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彭講機械

    我認為職教和中職的未來是樂觀的。

    職教和中職以培養一線技術工人或服務人員為主,普通高等學校以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及管理類人才為主。

    在各類企業中,工人和服務人員的比例是遠大於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但是,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高等學校的畢業生數量大於職教和中職學校的畢業生。

    從最近10年的統計資料看,高等學校的畢業生逐年上升,而職教和中職學校的畢業生逐年下降。

    國家統計局資料

    據網路資料資料,德國工業的工人比例高於六成,中高階技工又在工人中佔比超一半。中國製造業中高階技工佔比不到5%。一到年底,缺工人,最缺技工。

    在國內,好多技工都是需要在同個崗位工作時間夠長,技術才能升上去,可現在大部分企業給基層員工工資過低,導致員工流動性過大,很難培養高水平員工,例如某企業的一線員工進廠半年試用期,月工資只有2000不到,還要天天免費加班,過了半年,天天上12小時,幹六休一交完社保啥的到手也不到4000。如果幹臨時工反而一天能拿160元,所以有多少人能長期給他乾的?

    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不想學技術當技術工人,寧願去當騎手送外賣。

    因此,在一定時期內,社會上能夠從事技術工人崗位的人員會越來越少,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技術工人特別是高階技術工人的需求是越來越多的。

    當技術工人的人口紅利消失後,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一定會大幅提高的。

    因此,我認為,職教和中職的畢業生一定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 2 # 新華小新新

    現在中考分流,有很多初中生畢業後會去讀中職,有些家長會擔心讀職校沒有前途,其實不然,國家正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前途很廣闊。而且中職也是可以考大學的。

    如果沒有考上高中,並不代表以後就沒有前途了,有可能是學生不適合拼文化課這場競賽,上中職學習感興趣的專業,可以掌握一門技術,一樣可以成才,你也許會發現另一片廣闊的天地。

    中職的學習體驗也是全新的,文化課是基礎,專業課才是核心,多種多樣的實訓課程可能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學到實際的技能。還可以參加一些技能比賽,對以後升學、就業都很有幫助。

    中職的升學道路也是有很多種的,對口升學、高職單招、五年一貫制、3+2......中職畢業後照樣可以上大學!國家已經打通了中職、高職、本科的升學通道,這兩年來職教本科院校越來越多,只要你肯努力,中職生也是可以上大學的。

    總之,既然已經讀了中職,那就不要自暴自棄,好好努力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文宏與鍾南山的觀點出現矛盾,該聽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