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承認不如項羽,是韓信對策的感情基調,如此才能順理成章。若劉邦說比項羽強,那拜將、對策就多此一舉了,會很尷尬。
而且劉邦不如項羽也是事實,韓信問了四個方面的問題,“勇悍仁強”,即在膽量、強悍、仁愛、兵力強弱上,劉邦跟項羽比怎麼樣。當時有個細節,就是劉邦聽後沒有即刻迴應,而是“默然良久”,想了好大一會才作答。膽量、強悍、兵力強弱都是明擺著的事,劉邦心知肚明。之所以沉默,或許出在這個“仁”上。
仁愛方面劉邦其實和項羽也沒法比,這個只需看看他手下人的評價就知道了。蕭何說劉邦“素慢無禮”,高起、王陵二人的評價是“慢而侮人”。意思差不多,都是不講禮節、不懂得尊重別人。而高起、王陵對項羽的評價則是“仁而愛人”,陳平對項羽的評價是“恭敬愛人”,韓信在對策時也說項羽“恭敬慈愛”。意思也差不多,都是平易和藹,有親和力。劉邦屬下當著劉邦的面都這樣評價,這事恐怕是錯不了的。不過反過來想想,屬下敢直言不諱,也恰恰彰顯了劉邦寬厚仁愛的一面,而項羽“屠城”“坑卒”的兇殘種種,也實難與仁愛匹配。
劉邦本人對此也不一定認同,項羽再怎麼仁對他也不仁,藉著武力發威,拿掉他到手的關中王不算,還把他發配到荒僻偏遠的漢中、巴蜀,簡直蠻不講理,哪有半分寬仁的影子。但這話劉邦是沒法單獨摘出來解釋的,說我“仁”還可以其他不行,顯得小家子氣,也沒王者風範,所以沉思之後乾脆一律點頭稱是。
韓信將項羽待人言語溫和、與生病將士“涕泣分食飲”的種種仁義,統統歸類為“婦人之仁”,說明他內心對項羽的仁也是不認可的。而劉邦能正視自己的劣勢,還不作口舌之辯,謙卑謹慎,就有了成功的基礎。韓信是讀過兵法的,知道“哀兵必勝”的道理,所以他會感到高興。
至於打敗項羽,韓信當時並無把握,也沒那樣說。他只是基於項羽暴躁易怒、婦人之仁的性格弱點,不佔關中而回都彭城的戰略失誤,背信棄約、分封不公的矛盾隱患,以及兇殘暴虐、天下多怨的人心向背,等等諸多病弊,給出劉邦戰勝項羽的可能性。並依據關中形勢——劉邦當年“約法三章”的民意基礎仍在,以及關中三王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因投降項羽導致20萬士卒被殺,早已背離人心的考量,得出劉邦走出爭霸天下的第一步——還定三秦的可行性。
儘管這些還只停留在規劃和設想階段,沒有經過實踐檢驗,但韓信對時局成熟的思考和把控,有理有據地分析,以及志在必得的信念,對當時前途黯然、正值事業低谷的劉邦來說,無疑會起到提氣復振的巨大功效。劉邦也藉此重拾信仰,開始了北上、東進的征程。
劉邦承認不如項羽,是韓信對策的感情基調,如此才能順理成章。若劉邦說比項羽強,那拜將、對策就多此一舉了,會很尷尬。
而且劉邦不如項羽也是事實,韓信問了四個方面的問題,“勇悍仁強”,即在膽量、強悍、仁愛、兵力強弱上,劉邦跟項羽比怎麼樣。當時有個細節,就是劉邦聽後沒有即刻迴應,而是“默然良久”,想了好大一會才作答。膽量、強悍、兵力強弱都是明擺著的事,劉邦心知肚明。之所以沉默,或許出在這個“仁”上。
仁愛方面劉邦其實和項羽也沒法比,這個只需看看他手下人的評價就知道了。蕭何說劉邦“素慢無禮”,高起、王陵二人的評價是“慢而侮人”。意思差不多,都是不講禮節、不懂得尊重別人。而高起、王陵對項羽的評價則是“仁而愛人”,陳平對項羽的評價是“恭敬愛人”,韓信在對策時也說項羽“恭敬慈愛”。意思也差不多,都是平易和藹,有親和力。劉邦屬下當著劉邦的面都這樣評價,這事恐怕是錯不了的。不過反過來想想,屬下敢直言不諱,也恰恰彰顯了劉邦寬厚仁愛的一面,而項羽“屠城”“坑卒”的兇殘種種,也實難與仁愛匹配。
劉邦本人對此也不一定認同,項羽再怎麼仁對他也不仁,藉著武力發威,拿掉他到手的關中王不算,還把他發配到荒僻偏遠的漢中、巴蜀,簡直蠻不講理,哪有半分寬仁的影子。但這話劉邦是沒法單獨摘出來解釋的,說我“仁”還可以其他不行,顯得小家子氣,也沒王者風範,所以沉思之後乾脆一律點頭稱是。
韓信將項羽待人言語溫和、與生病將士“涕泣分食飲”的種種仁義,統統歸類為“婦人之仁”,說明他內心對項羽的仁也是不認可的。而劉邦能正視自己的劣勢,還不作口舌之辯,謙卑謹慎,就有了成功的基礎。韓信是讀過兵法的,知道“哀兵必勝”的道理,所以他會感到高興。
至於打敗項羽,韓信當時並無把握,也沒那樣說。他只是基於項羽暴躁易怒、婦人之仁的性格弱點,不佔關中而回都彭城的戰略失誤,背信棄約、分封不公的矛盾隱患,以及兇殘暴虐、天下多怨的人心向背,等等諸多病弊,給出劉邦戰勝項羽的可能性。並依據關中形勢——劉邦當年“約法三章”的民意基礎仍在,以及關中三王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因投降項羽導致20萬士卒被殺,早已背離人心的考量,得出劉邦走出爭霸天下的第一步——還定三秦的可行性。
儘管這些還只停留在規劃和設想階段,沒有經過實踐檢驗,但韓信對時局成熟的思考和把控,有理有據地分析,以及志在必得的信念,對當時前途黯然、正值事業低谷的劉邦來說,無疑會起到提氣復振的巨大功效。劉邦也藉此重拾信仰,開始了北上、東進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