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助農畜牧科技

    我們從豬舍中剛剛剷出或者自動刮糞處理的豬糞含水量都是比較高的,這種豬糞無法堆積起來(堆放高度超過1米才是發酵的好條件)。過去都是採用在高含水量的豬糞中新增鋸末、秸稈等填充物進行吸附豬糞中的水份進行發酵,雖然有效果,但有幾個缺點:

    成本高:一般1立方豬糞需要200-300公斤鋸末或秸稈等,一些地方找這些原材料不易,且成本也高。

    工作量大:在豬糞與秸稈鋸末混合過程需要較大的人工,加上混合時導致臭味等因素,很難受,且勞動強度增加了。

    發酵時間變長、場地需要更大:由於鋸末和秸稈粗纖維高的因素,原本純豬糞發酵僅需一週左右變成需要至少一個月,需要數倍更大的場地來進行堆放處理,且需要多次翻堆增加了人工量。

    上述一箇中小豬場每天產生的豬糞按照上述處理技術都很辛苦,如果是規模養豬場與有機肥料廠,那就需要增加更多的成本、人工、場地等。

    有什麼辦法改變這種情況呢?這個是有的,廣西助農在2017年推廣2千餘家現代生態養殖達標實踐中,總結出一套低成本解決含水量高的豬糞發酵技術——發酵完成豬糞作為母糞發酵技術,具體介紹如下:

    先發酵起來部分豬糞作為母糞:根據自己豬場規模的大小,將1立方以上的高含水量新型豬糞與一些枯草、秸稈等混合,加入菌種進行發酵,發酵一週後中途進行1-2次翻堆,一般發酵20天左右完成發酵。這些發酵完成的豬糞不要運走,留在發酵棚作為吸附新鮮豬糞的材料與促進發酵的母糞。

    發酵完成的豬糞是作為含水量過高新鮮糞便的極佳吸附材料,在底部墊20釐米左右的已經發酵完成的豬糞並灑上發酵菌種(量不大時也可以不撒菌種),再將含水量超過80%的豬糞堆放在上面,每10-20釐米新鮮糞便中灑一層菌種,堆積高度不低於50釐米,最佳80-120釐米,最上面撒一次菌種,有必要在最上面再鋪一層10釐米左右的母糞。低溫季節能夠在上面覆膜發酵效果更佳。

    一般24小時左右溫度上升,48小時左右溫度升高到70℃左右,72-96小時左右溫度下降,此時豬糞臭味大幅度降低,7-10天完成發酵,幾乎不需要翻堆。發酵過程中感覺不到氨氣,因為這類針對豬糞發酵的菌種專業的因素(大規模養殖場有機肥發酵與有機肥料廠發酵,如果採用的菌種在發酵過程中特別是在翻堆的過程中有大量的氨氣,建議快速更換,否則氨氣導致工人健康甚至死亡事故,這是因為菌種不專業造成的)。

    發酵成功的標準:發酵完成後,糞堆鬆軟呈褐色(不同動物糞便顏色不一樣),糞堆內有少量灰白色菌絲,有機質達45%左右。畜禽糞便經微生物發酵後,糞的臭味完全消除,糞中的有害病毒、細菌、寄生蟲及蟲卵等全部被殺死,變成可直接施用於農作物的生物菌肥有機肥。這種有機肥能固氮、解鉀、解磷,同時還能分解化學農藥和化肥的殘留物質,對種植業有增產和抗病的作用。

    採用上述方法不僅不需要鋸末、秸稈等吸附材料減少成本,而且母糞中存在菌種可以降低菌種的投入(市場上一般的動物糞便發酵劑發酵1立方在10元以上,且大部分降低氨氮效果差),還減少了場地和人工的成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學校給中小學生減負,要晚到校還要取消晨讀,你如何看待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