時入場供事,也有給獄中犯人看病的職責。
話雖如此,但在清代,要得到御醫的診視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只要是御醫出診,向來必得經皇帝下旨准許,才可奉旨遵行。對於清代官員來說,能夠請得御醫診視並不容易。對個人而言,能夠得到御醫診視,是極大的殊榮,是值得寫進傳記、年譜當中的大事。
什麼是“太醫”?《大明會典》記載,太醫院為正五品衙門,設院使、院判、御醫、吏目等官職,吏目以下還有冠帶醫士、醫士、醫生等不同職位。根據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在《週一之墓誌銘》中的描述,太醫院的醫士必須服務滿一年後才可能以其表現正式授官。可見“太醫”在明代是對太醫院中各級醫官的泛稱,與作為具體官職的“御醫”並不相同,因此太醫不一定是指御醫,這一 慣用法,到了清代,依然沿襲。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進入太醫院但尚未授官的醫士,雖然大多未能有資格在宮中診病、開藥,但在宮外卻往往十分搶手,例如成化年間,無錫有位叫周月窗的醫士,就因醫名鵲起而使得諸多貴戚、大臣爭相求治疾病。
總的說來,御醫,負責皇室的健康,為高階醫官的專有名詞;但少數未曾授職的大夫,因曾替皇帝診病開藥,也可被尊稱為“御醫”;太醫,除了是對太醫院官生的通稱外,也可用以尊稱民間醫術高超的大夫。
以清朝為例,御醫院在清代稱作太醫院,所以御醫也就被人們統稱為太醫,但是被尊為“太醫”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御醫。據《清史稿·職官志》記載,太醫院的大夫分四個級別,第一等叫“御醫”,只有13人,雍正乾隆時期為七品,和縣令一個級別;第二等稱為“吏目”,八品與九品各13人;第三等叫“醫士”,共20人,“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叫“醫生”,有30人,無品,相當於醫院裡的助理醫師。
太醫院的“御醫、吏目、醫士”這三級大夫是可以獨立看病的,也就是說,有處方權;第四級的“醫生”只是當助手,沒有處方權。“醫生”的“生”字,是“生員”的意思,“醫生”就是指見習大夫,和我們現在所稱的“醫生”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