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容易在網上查到答案的,但是可能長篇大論或者抄來抄去的看了更加懵。這裡就直接說重點好了。
在氣象上,降雨和降水並不是兩個完全等同的概念。水汽從天空中凝結降落地面,就是氣象上所說的降水,不僅僅包括雨,也包括雪。所以,在氣象觀測時,雨和雪都可以用雨量筒來觀測,單位都是毫米。
當然,在不下雪的地方,簡單用降雨這個詞來代替降水是可以的。
氣象上的降雨量有嚴格的條件限定,首先一定是從空中降下來的雨水,其次要保證沒有經過蒸發、滲透、流失。滿足了這些條件之後,測量雨水降下來,在單位面積上積聚的高度,就是降雨量。
這個高度單位,規定為毫米。這就是氣象上的雨量單位。
顯然,降雨量跟時間有關係。所以嚴格來說,我們說的降雨量(或者稱雨量)隱含了一個前提,就是(在一定時間內)所積聚的雨水高度。氣象上關於各種級別雨水的規定,也是有時間前提的。比如大家熟知的“雨量達到50毫米就是暴雨”,指的是24小時內累計雨量達到50毫米。具體級別對應的數字很容易查到,與本題無關,就不詳細說了。
可以用傳統的雨量筒,也可以用自動化程度高的雨量計。具體設施和原理就不說了,畢竟不是重點。反正知道了雨量的單位規定,就知道這些儀器設計的目的就是第一時間蒐集未經蒸發、滲透、流失的雨水,然後量出水位高度。
以雨量筒為例,就是透過一個漏斗狀構造將雨水引入密封罐體內的容器,然後再倒進量杯,測量高度(也可以在雨量筒內設定自記裝置)。估計有人會覺得困惑,雨量筒的規格和外觀是否統一?如何保證不同的儀器量出來的高度一樣呢?不一樣的話,以哪個為準呢?
氣象觀測器材當然有規格要求。比如雨量筒的漏斗一般口徑20釐米,量杯口徑4釐米。但這些不是關鍵,關鍵是要弄明白雨量的定義:單位面積上的高度。
“單位面積”是理解的關鍵。一個平直的罐子,裝了多少水,體積除以底面積,就是單位面積的積水高度了,很簡單的初中數學。
用量杯讀取資料是為了方便,但氣象部門最後公佈的那個多少毫米的雨量,你不用糾結是不是量杯讀出來的,只需要知道,那代表的是雨水落到地面後,單位面積上的雨水高度。
雨水高度是一個物理量,氣象上規定為毫米。同樣,面積也是一個物理量,我們知道“單位面積”的標準單位就是平方米。所以降雨量的嚴格意義應該是:雨水落到地面上,沒有經過蒸發、滲透、流失,在每平方米的土地上所積聚起來的高度——現在你明白為什麼規定為毫米,而不是釐米、分米、米吧?一般情況下,雨水降下來所積聚的高度,也就是毫米數量級居多。
記住了這個“每平方米”,你就能讀懂氣象臺釋出的雨量意義了。舉個最常見的例子,農民朋友種地以畝計,一畝地約等於666.7平方米。如果某天下了1毫米的小雨(1毫米等於0.001米),就相當於這畝地被老天爺灌溉了0.6667立方米的水。如果下的是50毫米的暴雨呢,那這畝地就被灌了33.335立方米的水。多還是少,旱還是澇?我不會種地,不知道,但農民朋友一定心中有數。
如果你對於“立方米”還是比較缺乏概念,可以教你一個簡易的方法。水的密度(1000千克/立方米)乘以體積就是質量,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重量單位斤、公斤、噸來代替克、千克這些單位,用升、毫升這些體積單位代替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什麼的。計算和換算過程忽略,直接說結果:1公斤(2斤)水,容量就是1升。1立方米的水,就是整整1噸的水。
所以,上面的例子,降水量為1毫米時,那畝地被灌了666.7公斤的水;降水量為50毫米時,那畝地被灌了33噸多的水。
《地球上的水是哪兒來的?》
《為什麼天會下雨下雪還會亮會黑?》
這個問題很容易在網上查到答案的,但是可能長篇大論或者抄來抄去的看了更加懵。這裡就直接說重點好了。
1. 什麼是降雨在氣象上,降雨和降水並不是兩個完全等同的概念。水汽從天空中凝結降落地面,就是氣象上所說的降水,不僅僅包括雨,也包括雪。所以,在氣象觀測時,雨和雪都可以用雨量筒來觀測,單位都是毫米。
當然,在不下雪的地方,簡單用降雨這個詞來代替降水是可以的。
2.降雨量的單位氣象上的降雨量有嚴格的條件限定,首先一定是從空中降下來的雨水,其次要保證沒有經過蒸發、滲透、流失。滿足了這些條件之後,測量雨水降下來,在單位面積上積聚的高度,就是降雨量。
這個高度單位,規定為毫米。這就是氣象上的雨量單位。
顯然,降雨量跟時間有關係。所以嚴格來說,我們說的降雨量(或者稱雨量)隱含了一個前提,就是(在一定時間內)所積聚的雨水高度。氣象上關於各種級別雨水的規定,也是有時間前提的。比如大家熟知的“雨量達到50毫米就是暴雨”,指的是24小時內累計雨量達到50毫米。具體級別對應的數字很容易查到,與本題無關,就不詳細說了。
3.如何測量雨量可以用傳統的雨量筒,也可以用自動化程度高的雨量計。具體設施和原理就不說了,畢竟不是重點。反正知道了雨量的單位規定,就知道這些儀器設計的目的就是第一時間蒐集未經蒸發、滲透、流失的雨水,然後量出水位高度。
以雨量筒為例,就是透過一個漏斗狀構造將雨水引入密封罐體內的容器,然後再倒進量杯,測量高度(也可以在雨量筒內設定自記裝置)。估計有人會覺得困惑,雨量筒的規格和外觀是否統一?如何保證不同的儀器量出來的高度一樣呢?不一樣的話,以哪個為準呢?
氣象觀測器材當然有規格要求。比如雨量筒的漏斗一般口徑20釐米,量杯口徑4釐米。但這些不是關鍵,關鍵是要弄明白雨量的定義:單位面積上的高度。
“單位面積”是理解的關鍵。一個平直的罐子,裝了多少水,體積除以底面積,就是單位面積的積水高度了,很簡單的初中數學。
用量杯讀取資料是為了方便,但氣象部門最後公佈的那個多少毫米的雨量,你不用糾結是不是量杯讀出來的,只需要知道,那代表的是雨水落到地面後,單位面積上的雨水高度。
4.如何認識雨量數字所代表的意義雨水高度是一個物理量,氣象上規定為毫米。同樣,面積也是一個物理量,我們知道“單位面積”的標準單位就是平方米。所以降雨量的嚴格意義應該是:雨水落到地面上,沒有經過蒸發、滲透、流失,在每平方米的土地上所積聚起來的高度——現在你明白為什麼規定為毫米,而不是釐米、分米、米吧?一般情況下,雨水降下來所積聚的高度,也就是毫米數量級居多。
記住了這個“每平方米”,你就能讀懂氣象臺釋出的雨量意義了。舉個最常見的例子,農民朋友種地以畝計,一畝地約等於666.7平方米。如果某天下了1毫米的小雨(1毫米等於0.001米),就相當於這畝地被老天爺灌溉了0.6667立方米的水。如果下的是50毫米的暴雨呢,那這畝地就被灌了33.335立方米的水。多還是少,旱還是澇?我不會種地,不知道,但農民朋友一定心中有數。
如果你對於“立方米”還是比較缺乏概念,可以教你一個簡易的方法。水的密度(1000千克/立方米)乘以體積就是質量,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重量單位斤、公斤、噸來代替克、千克這些單位,用升、毫升這些體積單位代替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什麼的。計算和換算過程忽略,直接說結果:1公斤(2斤)水,容量就是1升。1立方米的水,就是整整1噸的水。
所以,上面的例子,降水量為1毫米時,那畝地被灌了666.7公斤的水;降水量為50毫米時,那畝地被灌了33噸多的水。
《地球上的水是哪兒來的?》
《為什麼天會下雨下雪還會亮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