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鞋子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是保護腳不受傷,鞋子發展到現在,形成了現今這個樣子,各種樣式功能的鞋子隨處可見

    這邊就給大家道一道鞋子的故事,說說它以前有幾個模樣。

    最初的鞋子:不分左右

    《釋名》中記載“齊人謂韋履曰屝。屝,皮也,以皮作之”。說明古代鞋初起的原料是草、麻和皮等,而且,式樣頗為簡陋。“於則(皇帝臣)作屝履。草曰屝,麻曰履”

    商周時期,履制已經相當豐富,甚至有了專門為天子掌管鞋履的“屨人”,這個時期的鞋,式樣、做工和裝飾已十分考究,用材、施色、圖案也根據服飾制度有了嚴格的制度,他們與衣裳和頭冠配合起來,則形成了中國早期的服裝體系。

    在古代,鞋子是不分左右的,古代製鞋用的鞋楦只有一隻。其實,鞋子不分左右國外亦然,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也不到200年的時間,出現於1818年的美國。中國第一雙分左右的皮鞋,誕生於1876年,由上海浦東人沈炳根試製成功,可見穿鞋分左右的歷史很短。

    木屐:牆內開花牆外香

    現在講起木屐,大家首先想到的會不是是日本,其實木屐是中國的發明,在隋唐以前,特別是漢朝時期的常見服飾。其名來自中古音"屐屜",常稱作木屐,使用於室外。

    南朝無名氏《提搦歌》:“黃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系兩頭系。”就指屐上的繩帶而言。三是屐齒,均裝在木扁下,其開頭有扁平、四方及圓柱體等多種,高度在6-8釐米之間,前後高低大致相等。

    靴子:官庶咸宜

    靴,形聲。從革,化聲。革,皮革。是一種鞋類,穿著於腳上並最少掩蓋腳掌、足踝,可伸展至小腿甚至膝蓋。我們看古裝電視劇,大多數人物角色都是穿著長筒靴,讓我一度覺得古代人穿鞋都是穿靴子為主。

    唐時,靴已是官庶咸宜,宋代開始出現女靴,元代盛行高麗式靴。靴子原為北方遊牧民族所穿,靴子中有也有很多種類旱靴、花靴、皮靴、氈靴、單靴、棉靴、雲頭靴、鵝頂靴等。

    唐三彩胡人腳下的靴子

    花盆底:增高是愛美的天性

    清代,男子著便服以鞋為主,穿公服才著靴。朝靴為方頭靴,民間皆為尖頭靴。清代女鞋最具特色,鞋底為木質,,其底形為上寬而下圓,被稱之為“馬蹄底”,又稱“花盆底”。

    清代滿族女性穿的旗鞋,因為增加了高度,所以女性穿起來顯得身材尤為挺拔。但因行走不便,老年婦女或者身份低下的人多穿木製平底鞋。 這個有著厚高底的鞋子是不是很像我們時下流行的鬆糕鞋呢,不過多說一句,英國、日本研究機構的調查發現穿這種鞋的女士容易受傷哦。

    鞋子的變化多種多樣,不變地是對腳的保護,一些鞋子如絹鞋曾經風靡一時,現在早已沒有它的痕跡,成為古董。一些鞋子如木屐是牆裡開花牆外香,海外還在使用,母國卻鮮有人使用。

    內容來自東家匠人善行良品的分享。

  • 2 # 太常吸貓

    古人穿的鞋子種類很多,家境貧寒的可以穿蒲草編織成的草鞋,但是新編的草鞋十分磨腳,走起遠路來不可謂不遭罪。麻鞋、布鞋也是常見的種類,普通百姓也穿得起,但是不免磨破打補丁,露出腳趾頭的窘境。

    《宋會要輯稿》中記載,金國來使腳穿絲鞋朝見。這類蠶絲紡織而成的綾羅綢緞製成的鞋子價格自然不會便宜,加之古代不同等級能夠穿著的服飾有一定之規,鞋子又是消耗品,非達官顯貴供不起。氈鞋和皮鞋在古時候也有不少人穿著,氈鞋由羊毛氈紡織而成,皮鞋的皮面多為黑色或者白色,有遊牧風俗的地區較之中原地區穿著更多。

    從鞋子的廣義來說,靴子也是鞋的一種,主要有普通的布靴、緞紗靴等輕便的靴子、結實的皮靴(牛皮、馬皮、羊皮)等種類。《熱河日記》中記載了清代出行時的儀仗:騎馬的人都穿著黑緞靴子,步行的人則穿靑布靴子,靴子底還要用布一層一層的衲上去,有數十層之多。

    除了比較常見的鞋、靴,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靴子。比如,《後漢書》記載,東漢漢桓帝時,京中男女皆有穿著木屐的習俗。雖然當時有人對木屐流行的風氣十分不滿,認為這不成體統,到了後世已不太多見,但是在一些比較炎熱的邊遠地區,木屐還是格外流行。清代流行冰嬉,則又有專門的跑冰鞋用於冰上運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LadyGAGA,還有誰為帝舵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