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怪談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僅大學,任何時候,行有餘力就應該堅決發展興趣愛好。

    發展愛好是重要生產力之一。當今世界,知識的跨界才能催生出更多的靈感,而世界對於人才的要求也趨向於多元化。這不僅體現在我所在的科學研究領域,其他社會領域也一樣,多語言,多跨度技能正在不停的改寫原有行業的面貌,比如媒體行業,又比如多媒體藝術行業。

    這是知識外延擴充套件的結果。我們大學本科是應用心理學,這是一個外延非常大的專業學科。我的同學中畢業後有做教師的,有做心理諮詢師的,有做使用者體驗的,這些賞處於正常範圍。有一哥們,因為愛好魔術,大學成立了我們學校第一個魔術協會,畢業後更是變成一個魔術師,擅長心靈魔術。還有隔壁寢室一哥們,大學時開始自己鑽研投資期貨,有些課上甚至看不到他的身影,但是憑藉這份熱愛和執著,他畢業論文討論的是投資行為的認知偏差模型,現在做的是量化模型。

    來自領英的2014年的報告說,華人均跳槽週期是34個月,遠短於美國的56個月,到了2017年,中國的這個週期再次縮短到26個月,幾乎每兩年就換一個工作。誠然這其中有很多人跳槽前後做的是同一份工作,但我相信這些人中也有不少開始跨領域嘗試不同的工作形式與內容。這些方向的變換始於興趣方向的轉變,始於愛好的進化。

    能把興趣愛好當作跟生產力掛上勾自然是好事兒,但如果只是純粹的愛好,與任何經濟利益無關呢?比如集郵,比如練書法。那也應該發展。大學不只有讀書。事實上任何階段的學習都不僅僅是讀書。無用的愛好可以讓你打發時間,也可以讓你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這是很重要的。一份來自北大的報告說近半大學生有無聊傾向,這裡不討論資料和研究,起碼說明了一種趨勢。而對抗無聊世界的最好方式就是發展愛好啊。你能打發時間,甚至能找到朋友,這能讓你找到意義感,找到意義感確實是很重要的事情,對於大學生來說,這難道不是一種學習嗎?

    即使你就只愛好讀書,那麼我也建議你讀一些跟你專業無關,但你感興趣或者有點兒意思的書。讓你博學多識只是讀這些書的附屬品,讓你能找到意義感,甚至能對你以後的職業選擇有影響才比較重要。

    任何時候都應該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可以“不務正業”,因為對於個人畢生發展來說,拓展邊界尋找自己的意義才是“正經事兒”。同時,任何時候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都不算太晚。重點在於你願不願意一直愛下去,而不是開不開始,愛人愛事皆是如此啊。

  • 2 # 番茄媽媽Hedy

    必須應該啊。一個大學畢業快5年的我,在踩過很多坑後,覺得大學最應該做的事情有以下幾件:

    第一,要好好利用大學時光做各種嘗試,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包括自己平時喜歡但一直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學一門樂器,繪畫等。

    如果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就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認識一些人,或者試著和自己喜歡的老師深交,學習觀察老師身上的優秀品質,並學著向老師請教自己遇到的問題。這是我在畢業後開始工作了才體會到的,工作後,自己的時間幾乎都賣給了公司,很少有整塊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壓根就沒有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除了工作就沒其他了,這樣帶來的直接後果是“月經式”的迷茫。

    其次,在大學,一定要談一場戀愛。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認識自己,一方面要學會愛別人。談戀愛會讓你開始明白什麼是愛,擁有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如何和人相處。這些體驗,在課本里是學不到的,你必須親自嘗試。

    最後,如果可能,儘量多讀書,拓寬自己的視野,改變自己的格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趁著有大把的好時光,就多體驗閱讀的樂趣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eChat“清明前後不問好”是祖宗規定還是奇談怪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