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被稱為高原之舟,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既有野生的,也有家養的,顯然家養的犛牛是由野生的馴化而來的,不過,雖然它們“同根生”,但已經有了較大的差異,而且無論是哪種犛牛都無法適應高原以外的環境,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高原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犛牛。
犛牛是現存生存海拔最高的哺乳動物,它們通常棲息在3000-5000米的高寒地區,想要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可不容易,因為海拔越高,溫度越低,同時空氣越稀薄,所以想要在高海拔的地區生存,犛牛必然擁有極強的耐寒能力和對低氧的適應能力。
犛牛起源於距今約300萬年前的更新世,作為一種牛科動物,它曾經與其他牛科動物一樣生活在歐亞大陸東北部的平原地區,但是隨著氣候、地殼運動等變化,它們逐漸的南遷到了青藏高原地區,為了適應這裡高寒的生活,它們開始了進化。
首先,犛牛是所有牛科動物中毛髮最長最厚重的,它們胸腹部的毛髮甚至可以垂到地面,這些毛髮起到了很好的保暖能力;其次,僅僅是有毛髮顯然是不夠的,為了更抗寒,犛牛在皮下積累了厚厚的脂肪層,而脂肪是保暖、隔寒的不二之選,這一點可以看看北極熊。
因此,有了厚重的毛髮和厚厚的脂肪層,犛牛能夠適應最低-40℃以下的環境。
其次,我們去到高原地區通常會有高反,高反其實主要就是由低氧引起的,而犛牛作為一種有著平均2.5米體長、1噸體重的龐然大物,它對氧氣的需求量應該更高,但它不但沒有高反,還能在高海拔地區健步如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一切都源於犛牛進化出了一個強大的心肺,這使得它對氧氣的吸收和分配能力大大增強,早在去年,《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一篇相關的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透過分析犛牛的心肺細胞發現了一種肺內皮細胞,正是大量的肺內皮細胞,讓犛牛有了在低氧環境下正常生存的能力。
除了耐寒和耐低氧能力外,犛牛還能在陡峭的山上來去自如,而且雖然它們的生境中水體比較少,但它們能遊江渡河,生存能力幾乎拉滿。
野犛牛在原生環境中幾乎是沒有天敵的,這一方面因為它們體型龐大,一方面與它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野犛牛性格暴躁,有一定的領地意識,再加上它們喜歡群居,所以想要招惹這麼一群強悍的傢伙,即使是狼群都要掂量一下。
犛牛在世界範圍內數量約有1470萬頭,中國佔比95%,有超過1400萬頭,從數量上看,犛牛並不稀有,但其實,這些犛牛大都是家犛牛,真正的野犛牛目前的數量應該在2-3萬頭之間,屬於易危物種。
作為高原地區最大的哺乳動物,犛牛還具有耐粗飼、抗病能力強以及適合走一些陡峭山路的能力,所以早在距今約4500年前,中國西藏地區的人們就率先馴化了野犛牛。
之後,在高原地區,犛牛就像是沙漠地區的駱駝一樣成為了這裡的主要畜力工具,同時家犛牛還在高原地區還是人們的主要肉食、奶源之一,犛牛體型大,排洩量也大,所以犛牛成為了人們主要的生活工具。
而且犛牛的皮毛也成為了人們保暖衣物和帳篷的主要原材料,正是因為犛牛有著眾多的作用,所以從4500年前,高原地區的人不斷的將野犛牛馴化為家犛牛,因此野犛牛的減少其實與人的馴養也有一定的關係,不過主因還是人類擴張對其他棲息地的破壞和壓縮以及偷獵。
犛牛肉
由於犛牛被馴化的時間已經有四千多年了,在人工圈養下,家犛牛也與野犛牛產生了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體色。野犛牛的體色基本上都以黑褐色為主,顏色變化也比較小,而被人工飼養下,一些犛牛發生了毛髮顏色的基因突變,出現了白色的白犛牛、白黑相間的高山犛牛等等。
第二:體型。大多數動物被馴化後體型會增加,比如豬通常能比野豬長得更大,雞比野生原雞也要大很多,但是牛科動物是個例外,包括羊在內的牛科動物被馴化後體型通常沒有野生的祖先大,比如綿羊的祖先是歐洲盤羊,它的體重可達200公斤,但是成為綿羊後,即使較大的雄性也只有不足100公斤的體重。
歐洲盤羊
犛牛也是一樣的,家犛牛比野犛牛體型要小很多,在肩高上,野犛牛的肩高可達2米,但家犛牛通常都在1米多點,在體重方面,家犛牛的體重平均在300公斤左右,而野犛牛的平均體重在650公斤左右,最大可達1噸多。
因此,僅僅是從體型上就能很好的區分家犛牛和野犛牛。
第三:性格不同。野犛牛和家犛牛除了體型外,最大的差異就是脾氣了,野犛牛脾氣暴躁,在高原地區,一旦遇到陌生的動物,主動攻擊性比較強,所以各位如果去到高原地區看到野犛牛,千萬不要驅車靠近觀察,以免遭到攻擊。
而家犛牛就像我們的家牛一樣,它們性格溫順,極少攻擊人畜。除此之外,家犛牛的牛角要比野犛牛細小一些,而且兩個牛角的間距也比較近。
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家犛牛是由野犛牛馴化而來的,不過,在2005年,中國的科學家利用基因技術分別對比了家犛牛和野犛牛的基因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似乎沒有這麼簡單,它們的基因差異支援野犛牛並非家犛牛祖先的推論。
而這個說法認為,家犛牛起源於高原地區野犛牛的一個姊妹群,它們與如今的野犛牛是同科同屬下的不同物種,只是在後來,這種犛牛滅絕了,只剩下了家犛牛而已。
不過,這個說法並沒有成為主流的說法,因為家犛牛與如今的野犛牛之間是沒有任何生殖隔離的,而從生殖隔離的角度看,兩隻異性動物能夠無障礙的繁殖後代,它們就是同一物種,所以,目前普遍認為家犛牛是由野犛牛馴化而來的。
犛牛是牛科下一個比較特殊的物種,它們在幾百萬年前遷徙到了青藏高於地區,並逐漸的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又被人馴化成為了高原地區主要的家畜,所以,犛牛既有野生的也有家養的,不過,目前的犛牛大多數都是家養的,野生的數量已經比較稀少,屬於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所以,家犛牛和野犛牛還有一個區別:家犛牛隨便吃,吃野犛牛“牢底坐穿”。
犛牛被稱為高原之舟,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既有野生的,也有家養的,顯然家養的犛牛是由野生的馴化而來的,不過,雖然它們“同根生”,但已經有了較大的差異,而且無論是哪種犛牛都無法適應高原以外的環境,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高原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犛牛。
關於犛牛犛牛是現存生存海拔最高的哺乳動物,它們通常棲息在3000-5000米的高寒地區,想要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可不容易,因為海拔越高,溫度越低,同時空氣越稀薄,所以想要在高海拔的地區生存,犛牛必然擁有極強的耐寒能力和對低氧的適應能力。
犛牛起源於距今約300萬年前的更新世,作為一種牛科動物,它曾經與其他牛科動物一樣生活在歐亞大陸東北部的平原地區,但是隨著氣候、地殼運動等變化,它們逐漸的南遷到了青藏高原地區,為了適應這裡高寒的生活,它們開始了進化。
首先,犛牛是所有牛科動物中毛髮最長最厚重的,它們胸腹部的毛髮甚至可以垂到地面,這些毛髮起到了很好的保暖能力;其次,僅僅是有毛髮顯然是不夠的,為了更抗寒,犛牛在皮下積累了厚厚的脂肪層,而脂肪是保暖、隔寒的不二之選,這一點可以看看北極熊。
因此,有了厚重的毛髮和厚厚的脂肪層,犛牛能夠適應最低-40℃以下的環境。
其次,我們去到高原地區通常會有高反,高反其實主要就是由低氧引起的,而犛牛作為一種有著平均2.5米體長、1噸體重的龐然大物,它對氧氣的需求量應該更高,但它不但沒有高反,還能在高海拔地區健步如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一切都源於犛牛進化出了一個強大的心肺,這使得它對氧氣的吸收和分配能力大大增強,早在去年,《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一篇相關的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透過分析犛牛的心肺細胞發現了一種肺內皮細胞,正是大量的肺內皮細胞,讓犛牛有了在低氧環境下正常生存的能力。
除了耐寒和耐低氧能力外,犛牛還能在陡峭的山上來去自如,而且雖然它們的生境中水體比較少,但它們能遊江渡河,生存能力幾乎拉滿。
野犛牛在原生環境中幾乎是沒有天敵的,這一方面因為它們體型龐大,一方面與它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野犛牛性格暴躁,有一定的領地意識,再加上它們喜歡群居,所以想要招惹這麼一群強悍的傢伙,即使是狼群都要掂量一下。
野犛牛和家犛牛犛牛在世界範圍內數量約有1470萬頭,中國佔比95%,有超過1400萬頭,從數量上看,犛牛並不稀有,但其實,這些犛牛大都是家犛牛,真正的野犛牛目前的數量應該在2-3萬頭之間,屬於易危物種。
作為高原地區最大的哺乳動物,犛牛還具有耐粗飼、抗病能力強以及適合走一些陡峭山路的能力,所以早在距今約4500年前,中國西藏地區的人們就率先馴化了野犛牛。
之後,在高原地區,犛牛就像是沙漠地區的駱駝一樣成為了這裡的主要畜力工具,同時家犛牛還在高原地區還是人們的主要肉食、奶源之一,犛牛體型大,排洩量也大,所以犛牛成為了人們主要的生活工具。
而且犛牛的皮毛也成為了人們保暖衣物和帳篷的主要原材料,正是因為犛牛有著眾多的作用,所以從4500年前,高原地區的人不斷的將野犛牛馴化為家犛牛,因此野犛牛的減少其實與人的馴養也有一定的關係,不過主因還是人類擴張對其他棲息地的破壞和壓縮以及偷獵。
犛牛肉
由於犛牛被馴化的時間已經有四千多年了,在人工圈養下,家犛牛也與野犛牛產生了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體色。野犛牛的體色基本上都以黑褐色為主,顏色變化也比較小,而被人工飼養下,一些犛牛發生了毛髮顏色的基因突變,出現了白色的白犛牛、白黑相間的高山犛牛等等。
第二:體型。大多數動物被馴化後體型會增加,比如豬通常能比野豬長得更大,雞比野生原雞也要大很多,但是牛科動物是個例外,包括羊在內的牛科動物被馴化後體型通常沒有野生的祖先大,比如綿羊的祖先是歐洲盤羊,它的體重可達200公斤,但是成為綿羊後,即使較大的雄性也只有不足100公斤的體重。
歐洲盤羊
犛牛也是一樣的,家犛牛比野犛牛體型要小很多,在肩高上,野犛牛的肩高可達2米,但家犛牛通常都在1米多點,在體重方面,家犛牛的體重平均在300公斤左右,而野犛牛的平均體重在650公斤左右,最大可達1噸多。
因此,僅僅是從體型上就能很好的區分家犛牛和野犛牛。
第三:性格不同。野犛牛和家犛牛除了體型外,最大的差異就是脾氣了,野犛牛脾氣暴躁,在高原地區,一旦遇到陌生的動物,主動攻擊性比較強,所以各位如果去到高原地區看到野犛牛,千萬不要驅車靠近觀察,以免遭到攻擊。
而家犛牛就像我們的家牛一樣,它們性格溫順,極少攻擊人畜。除此之外,家犛牛的牛角要比野犛牛細小一些,而且兩個牛角的間距也比較近。
家犛牛和野犛牛的爭論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家犛牛是由野犛牛馴化而來的,不過,在2005年,中國的科學家利用基因技術分別對比了家犛牛和野犛牛的基因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似乎沒有這麼簡單,它們的基因差異支援野犛牛並非家犛牛祖先的推論。
而這個說法認為,家犛牛起源於高原地區野犛牛的一個姊妹群,它們與如今的野犛牛是同科同屬下的不同物種,只是在後來,這種犛牛滅絕了,只剩下了家犛牛而已。
不過,這個說法並沒有成為主流的說法,因為家犛牛與如今的野犛牛之間是沒有任何生殖隔離的,而從生殖隔離的角度看,兩隻異性動物能夠無障礙的繁殖後代,它們就是同一物種,所以,目前普遍認為家犛牛是由野犛牛馴化而來的。
寫在最後犛牛是牛科下一個比較特殊的物種,它們在幾百萬年前遷徙到了青藏高於地區,並逐漸的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又被人馴化成為了高原地區主要的家畜,所以,犛牛既有野生的也有家養的,不過,目前的犛牛大多數都是家養的,野生的數量已經比較稀少,屬於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所以,家犛牛和野犛牛還有一個區別:家犛牛隨便吃,吃野犛牛“牢底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