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了解科舉制度的建立。

    古有鄉里選舉之說。

    《周禮·地官》中講到三年舉行一次“大比“,即對屬民考核道德、薦舉賢能、呈報周王,後因稱鄉試為大比。

    到了先秦時期,雖然不能說有貢舉制度,但是先秦士以上階層世襲,士以下靠選舉,這種選舉也稱之為大比。

    到了漢代時期,漢高祖下過求賢詔,漢文帝也是如此,漢武帝詔令天下察舉孝廉。

    後來東漢桓帝之後發現舉孝廉不好使,為何不好使呢,史書上是這樣說的,“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意思是說,既然是秀才那應該賢良,但是秀才居然不識字;孝廉應該是要孝順,察舉之後發現那個人居然是跟父親分居的不孝子。

    由此可見察舉制度已經爛透了。

    魏晉後,漢代不復,這種察舉制度就基本被廢了。但國家發展總需要人才的吧,於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開設了“九品官人法”,各地派一箇中正官負責點評當地人物的高低,但是這種點評有個弊端就是被評之人基本都是豪門士族,大家互相幫助也就沒那麼真實了。

    直至隋朝後,科舉制度才正式建立,隋煬帝廢除九品中正,設立進士、明經二科。唐朝襲成隋朝的制度,增加了明法,明字,明算諸多科目。

    到了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進士科為全社會最為重視,參加進士科考試是顯示自己本事的時候,但是考進士也不容易,一般來說,進士是由各地方舉送人才來中央,那地方的考試就是鄉貢了,成功透過鄉試的人成為舉人。

    到了宋朝,一開始還是以唐朝的方式來選舉人才的,只不過宋神宗時期王安石建議廢除其他科目只保留進士科。

    明朝和清朝基本是一樣的,清朝時期想要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需要先參加童試,錄取後就是秀才了。

    秀才的選舉是每年都有的,中了秀才的,成績最好的是廩生,國家還給發糧食。只有中了秀才只有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隨後是會試,最後才是殿試。

    透過鄉試可以封為舉人,中舉之後才可以參加會試,再考上就是貢士,往上就是親自面見皇上了,鄉試和會試主要考的是八股文和試帖詩。至於殿試可不是這樣了,由皇帝主持,考策問。

    除了文科之外,也有武科,從武則天時期開始延續到清代。

    說到這裡,講一下八股文,八股文有著嚴格的格式,不允許考生去創新,去思考,一般來說你只需要熟讀四書五經就行了。

    科舉考試成了平民想要當官的唯一途徑,有的人為了能夠做官,一生都在考試,你看中學課本上的《范進中舉》的故事便能明白,范進考了一輩子的試,忽然得知自己中了之後就瘋了,吳敬梓用這則故事反諷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因此可以說這時的社會風氣是病態的,而且這種閉塞懶惰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學術文化的發展,再加上時至封建社會後期,西方國家隨著工業革命日益強大,清朝的有志之士一想,不行我們也得改革,於是在1888年,清政府準設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科學納入考試內容。1898年,加設經濟特科,薦舉經時濟變之才。同時,應康有為等建議,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嚴禁憑楷法優劣定高下,但那時候是誰統治,慈溪啊,傀儡皇帝做不了主,然後在慈溪的勒令下,本該隨著社會進步的科舉卻依然照舊制進行。

    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清廷詔準自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並令學務大臣迅速頒發各種教科書,責成各督撫實力通籌,嚴飭府廳州縣趕緊於鄉城各處遍設蒙小學堂。

    到這裡,在中國實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正式退出舞臺。

    最後給大家看一份名單:

    這兩份名單你認識多少?

    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雲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

    第二份名單:曹雪芹、胡雪巖、李漁、顧炎武、金聖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 哪份名單上你認識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曉: 前者全是清朝科舉狀元;

    後者全是當時落第秀才。

    本答案來自東家Su.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雷神3》中決鬥場外面刻的雕像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