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金一諾

    提問的人,請問你多大了?你可知道老師和學生在學校裡能做什麼?老師是被管理的群體,沒有任何獨立的權力!你看見的很多老師能做什麼了?即便有也是領導階層賦予的,一句話就能收回。學生就更是被管理的,幾個班幹部,入黨名額就能搞定。你指望老師和學生能幹什麼?

  • 2 # 雷哥69886961

    作為成年人,柴米油鹽會難住你,這個你不得不考慮,作為孩子,你經濟還不獨立,還沒有叛逆的本錢,社會的基本執行思路匡住了這裡面的大部分人,基本就在這裡面打轉了,想改變,你是那動得了關鍵的人嗎

  • 3 # 爺爺說名字一定要長

    首先,不知道你說的出了問題具體是啥問題。

    大學,是很多人高考過獨木橋之後的歸所。

    大學,是高等教育的一環。

    相比於中小學,大學有其自身的特點。

    簡單點說吧,大學肯定要顯得不一樣。

    現在情況下的不一樣呢,大學的不一樣主要是管理上的,無論是課堂管理,還是課下的管理。

    這就造就了高中老師們平常激勵學生們說的話:到了大學,你們就輕鬆了。

    其實,這句話是對的,但也不對。

    或許是現行的制度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高中畢業生沒有很好的自控與自我管理能力。

    當然,我不是嘲諷大陸,我倒是很欣賞這種制度,畢竟人口眾多,能有現行的教育制度也是挺牛比的。

    所以,我們能看到各種大學生荒廢學業啊,變成宅男宅女啊這類各種層出不窮的現象。

    那麼,這是問題嗎?

    我個人覺得這不是問題,相反的這是一種選拔。有的人能良好的管理自己,能在大學依舊鑽研學業。而有的人就放縱自己,自甘墮落。

    不過,能透過這個選拔的人不多。

    這是一個問題,優秀的大學生似乎越來越少了?

    或者說,優秀大學生佔總體學生的比例在下降?

    或許,這是題主你想要問的問題吧。

    那,怎麼解決呢?

    我們說了肯定不算啊,要國家發話才有用。

    國家肯定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應該也在想辦法改變。

    但,這需要時間。

    國外的教育改革雖有先例,但別人人少啊,想改就改。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國家會做這個事的,只是或許我們看不到高等教育的大改革了。

  • 4 # 明啊8

    怎麼改哦,老師自己要發論文,做科研,課題,不然評不上教授,大學裡有幾個是教學型的老師,以前有那麼幾個,但是呢,混了幾年還是那點工資,反而不管本科教學的,一門心思搞教授職稱的混得越來越好,不過大學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國外的大學和職業教育分得很清楚,上一流大學,讀研究生的,基本都是一門心思做研究的,中國一鍋炒,沒辦法,國家人均財富不高,大學一路演化過來形成這種現象也很難再去改變,你自己也沒錢沒那個心態去一輩子搞研究,畢竟做研究的不成功這輩子就只能那樣混了。只好隨便搞個幾年去工作,但是大學裡面的課程安排又是針對研究,理論學習的,不是職業教育的。所以本科老師混,學生也混。還有就是大學課程沒有高中緊張了,雖然知識水平上升了,但是考試難度水平大打折扣。學生學習效率完全比不上高中,我自己感覺就是,所有的課,平時半聽半不聽,考試周隨便複習一下,就能80以上,包括數學,因為我高中數學功底好,一個本來學習效率很高的學生上大學之後的學習進度和學習增長水平只有高中的一半水平,能不懈怠嗎,久而久之,懈怠就成了習慣。還有就是本科學的知識一直就那樣,也不更新一下。經管還tm學vb語言,都淘汰了,學的東西水平也低高中生都能會用,還不如學office,還有我們有的課用的學校自己老師出的書都,多少年了,還是第一版,不過我們下一屆開始用第二版了,還有的老師搞英文教學,很花哨,老師水平也高,但是,學生都聽得懂嗎,教學效果好嗎,花瓶而已。我覺得經管專業的教學體系不完善,需要加課,有的課也需要減掉,學的知識體系要更新。再像熱門的計算機專業,四年,學習了程式設計能力,其實也可以比較懶散的度過,把一種語言程式設計學好,就可以很輕鬆的找到工作了,這樣下去,許多大學只能輸出專門工作的人才了,不過好在中國大學很多,一流大學很多,好像不缺研發人才,但是當中國科技水平和生產力提高到一定水平時,對研究質量和研究數量要求更高是,這種狀態才是不正常的,現今階段,中國的大學教育很符合國情。

  • 5 # 春風下的楊柳

    題主應該把你認為的大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寫清楚,因為有些問題並非普遍現象,而只是在部分學校存在。不過小編覺得,現在大學教育也的確存在問題,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對開設的課程不感興趣,而老師講課又缺乏激情,多少年的ppt用了一年又一年,大學嚴進寬出的制度設計,讓大學生變得越來越懶了等。

    不過這些問題並非老師或者大學生能夠改變的,這涉及到中國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而改革必須是整個制度的改變,並非老師和大學生的力量能夠左右的,也絕不是一個學校的力量可以改變的,這需要一個自上而下的教育體制的改變。

    當然,有的學校在現有的教學體系下,嘗試一些新的體制,比如在華中科技大學,就推出了,“本科不努力,畢業變專科”的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學習起到約束作用。在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 學習氣氛還是很濃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畢不了業。這在很多大學生看來,也許會與他們想象中的大學有所不同,但是這也是對大學生的一種負責。

  • 6 # 財智成功

    知易行難,四個字就可以概括。

    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句話可以作為補充。教育的水很深,問題很多人能夠發現,真正去改變,才會發現水很深。既然進了這個門,就要一起趟渾水,銳意改革者,往往會被清理出局。

    初中之前,大陸教育成績是突出的,比如記憶力大比拼,比如計算能力。

    但是,沒有思辨精神,缺乏團隊精神,更多的是強於死記硬背和計算。

    一個人是一條龍,一群人是一條蟲,這樣的說法雖然有點偏頗,但是確實有一定道理。

    但是如果把一切問題都推給教育,顯然也是不公平的。

    課程的設定,老師說了不算。

    過時的、完全沒有用的課程,想廢除,老師說了不算。

    與時俱進,按照社會需求去設定課程,老師說了不算。

    真正到了求職時,知識的掌握也不是決定因素,這個時候又用到了拼爹。

    如果仔細看看,近年來的新聞。

    北大學子陸步軒賣豬肉曾紅極一時,但是被媒體發掘後,陸步軒火了,也借勢實現了財富自由。但是更多的高學歷大學生,可能去種植,可能去養殖,再想快速發家致富的,就不那麼容易了。

    至於高學歷到了某個單位坐冷板凳,甚至教授淪落到看門的新聞,稍微一找,就能找出一大堆。

    這些,恐怕都不能讓教育來背鍋。

    為什麼很多留學人才,在國外能夠混的如魚得水,知識和收入成正比。

    為什麼很多人才回國後,一開始挺受重視,過一段時間又悄無聲息的離去。

    這是很大的問題,不必細說,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深思。

    尊重人才,我們真正做到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所有男人都喜歡瘦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