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心九號
-
2 # 看球人
只說晶片設計的話是這樣的。
一個是技術積累。國外晶片巨頭從4004時代走到了現在,他們基本上經歷了晶片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他們的研究是一步接著一步的,每一步都對應著相應的應用和系統,所以他們可以持續的研究。但是我們國家並沒有像外國那樣經歷了每一個階段,這樣的話研發晶片就受到了架構和作業系統的限制,就算研究出來效能強勁的晶片,它沒法大規模應用,對於企業來說這就沒什麼意義。
中國的晶片效能很強,比如說神威太湖之光裡的申威晶片,其各項資料指標完全不比英特爾的產品差,但是這一晶片沒有大量應用和系統的支援,所以它只能在超算裡使用。
其次,晶片研發成本極其高昂,英特爾研發的Skylake和Kabelake都消耗了超過70億美元的資金,窮困的AMD也花了30億美元才研發出zen。這還是擁有完整生態的企業所需的研發成本,如果換成中國企業,成本會更高,可能只有個別企業能負擔起這個研發費用。
華為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成本要比英特爾低得多,因為他們用的是公版架構,只要得到ARM的授權就可以了,鑑於ARM的營收比較低,所以授權費並不是特別高。其他部分比如說基帶和成像系統是自行設計的,即便如此,他們每年也要花數十億人民幣。
-
3 # 職場長存
電腦晶片,你不僅僅是人才的問題,而且是相關裝置的問題!高階的光刻機,中國目前沒有一臺。也就沒有辦法設計,製造,不斷實驗,改進晶片領域。
-
4 # 技術學術藝術
需要糾正下,大陸有企業在晶片研發上進行投入的,比如華為海思麒麟晶片,目前970搭載寒武紀NPU,效能功耗拔群。比如小米的松果澎湃系列,搭載該晶片的小米5c已經成功量產。另外大陸還有PC晶片,只是受關注度很小。
大陸能做晶片的企業很少,主要有如下原因:
技術壁壘高
世界巨頭的晶片大廠,比如英特爾三星,都有自研架構,且自家生產,但這些企業已經在晶片行業耕耘數十年,技術實力雄厚,專利沉澱更是豐富,其他企業想涉足晶片製造,短時間超越這些巨頭幾乎不可能。
資金和人才投入巨大
且不說晶片架構研發,單是晶片製造,都是幾十億上百億的投入,臺積電英特爾等每年都要花費數十億購買晶圓製造裝置,我們聽到的14nm、10nm,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堆出來的。目前華為和小米的晶片都是臺積電代工,高通的驍龍晶片也是三星代工,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也是曾經讓臺積電和三星共同生產。即便由第三方代工,小米也曾表示,在晶片研發上已經投入十幾億,還申請政府部門資金和人才支援,可見晶片行業的投入量級。
需要產業鏈支援
目前的晶片巨頭在商業模式上都已經成熟,比如自產自銷的蘋果華為,每年上千萬部手機的銷量,能夠保證一年的利潤,也能為晶片研發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
高通聯發科英偉達,則是將晶片賣給研發廠商,並打包提供解決方案,以高通為例,就賣基帶,附送晶片,每年為其帶來上百億的銷售收入和專利收入。超大規模的資金流也保證了高通的研發投入,驍龍835 驍龍845已經成為了旗艦的代名詞,也成了部分消費者購買手機最看重的部分。
大陸能打通產業鏈的企業只有華為小米,小米還在不斷燒錢階段,縱是雷軍財大氣粗,也經不起這麼個燒法,也要尋求政府支援,其他企業更是望塵莫及了。
現在的投入都是在為未來十甚至二十年做技術儲備,能活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企業已經為數不多,肯做這種短期難見收益的投入的企業,實在難能可貴。從長遠來看,未來中國製造的核心技術不再受制於人,這些企業的貢獻不可估量。
-
5 # 開門啊開門啊你開門啊
不是所有的國企都不這樣做,有中科院這樣的科研院所也有像華為小米這樣的大型民營企業。
一、 手機晶片領域
目前國內可以搞手機晶片也是可以搞的兩家也只有華為和小米了。目前華為做的比較強基本上可以跟世界上同時期的主流晶片一決高下,小米去年也釋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機soc ——中端系列。手機晶片的研發不是立竿見影的東西研發週期基本都是以10年為週期的在這方面中國手機廠商起步比較晚所以成就還不是太明顯。
二、電腦晶片領域
電腦晶片一直是中國的通病長時間依賴外國,但是中國也有自己的比較不錯的晶片比如中國的龍芯系列就是一款不錯的cpu ,還有神威/飛騰的cpu也是不錯的 中國最新的超算就是採用的這款晶片。電腦晶片中國的投入也非常大隻不過由於長時間採用國外晶片所以中中國產晶片市場份額比較小,但是中中國產晶片投入也是非常大的。
還有很多不足請多指教
-
6 # 羽度非凡
其實目前大陸的企業也已經覺醒,比如華為的麒麟970處理器內建的寒武紀AI晶片就是花費巨資研發的,如果不是寒武紀晶片,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處理器想要超越高通,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但是有了寒武紀晶片的加入,目前麒麟970已經在效能方面稍稍超越高通的驍龍835。
當然大陸還有其他的晶片處理器品牌,比如目前已經被逐漸應用的展訊處理器,不過由於起步已經晚了,所以展訊的技術支援主要是由Intel提供。
所以最主要的問題不是資金問題,而是大陸技術人才的問題,包括前面提到的寒武紀公司創始人也是兩位此前在海外學習,而後感覺自己的創新理論已經成熟,於是回國創業想要將自己的理論付諸於實踐,最終獲得成功。
所以國內的晶片企業面臨的是技術人才的問題。當下的各個行業中企業多數會更注重營銷人才,包括我們現實生活中,一些長輩、一些女孩兒擇偶時,也特別喜歡能說會道的人,而踏實肯幹、老老實實的人卻被認為是“傻”,所以當下要解決的是這種不平等的眼光問題,讓技術人才得以更好的發展。
-
7 # 心平氣和250026169
聽說過眾泰嗎?一家連保時捷,路虎都害怕的車企業。
聽說過騰訊嗎?一家讓所有創業者創新公司害怕的企業,偷了你,複製你的,結果還能回頭告你侵犯他的權利。
既然你們研發那麼好,市場也營銷好了。
反正你也競爭不過我,我還花錢研發幹嘛?
回覆列表
後進入基礎研發的企業,帶有兩種風險,第一種研發不成功,第二種技術跟不上,導致市場率極低,虧損嚴重。
目前從事基礎研發的私企為零,絕大多數都是國企,國企在外國併購和專利授權都受到很嚴重海外壁壘。
歐美對中國99.99%的私企都不怕,但是對於中國國企十分畏懼,但是我們私企又不開發基礎性專案,國家以私人法人名義開發扶植,很多私企又開始詐騙補貼,例如新能源汽車詐騙,涉及多傢俬企。
目前只能等國企擁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