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瓊媽慢讀
-
2 # 一言半語理未亂
1、告訴寶寶長大了,該有自己得好朋友了。
2、鍛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老師,我還要吃,老師,我要喝水,老師我要上廁所,老師,她打我了………等等,讓孩子有什麼事要及時向老師說明。
3、鍛鍊寶寶的自理能力。簡單的穿衣,穿脫鞋襪。可以自己吃飯喝水!
4、多帶寶寶和小區的孩子玩,爸媽可以在一邊看,不參與,讓寶寶自己玩,小朋友之間的事小朋友自己處理(一定要保持孩子在您視線範圍內哦,安全第一)
5、多帶寶寶去幼兒園,如果幼兒園不讓入內參觀,爸爸媽媽可以在小朋友入園離園時間內帶寶寶去參觀,讓寶寶心裡有個小小的適應期。
6、告訴寶寶老師和媽媽是好朋友,所以有什麼事找老師哦。
寶寶入園,是小小人兒第一次踏入社會萬花筒,雖然好看好玩,但是畢竟離開父母,會有焦慮不安哦,在初入園那幾天,飲食以清淡為主,不上火,不生病,寶寶才能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1、在入園之前的一段時間裡,積極地幫助孩子發展社會情感。
比如說:爸爸媽媽們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加強與同齡小夥伴的溝通交流,在與同伴之間的遊戲、相處中學會分享、幫助、包容、理解等正向的思想品質。同時自己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讓孩子在父母與他人的交往中學習人際交往的技能。
在養育孩子的這麼多年裡,瓊媽發現在開放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確實是更容易融入集體生活的。
2、在孩子入園前,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飯、自己喝水、自己上廁所。
3、在孩子入園前,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工作。
孩子在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之前,都會有緊張、恐懼、焦慮的情緒,這個孩子父母就要及時地去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工作。
一方面我們可以提前陪孩子去幼兒園“考察”一下,向孩子介紹一下幼兒園的環境,有一些什麼好玩的事情,讓孩子對幼兒園逐漸的產生興趣,消除陌生感;同時,我們也可以陪同孩子提前去接觸一下幼稚園的老師,向孩子介紹一下老師,同樣的目的,也是為了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和緊張感。
像瓊媽女兒小的時候,就是這樣子做的,經常會讓她趴在幼稚園的柵欄外看孩子們嬉鬧遊戲的場景,這樣子我家女兒就自然的對幼兒園產生了興趣,最後還主動要求要去。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做家長的對於孩子的入園不要表現出不安、不捨的情緒,去之前做到鼓勵,去時做到大大方方,即使是孩子有一點哭鬧,也要在做好安撫工作後大方的離開,這樣做是讓孩子知道上幼稚園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