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於一個人類高質量男性,求偶人類高質量女性的影片介紹。”
西裝油頭、擦脂抹粉的徐勤根因為一則求偶影片火爆全網,其招牌式拍照動作引得眾多網紅、明星競相模仿。
網際網路時代沒有什麼不可能,曾讓人感到不適的“油膩”,如今成了流量密碼……
01“人類高質量男性”首播
成為一名“高質量男性”很難,在網際網路世界中卻簡單得只需要三步。
一、穿上白襯衫和西裝外套;
二、梳大背頭,臉上塗象牙白粉底,戴無邊眼鏡;
三、斯文有禮,會鞠躬,會抿嘴笑,會Chinese中帶點English。
你或許不認識徐勤根,但是你一定見過這張塗得慘白的臉。
因為一段影片,他被網友戲稱為“人類高質量男性”,一夜之間爆紅。憑藉著獨一份的“油膩”,他站在了流量的頂端,也迎來了眾多變現機會。
8月13日,“人類高質量男性”當事人徐勤根在微博上釋出了自己走紅之後的第一支廣告影片。
當天晚上,他在虎牙平臺完成了自己的直播首秀。開播十分鐘左右,直播間人氣便已突破三百萬。
02“油膩學”佔領短影片
“郭學”“糾語”被人遺忘,如今的網際網路已是“油膩學”的天下。
截至目前,抖音上的“油膩挑戰”話題播放量已達2.3億次。
“人類高質量男性”徐勤根是“油膩學”的代言人,但卻不是“掌門人”。
“油膩學”異軍突起,“油膩網紅”更是不勝其數,抖音網紅田一名就是其中之一。
“別人唱歌要錢,他唱歌要命。”
油膩的唱腔、做作的表情、扭捏的動作……身為音樂人的田一名吸粉不靠實力,而靠“油”。深得“油膩”精髓的他,不斷重複這套油膩模板,目前粉絲已突破800萬大關。
與此同時,一個ID名為“玫瑰女人”的中年女性,瓜分了抖音油膩學的另一半天下。
“老公,你壞你壞你壞壞。”
“老公,你煮的飯真香,這輩子我吃定你了。”
此類嬌妻話語的油膩程度,說是“人類高質量女性”也不為過。
03能否“油”到底?
辣眼睛的“油膩學”會火,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短影片的碎片化特質下,人們開始獵奇,並被迫學會了“審醜”。
這其實與此前爆火的土味影片沒有區別,都是用一套獨特的內容引起網友注意,再憑藉著低模仿門檻不斷進行擴散,從而成為“梗”。
儘管不是人人都願意“審醜”,可當“梗”一形成,感覺不適的部分網友為了不落伍,也會在潮流中被迫接受。
這樣無聊的“油膩”,其實也火不了太久。
當網友“審醜”的獵奇心態結束後,缺乏實質性核心的“油膩學”只能像“郭學”“糾語”一樣成為過氣老梗,最終被網際網路遺忘。
“油膩學”這樣的短影片文化隨時都在誕生,沒有“高質量內容”鞏固粉絲,恐怕難以一“油”到底。
這是關於一個人類高質量男性,求偶人類高質量女性的影片介紹。”
西裝油頭、擦脂抹粉的徐勤根因為一則求偶影片火爆全網,其招牌式拍照動作引得眾多網紅、明星競相模仿。
網際網路時代沒有什麼不可能,曾讓人感到不適的“油膩”,如今成了流量密碼……
01“人類高質量男性”首播
成為一名“高質量男性”很難,在網際網路世界中卻簡單得只需要三步。
一、穿上白襯衫和西裝外套;
二、梳大背頭,臉上塗象牙白粉底,戴無邊眼鏡;
三、斯文有禮,會鞠躬,會抿嘴笑,會Chinese中帶點English。
你或許不認識徐勤根,但是你一定見過這張塗得慘白的臉。
因為一段影片,他被網友戲稱為“人類高質量男性”,一夜之間爆紅。憑藉著獨一份的“油膩”,他站在了流量的頂端,也迎來了眾多變現機會。
8月13日,“人類高質量男性”當事人徐勤根在微博上釋出了自己走紅之後的第一支廣告影片。
當天晚上,他在虎牙平臺完成了自己的直播首秀。開播十分鐘左右,直播間人氣便已突破三百萬。
02“油膩學”佔領短影片
“郭學”“糾語”被人遺忘,如今的網際網路已是“油膩學”的天下。
截至目前,抖音上的“油膩挑戰”話題播放量已達2.3億次。
“人類高質量男性”徐勤根是“油膩學”的代言人,但卻不是“掌門人”。
“油膩學”異軍突起,“油膩網紅”更是不勝其數,抖音網紅田一名就是其中之一。
“別人唱歌要錢,他唱歌要命。”
油膩的唱腔、做作的表情、扭捏的動作……身為音樂人的田一名吸粉不靠實力,而靠“油”。深得“油膩”精髓的他,不斷重複這套油膩模板,目前粉絲已突破800萬大關。
與此同時,一個ID名為“玫瑰女人”的中年女性,瓜分了抖音油膩學的另一半天下。
“老公,你壞你壞你壞壞。”
“老公,你煮的飯真香,這輩子我吃定你了。”
此類嬌妻話語的油膩程度,說是“人類高質量女性”也不為過。
03能否“油”到底?
辣眼睛的“油膩學”會火,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短影片的碎片化特質下,人們開始獵奇,並被迫學會了“審醜”。
這其實與此前爆火的土味影片沒有區別,都是用一套獨特的內容引起網友注意,再憑藉著低模仿門檻不斷進行擴散,從而成為“梗”。
儘管不是人人都願意“審醜”,可當“梗”一形成,感覺不適的部分網友為了不落伍,也會在潮流中被迫接受。
這樣無聊的“油膩”,其實也火不了太久。
當網友“審醜”的獵奇心態結束後,缺乏實質性核心的“油膩學”只能像“郭學”“糾語”一樣成為過氣老梗,最終被網際網路遺忘。
“油膩學”這樣的短影片文化隨時都在誕生,沒有“高質量內容”鞏固粉絲,恐怕難以一“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