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車車大排檔
-
2 # 非專業車評
如今看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已成為趨勢,只不過想實現全面普及還需要時間,所以從長遠來看新能源車企更有前景。但傳統燃油車企並不是坐以待斃,他們也在不斷地嘗試轉型。同理燃油車企實現轉型也離不開時間週期,十幾年後燃油車企紛紛完成轉型,也就都成了新能源車企。
所以我們沒辦法透過未來純電汽車的美好前景去判斷傳統燃油車企的前景,因為燃油車企也是在轉型朝著新能源領域過渡的。比如當產生新能源概念時,燃油車企最初利用燃油車平臺推出油改電車型來迎合趨勢。之後一方面打造純電平臺深挖純電汽車潛力,而另一方面則向混動領域投入大力氣。
比如歐美車企玩的48V輕混,日系車企在油電混動技術的基礎上逐漸衍生出插電混動車型,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對新能源領域、對市場的一種迎合,只不過仍需很長的時間。燃油車企若想實現完全的轉型,就必然要改變消費者層面對燃油車的依賴,就好比燃油車企的某款車型同時擁有燃油版、混動版、純電版,消費者該如何選擇?
相信選擇燃油版本的最多、混動版其次,而最少的就是純電版本;理由很簡單,其一多年對燃油車的使用已經使得消費者對燃油車產生了習慣,其次關於純電汽車的相關生態還沒有完全成熟,比如很多人的家庭不具備安充電樁的條件,公用充電設施少、導致充電耗時過長等等,這種不成熟的生態目前在制約純電汽車。
所以只要還能做出選擇,大多數消費者主觀上還是會向燃油車傾斜。所以傳統燃油車企的轉型只能小心翼翼地實施,因為燃油車才是傳統車企的基本盤,產品層面沒有完成轉型,那麼在源頭就沒辦法徹底轉型。所以新能源車企的未來前景理論上很好,但目前畢竟沒有完全控制市場。不過身為一個某品牌新能源車企員工的家屬,不得不說咱們幾大自主新能源車企的待遇福利確實不錯。
與傳統燃油車企相比較,新能源車企作為後起之秀在對企業的管理方面要更先進,簡單點說就是沒有染上傳統大型製造業所存在的問題,比如勾心鬥角、官僚化思維、山頭林立等等。新能源車企的工作氛圍很好,價值觀積極且正面,員工整體表現是熱情且是有夢想的,工作時能避免很多內耗,有限的力量可以完全用於工作,相對而言在新能源車企工作比傳統燃油車企要輕鬆些,關鍵是不累心,福利待遇定得也更高,更懂得尊重人才。
對於停售燃油車的精確解讀實際上最近這些年來很多車企都宣佈了停售燃油車或停產內燃機的計劃,但這些計劃往往沒有表面那麼簡單,朋友們要精準的進行解讀,這些停產、停售計劃往往都留有不下的餘地,起到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時的迴旋作用;拿停售燃油車為例,所指的是停售純燃油車,48V輕混、插混,或日系的插電油電混並不再這個範疇。
也就是說在2035年後車企依然可以在歐盟汽車市場銷售混動車型,這實際上就留有了很大的餘地。內燃機的生產設計在車企的研發佔比很高,也就是說這部分的生產資料依然可以保留下來而不是取消。這種解讀方式我們還可以套用“停產內燃機”,提出某年停產內燃機計劃的車企同樣不少,實際上還是留下了餘地。停產內燃機不等於停產混合動力單元,未來的內燃機將以混合動力單元的形式存在,車企僅僅是不再生產純粹的燃油車了。
真正對純電汽車起到助推作用的是燃油車的禁行約束所以無論車企提出什麼樣的計劃,停產、停售等等,對現有汽車結構所產生的衝擊其實都很小。真正會改變燃油車、純電汽車保有量格局的是燃油車的禁行,這才是最關鍵的條件。車企造車屬於上游,消費者購買汽車使用屬於下游,上游環境的改變往往影響不到消費者。但如果是下游使用環境的改變對車企的影響就很明顯了;一旦下游使用環境開始禁行,那才是改變汽車市場格局最關鍵的條件。
因為一旦禁行燃油車,那麼車企無論是真想停產燃油車還是噱頭,都將徹底失去選擇的機會;而不禁行燃油車,車企的提出的計劃就比較空洞;今天提出停產、停售計劃,十幾年後是否會遵守還很難說,畢竟解釋權在車企。而在消費者層面,既然燃油車還沒有被禁止使用、禁止上牌,那麼就繼續買、繼續用,啥時候禁行燃油車了在換電車也並不算晚,所以在消費層面上大多數使用者對純電汽車的態度也並不積極。
當然持續走高的油價有可能會導致純電汽車的普及提前到來,但以最近幾年的整體消費水平來看,消費者差的不只是油錢,購車款很可能都湊不齊。所以在未來純電汽車與燃油車依然會並存很久,會呈現出相對平緩的過渡,也就是說在未來燃油車的銷量會逐漸降低、純電汽車的銷量會逐漸上升,兩者可以並存而不存在衝突。而前景上,純電汽車的普及是大趨勢,所以前景是有的。但並不能說傳統燃油車企就沒前景,因為燃油車企也在轉型,十幾年後完成了轉型,前景應該也不會差。只不過是傳統車企盤子太大,所需要的轉型週期更長罷了。
-
3 # 仰評世界
新能源汽車就是未來,不只是歐盟,中國也是,好像也是203幾年?也會停止銷售純燃油車!很多國家也有類似的打算!
現在新能源車主要分兩種,一種就是純電動,另一種就是氫能源。現在主流國家大部分支援的都是純電動車!
回覆列表
新能源肯定更有前景。
從國家層面說,由於廣義上的化石燃料主要來源於俄羅斯、海灣國家以及漂亮國,歐洲國家的自給率極低,對於國家的戰略安全影響巨大。現在俄烏戰爭只打了100多天,油價、天然氣等價格就已經上天。現在,土耳其又在對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虎視眈眈,可能後續以色列和伊朗都能捲進來,油價長期高漲的可能性極高。但是,歐洲國家經濟復甦緩慢,能受得了長期高油價嗎?但是,以電能為主新能源,可以透過核電、水電、太陽能、風電等方式獲得,可以形成長期的戰略支撐。
從商業層面說,Tesla多到接不完的訂單以及其本身的高估值,讓很多傳統車企反思自己的發展方向。智慧化、電氣化將把未來的電車,打造成除了家庭和工作的“第三生活空間”,追劇、打遊戲、午休、購物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大眾、寶馬、賓士、福特、通用基本上能叫的出名字的外企都從2020年後陸續進場新能源戰場。現在城市裡的商業綜合體,一樓沒有幾家買電車的店面,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的排面大。未來“車聯網”在汽車智慧化的加持下,將加速來到我們身邊。
從技術層面說,電車加速快,操縱好(重心低),中中國產的新勢力配置還高。隨隨便便,0-100km/h加速做到4秒。花個不到20萬,買到的車比寶馬M2的都猛,還要啥腳踏車?現在CTC技術已經開始應用,Tesla明年就用到新MODEL Y上,後面2-3年內還固態電池也能基本成熟。對油車的信仰估計只剩下發動機暴躁的轟鳴了。
從消費者層面說,30萬以下的電車有國家補貼,不需要交購置稅、車船稅,油價相比電價高的太多,主要就是充電樁安裝有限制。只要不跑超長途,基本無影響。特別是中國廣大的農村,從自家接電,充電更不是問題。
有這麼多優勢,電車想沒有前景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