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魚兒讀書會擺尾
-
2 # 四十五度說
說到門閥,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琅琊王氏。這個古代頂級的是氏族,從漢朝到清朝整整一千多年期間,王家曾經培養出來三十五位宰相,三十六個皇后,三十六個駙馬以及一百多位文人雅士,家族風光一時兩無,也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由於良好的家訓,培養出的子弟使得琅琊王氏整整風光了百年。琅琊王氏的發源地在如今的山東臨沂,齊魯大地多出英才,琅琊王氏鼎盛於魏晉,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期舉族遷往南京,南朝之後走向衰落。
魏晉時期有四大門閥分別是王家,謝家,袁家和蕭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指的就是琅琊王氏。他是古代中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名門望族,有“華夏首望”之譽稱。按理說這種頂級門閥絕對是妥妥的北魏四姓之一,要想了解為什麼琅琊王氏沒有入選,就要看一看北魏四姓都是哪些。
北魏四姓同樣姓王的有太原王氏,太原王氏在北魏時期和其他名門大族之間構建了一個以婚姻關係為基礎的政治同盟。太原王氏王慧龍的妻子是,是博陵崔氏的女兒,他們之間孕育了一子一女,他的兒子又娶了盧氏的女兒,其女兒嫁給了隴西李氏,這就是後來唐朝的李氏的天下。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琅琊王氏同樣也具備上述特點,當時所有的門閥之間都相互聯姻,達到官官相護的目的。
琅琊王氏在北魏時期並沒有十分出色的子弟,其中最優秀的是王肅。這個可能大家並沒有聽說過,他是司馬丞相導之後也。在太和十七年間,王肅和當時北魏的皇室結成姻緣關係,兒子太和十六年,北魏列“四姓”,由於時間關係,縱然琅琊王氏深得北魏孝文帝的賞識,提出的很多建議和政策也獲得了當時皇帝,但由於他歸魏時間較晚,所以琅琊王氏沒有被列為北魏“四姓”之一。
-
3 # 談古論金
北魏四姓指的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時欽定的四姓望族。雖然四姓是四個家族的代稱,但是每個家族都有相應的代表性人物,《資治通鑑》記載:
魏主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鹹納其女以充後宮。上述所謂四姓所代表的家族都是魏晉名門,這些名門源自東漢時期的著姓和經學世家,其祖先中裡出過許多政治上的大人物,清河崔氏的崔琰、崔林、崔悅,范陽盧氏的盧植、盧毓、盧欽、盧珽、盧志、盧諶,滎陽鄭氏的鄭渾、鄭泰、鄭衝、鄭袤,以及太原王氏的王昶、王沈、王渾、王浚、王濟,都是在漢末魏晉時期身居高位的名臣。
(盧植是鄭玄、管寧、華歆的同門師兄,公孫瓚和劉備皆為盧植門下弟子;曹操曾經讓聲姿高揚、眉目疏朗的崔琰冒充自己接見匈奴使者,此故事即床頭捉刀人典故出處)
基於上述因素形成的魏晉舊籍或魏晉舊望,其門第和特權受到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的認可,留在北方的魏晉名門,其在地方上枝繁葉茂、有巨大聲望和影響力的家族,對統治者來講是必須要籠絡的;而其中的傑出人物,也是必須要延攬他們出仕的,因而,這些魏晉舊望氏族一直在政治上有著較高的地位,孝文帝遴選他們成為北魏四姓中成員實至名歸。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正式完成於太和十八年(494)】
從這個意義上,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數百年不離根本之地,實力基礎牢不可破,成為四姓之一併不奇怪,而太原王氏成為四姓之一,帶有一定的特殊性;回到題幹,東晉頂級門閥“琅琊王氏”北歸後為何沒被列入北魏四姓這個問題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換成為什麼太原王氏能夠成為北魏四姓之一?
提出這個疑問,是因為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都是隨晉室南渡的高門氏族,在東晉,他們是頂級門閥,但是在南在北其氏族的地位其實是迥然不同的。
正如出身范陽盧氏的盧循是將東晉末年社會攪亂得天翻地覆的、和孫恩齊名的天師道起義軍領袖,其立身行事非常草根化,同樣,待到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北奔的時候,其在東晉的頂級門閥地位在北方是並不能簡單地”自由兌換“的。
(田餘慶教授的著作指出了南渡僑姓士族主要以當初東海王司馬越陣營計程車族以及新姓為主)
琅琊王氏北奔的代表人物王肅是東晉丞相王導六世孫、南齊尚書左僕射王奐之子,太和十七年(493),父兄均為齊武帝蕭賾(齊高帝蕭道成長子、南朝齊第二任皇帝)所殺,王肅自建業投奔北魏,之後受到了北魏的重用,在孝文帝駕崩後,以尚書令的身份與咸陽王元禧等同為顧命宰輔,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封昌國縣開國侯、出為散騎常侍、持節都督淮南諸軍事、揚州刺史;在北魏,王肅官爵堪稱出將入相、位極人臣,北魏的許多禮制也都是其制訂,還和皇室建立了聯姻關係;但是,琅琊王氏並沒有成為北魏四姓之一(當然這有時間上的原因),之後,也沒有成為隋唐世家大族五姓七望(或稱五姓七家)之一——五姓七望包括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北奔的南方世家大族,還包括東晉司馬氏、渤海刁氏等,其代表人物司馬楚之、刁雍、王肅,生榮死哀,地位都只在太原王氏之上不在太原王氏之下,但唯有太原王氏,當初只有一個身份未能得到確鑿證明的王慧龍孤身北奔,既無之前出仕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經歷,也沒有宗族勢力可以憑藉,三代後竟然和原先在北方根深葉茂的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達到了同一個級別。
原因何在?王慧龍是東晉尚書僕射王愉之孫、散騎侍郎王緝之子,他14歲時,全家被東晉太尉劉裕滅門,僥倖逃生的王慧龍先投奔叔祖王忱的舊部習闢疆處,又投奔後秦,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後秦被滅後又歸降北魏,在北魏官至寧南將軍,滎陽太守。
王慧龍很長時間被北魏皇帝認為“南人不宜委以師旅之任”,王慧龍本人、王慧龍子王寶興、王寶興子王瓊,其實官職都比不上琅琊王氏的王肅、渤海刁氏的刁雍等人,而且三世單傳,人丁不旺,不過,王慧龍本人娶清河崔氏,一子娶范陽盧氏,一女嫁隴西李氏,都是魏晉以來的名門,也都是當時的權貴之家;王瓊妻為隴西李氏,一女嫁北魏皇室(夫婿即孝文帝本人),一女嫁范陽盧氏——指腹為婚這個成語即出自清河崔氏的崔浩在王寶興(崔浩的侄外孫)和其妻范陽盧遐女(崔浩外孫女)還在胎兒時指定其未來婚姻。
總之,因為以王慧龍為代表的太原王氏北奔之後透過婚姻關係建立了穩固的政治聯盟,加上王慧龍入北魏時北魏的大方針是加緊和漢人世家大族進行勾兌,遇上了一個好時代,
所以太原王氏因緣際會逆襲成為了北魏四姓之一,但這是一個特例,並非常態。其實,與王瓊並列的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本人官位也不是很高,可見孝文帝看的還是這個家族本身的“尊貴度”。
對比之下,琅琊王氏來晚了76年,既恰好錯過了北魏列“四姓”的太和十六年(492)——當然趕上這個趟也來不及躍遷到這個高度;和北方高門的聯姻也沒有太原王氏持久而廣泛——琅琊王氏另一著名人物王褒是在555年江陵淪陷後入西魏的,又已經是63年之後;另一方面,在南朝,琅琊王氏要直到隋滅陳才最後退出歷史舞臺,對於北朝統治者來說,北奔的琅琊王氏還有著南方的同族,能夠給予的信任自然比不上在南朝已經被斬草除根的太原王氏。
因而,在隋唐的歷史上,琅琊王氏也沒有進入五姓七望的範圍,也就很順理成章了。
回覆列表
北魏四姓是指崔、盧、鄭、王四姓,這四姓又有其相應的代表人物,《資治通鑑》載:“魏主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鹹納其女以充後宮。”
可以看出王氏是指“太原王氏”,在東晉南朝時期,“太原王氏”也是顯赫的門閥士族,田餘慶先生就指出“就東晉居位擅權的各個門閥士族而言,其家世的淵源和門第的顯貴,只有琅琊王氏可以和太原王氏相比。”但是在北朝,“琅琊王氏”卻並沒有和在南朝一樣,保持住顯赫的門閥地位,未能列入四姓門庭。
那為何門第家世相比肩的兩家在北朝卻不像在南朝一樣獲得相同的地位,兩個家族北歸支裔發展殊異。太原王氏北歸支在南方主支覆滅的情況下,在北朝經過一系列權力運作最終躋身於山東士族頂級門戶,並一直持續到隋唐之際,而琅玡王氏北歸支則在短暫輝煌後,迅速歸於寂寥,到了唐代已經難覓蹤跡。
那為何,太原王氏能夠名列北朝“四姓”,而琅琊王氏卻未能重新崛起呢?
王瓊是單身入魏的王慧龍的孫子。王慧龍是北朝太原王氏在中樞的代表,雖然王慧龍身後缺乏宗族勢力,但是其祖上畢竟是魏晉名門,因此引起了欲“齊整人倫”,拔漢族士人參與政權的崔浩的注意。《魏書》載:
“初崔浩弟恬聞慧龍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見慧龍,曰:‘信王家兒也。’王氏齇鼻,江東謂之齇,王慧龍鼻大,浩曰:‘真貴種矣。’數向諸公稱其美,司徒長孫嵩聞之,不悅,言於世祖,以其歎服南人,則有訕鄙國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責之,浩免冠陳謝得釋。”
太原王氏能夠列入“四姓”,其魏晉舊籍是基礎。另一方面,太原王氏與其他世家大族間透過婚姻構建了一個較大的政治聯盟體,如王慧龍妻子是博陵崔氏女,生一子一女,兒子王寶興之妻是范陽盧氏女,盧氏的母親同時又是博陵崔浩的女兒,女兒嫁給了隴西李氏;王寶興之子王瓊長女是北魏孝文帝嬪,還有一個女兒嫁給范陽盧氏,兒子王遵業與孝莊帝為從姨兄弟,而孝莊帝是彭城王元勰第三子,母親是隴西李衝之女,即王瓊的妻子是隴西李氏。
但琅琊王氏同樣具備了上述兩點,出身魏晉名門,婚姻物件也包括了皇族、滎陽鄭氏等高門,為何卻沒有進入“四姓”?
琅琊王氏在北魏的代表人物是王肅。根據《魏書》記載:
“王肅,字恭懿,琅琊臨沂人,司馬丞相導之後也。……父奐及兄弟併為蕭賾所殺。肅自建業來奔,是歲,太和十七年也。”
“高祖崩……詔肅尚陳留長公主”,“紹, 肅前妻謝生也,肅臨薨,謝始攜二女及紹至壽春。世宗納其女為夫人,肅宗又納紹女為嬪。”
由上述記載可以看出,琅琊王氏與皇族結有婚姻關係。但是王肅入魏卻是太和十七年(493年),而北魏列“四姓”的時間約在太和十六年,所以王肅歸魏的時間晚了一年。
所以,雖然琅琊王氏歸魏後,深得孝文帝的賞識,北魏的許多禮制也由王肅制定,且與宗室建立了婚姻關係,獲得了皇權的認可。但由於他歸魏時間較晚,因此在社會地位上與太原王氏相比, 要略顯遜色,故琅琊王氏沒有被列為北魏“四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