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唯一的網文世界

    我看金庸小說最瘋狂的時期大概有兩個,第一個是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常常幻想自己是一個大俠,到處行俠正義。那陣子我希望自己是楊過,我很喜歡他失去胳膊後,仍然苦練武功的勁頭。我那時候英語不好,家裡人對外語也沒什麼瞭解,多半是聽風就是雨。聽人家說學外語要求口條好,又說是和舌頭有關。他們就要討論半天這個事情,弄得我煩不勝煩。

    反正最後他們總結了一大堆玄學理論,但是年紀小的我就不是很理解,為什麼英語一定要口條好,難不成外華人就沒有大舌頭嗎?

    尤其是看了劉亦菲版本的《神鵰俠侶》後,我更喜歡楊過。講真的,劉亦菲的顏值就是我小時候對未來老婆要求的標準。真的,我感覺劉亦菲的美是長在心坎兒上的美。

    我也很喜歡張無忌,當然他的感情事,我那時候年紀小還不理解。我喜歡他的那點是小時候被人打下懸崖,還能修煉武功。這點我非常羨慕。因為我那時候哪怕小數點寫錯了,都會生出一股想要放棄的衝動。現在想想,我大概很年輕的時候就意識到躺平的快樂了。

    正因為做不到,所以很欣賞張無忌。感覺他彷彿是另外一個我的化身,可以做一些我做不到,卻又非常想做的事情。

    後來想想這種對武俠的熱愛應該最早起源於單田芳。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超級喜歡單田芳的評書。可能同齡人很難想象,90後的我也是有過一段熱愛評書的生涯的。那時候很喜歡單田芳的一些標誌性語言,還會去模仿。

    等到讀初中的時候,就開始主動讀了一些古今名著,對武俠小說的熱愛暫時就被冰封了。

    第二個時期是學業壓力最大的高中時期,我那時候特別不想去做作業,但是沒辦法,又必須要去糊弄,就很煩惱,完全不明白上學有什麼意義,更不明白學生之間的這種為了一分瘋狂到死的感覺是為了啥。更不理解很多人熬夜寫卷子的原因。好像每個人都被迫朝著同一個評判體系努力,滑稽又可笑。我能理解讀書的重要性,但我沒有辦法認同為了一分而引發的校園武林大戰。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意識到這是被迫的,有人沒有意識到,還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學校里老師們樹立的好學生榜樣,我不太贊同,即便他們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是應該且必須被所有人崇拜的。而我認為他們除了分數高一點,其他方面也未必比我強。那時候又有了喜歡的姑娘,當然她不喜歡我,她也不知道我是誰,哈哈哈,心裡多了一些細膩的感情。

    這個時候我撿起了金庸小說再讀的時候,感覺就不一樣了,多多少少能看到一些作者的影子了,或者說能看到作者描繪這些武俠人物時心中的想法了。這時候我開始喜歡小說裡的無名氏,多半是出場沒有名字,退場也沒有名字的人了。我喜歡這種隨性的人生預設,不必太出眾,也不必太妄自菲薄。就像很多普通人一樣,用自己的方式普普通通的過完一生。而且他們不必承擔作者的某種安排了。

  • 2 # 吉衣納納

    我一直都說我喜歡“馬伕人”,但若是用她來形容我,我又覺得壓根也不挨邊兒。你喜歡誰,跟你像誰,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更可能的是你喜歡的恰恰因為她跟你南轅北轍,完全不可企及。而一個人真的跟你像,你會對她沒感覺甚至討厭她的。

    我唯一被別人類比過的金庸筆下的女性人物是黃蓉,還是我以前的老闆說的,他說你特別適合找一個郭靖那樣的人。精靈的女孩就適合找個笨笨的。我說:可我並不精靈呀,而且我也一點都不喜歡郭靖,我更喜歡楊康一些…

    金庸筆下的女性大體分為兩大型別,一類是“懂事的”,任盈盈、趙敏、程靈素她們,能夠包容理解成就男性;一類是“不太懂事的”,比較任性刁蠻,男性要哄著她們。黃蓉、袁紫衣、嶽靈珊等屬於這類。黃蓉雖然在一開始屬於“不懂事的”,後來其實是介於這兩者之間,她也刁蠻任性,但也能理解成就男性。如果非要把我歸類,我肯定是屬於“不太懂事的”,所以在大類上劃到黃蓉型裡也沒錯。而且人越老越會發現郭靖對於女性來說才是“完美型”。

  • 3 # 天涯孤客73

    莫大加陳家洛。

    書裡對莫大著墨不多,唯知他是個孤僻、痴情的人。

    他性子外人看著古怪,亦正亦邪,生人勿近,實則是個性情中人,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準則,不迂腐。

    陳家洛像個讀書人,知書達禮,待人謙和,只是感情方面比較怯懦、敏感、不確定,容易見一個愛一個。

    這導致他無法真正的去投入一段感情,最終因為不想傷害任何一個,而使自己成為注孤生的代名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小槍擊案悲劇再次發生,為何不禁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