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慧鬱金香
-
2 # 剛鐵俠
旅行社賣門票也是個副業,主要還是團隊散客的出行集合了吃住行遊等消費,它是一個綜合的價格,拆開就是門票,住宿,交通,用餐,等費用
-
3 # 沐沐旅行
旅行社只賣門票,想必你對旅行社是有什麼誤解吧?
旅行社盈利的渠道有很多,門票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或者說僅有很小一部分旅行社依靠賣門票生存,以下幾點才是旅行社的生財之道。一、組團社
先普及一個概念,什麼是“組團社”。組團社是指客源地的組團社(包括批發商和零售商)。通俗的講組團社就是幫客人聯絡車子、導遊 ,安排行程的等等。簡單的說就是組團,把遊客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團隊,然後一起出去旅遊。
這一部分收入是組團社的主要收入,一個團按50人,每人1000元計算,一個團的團款50000元,其中大約有10000元的利潤。當然這是在理想價格下,實際上這幾年惡性市場競爭,已經造成旅行社的利潤率大幅下降,收入遠遠不如從前了。
所以一家業務量較好的旅行社,收入整體還是可觀的。一家普通的旅行社門市,在一箇中大型城市,一年營收500萬元並不是難事。其次,代訂酒店、門票、車輛也是旅行社的額外收入,對於大部分旅行社收入而言所佔比重比較小。
二、地接社
首先,“地接社”指的是什麼?地接社就是旅遊地負責接待、服務的旅行社。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你從家裡報團出發,到了目的地以後為你安排吃住行遊購娛的叫地接社,意思是“在目的地接待遊客的旅行社”。這一類旅行社主要特點是接待量大,但是單個遊客利潤比較薄,主要依靠“薄利多銷”掙取景區、酒店、購物店的返利等收入。地接社的收入中,門票利潤佔比比較大,但是依然不是題主所說的簡單“賣門票”,而是透過渠道銷售自己的產品,景區門票打包在產品中。
三、下一階段旅行社如何活下去
市場有市場的法則,但是順應市場需求去更新自己提供的服務一定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是不是感覺道理我都懂,但是不知道具體怎麼做?以下是個人的一點觀點。
關注市場主體的變化,不斷更新產品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過去的這幾年,是老年團爆發的幾年,旅行社想方設法推出各類廉價產品去搶佔老年市場、農村市場,免費遊、低價遊各種畸形產品充斥著市場,給人一種團隊市場欣欣向榮的感覺。事實上,這一部分人的消費能力是比較弱的,依靠賭購物店返利補貼成本的旅行社,逐漸發現老人家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差了,購物店也開始難以支撐下去,慢慢的市場熱度也就下來了。隨著80、90甚至00後成長起來,這部分人已經成為了旅遊市場的主力軍。
這一批新的主力軍,喜歡的是自由、個性化、隨心所欲、體驗感......他們更注重在一個地方的深度體驗,而非傳統的“走馬觀花”了。
傳統的旅行社產品已經不能適應他們的需求,所以自由行越來越多了。資料顯示,自由行的旅遊收入已經超過團隊遊。我在跟大陸某一線景區負責人朋友交流的時候也獲知,他們的戰略也正在從團隊專項散客。
這給旅行社什麼啟發?做體驗感強的精緻小包團,才是未來的趨勢,一直抱著傳統心態做業務,會越來越艱難!
探索新的盈利方式旅行社有一個其他行業沒有的優勢,每年接觸的遊客非常多,利用這一優勢推廣發展其他業務,也是一個全新的思路。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利用自身業務量大的優勢,旅遊市場導遊需求大的時候成立了一家導遊服務公司,專門為各大旅行社提供導遊服務,依靠抽取佣金掙了一筆,然後發揮導遊領隊的優勢,又開始做境外代購和省內優質農副產品銷售的業務,目前他們的品牌在省內首屈一指,業務量驚人。所以思路決定出路,跳出原來的固定思維,大膽去探索新的盈利方式!
提升服務品質旅行社還有一個飽受詬病的地方,就是服務品質參差不齊。尤其是近年來低價團的壓力,網上輿論不斷炒作導遊和遊客的關係後,使遊客更加排斥旅行社。提升服務品質,用真誠俘獲遊客的心,才能讓自己的業務更上一層樓。
寫在最後:近幾年的大環境不好,旅遊行業生存艱難,能夠扛下來繼續堅持已屬不易,隨著政策的變化,相信再經過幾個月的衝擊,應該會逐步回暖,共同期待來年春暖花開之時,還能看到到處人山人海!
圖.三清山玉簾瀑布
圖.三清山玉簾瀑布
圖.三清山玉簾瀑布
圖.三清山玉簾瀑布
回覆列表
現在疫情防控是放開了,但疫情還在。春節前後是疫情高發期,我哪裡都不會去。至於旅行社如何活下去,全華人民都在自力更生的活下去,旅行社也會和全華人民一道,努力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