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
2 # 響水大米哥
稻穀收割後,由於水分過高,根據天氣和生長環境狀況,基本維持這比較高的水分,一般在18-20個水分左右,稻穀含有這麼高的水分是無法進行機器加工的,必須進行降低水分處理。目前基本採用的稻穀烘乾方法只有兩種:
一、自然晾曬法:農民收割後的稻穀,直接在地裡打成小捆然後碼垛進行自然風乾晾曬,降低稻穀的水分,待水稻水分降低到15個水左右標準的時候,可以進行脫粒加工。
二、機器烘乾法:目前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增加,稻穀收割也採用了機器直接收割脫粒,這樣的稻穀收割方式無法在農田大地裡自然晾曬,為了降低水分,只有運送到專業的糧食烘乾塔進行烘乾,然後加工。
兩種降低水分的方式不同,加工後的大米口感品質也不同,自然風乾晾曬的口感會更好。至於提出的藥物乾燥法,目前在東北糧食產區還沒聽說過,應該主要用到可以吸收潮氣的除水劑,如硫酸鈣和氯化鈣等,透過與水結合生成水合物進行乾燥,或是透過物理乾燥劑矽膠與活性氧化鋁等,透過物理吸附水分進行乾燥。
稻穀收割後用藥物乾燥法燒乾水分,對人體有害嗎?
用藥物乾燥水稻?真的沒聽說過這種烘乾糧食的方法。一般來說水稻等糧食的降水烘乾都是自然晾曬和進烘乾塔進行高溫烘乾,也有一些進行低溫處理烘乾來保證食味值和品質的方式。
自然晾曬,就是將稻穀收穫後攤開晾曬,但是這也是針對小面積的處理方式。如果是大量的幾百畝地的那種就要進行倒堆來降低稻穀的水分了。
割曬的收穫方式也是比較有效的降水方式。尤其對於水稻和小麥來說。將秸稈放倒晾曬3-4天,在進行拾禾作業,基本水分會達到15個左右甚至以下的水分含量,非常利於保管。
而對於進烘乾塔進行高溫烘乾的方式,主要是糧庫、米業這些企業法的做法,農民沒有這個裝置。現在也出現了一些小型的烘乾裝置,但是效率比較低,對於一些含水量高的糧食有時候需要二次烘乾才能達到安全水。而對於那些低溫烘乾的來說,也只是將烘乾溫度降低到60左右進行慢速的烘乾,以此來達到減少口味和營養的損失。
至於您說的藥物烘乾我沒聽說過。但是我知道可以在收穫前15天左右噴施草甘膦或者其他的觸殺型除草劑將水稻打死,從而停止莖杆中的水分運輸,以此來達到降低收穫時的含水量的目的。但是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說,不建議大家這麼做。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