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網際網路公益平臺迅速發展,但以公益慈善名義行騙斂財的現象,也在網上出現,甚至行業內出現“職業籌款推廣人”,並存在高額抽成的灰色產業鏈。網際網路眾籌平臺是公益慈善組織嗎?
沈鵬透露,水滴籌成立6年多,直到今年4月才開始試執行3%的服務費,收費到5000元封頂,用於分擔一些運營成本帶來的壓力,而不是為了盈利。但他也表示,大病籌款領域從去年底開始,確實冒出來一些“灰產”從業者,打著為籌款者推廣的名義,利用籌款患者家屬的焦慮感去收取非常不合理的高額費用。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籌款中介抽成70%的現象之所以存在並形成灰產,其實與求助需求沒有得到有效滿足有關。公益人士朱光明認為,求助到救助的鏈條中,相關資訊不對稱,導致了灰產的現象出現。“資訊不對稱造成的結果是中間有人就幹這活,我幫你們兩家聯絡起來,但我是有成本的,要收費,肯定按照商業利潤來收費。如果我不幹這件事,肯定這個人(受助者)就得不到救助。問題是(救助)有缺口需求。”
近年來,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發展迅速。但隨著平臺求助使用者規模擴大,加之平臺稽核甄別人力有限、求助人家庭財產狀況缺乏有效的核實手段等制約因素,一段時間內,曾出現不同平臺之間爭奪發起籌款人等惡性競爭現象,透支了公眾愛心和信任。
此外,利用大病籌款進行詐騙的案件也引發關注。今年5月,廣西警方在偵破詐騙救助款系列案件中,抓獲詐騙團伙成員22人,涉及9個非法眾籌平臺、愛心捐贈者50多萬人,被騙困難患者3000多人,騙取400多萬元。
水滴籌也對外表示,其不是公益組織,而是一家商業公司推出的為大病患者提供個人求助資訊釋出服務的網際網路平臺。公益組織的模式是先向社會大眾進行籌款,再根據專案情況來分配募集資金;水滴籌則是給大病患者提供籌款平臺,籌款由個人發起,透過社交平臺進行傳播和求助,捐贈屬於民間贈與行為。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豔妮對記者表示:“水滴籌是個人求助的平臺。它的商業模式是,人們在捐款給求助的大病患者時,更容易體會到大病的風險,就更容易購買醫療類保險,所以透過大病籌款能夠為它的商業板塊帶來一些客戶。在2016年公佈的慈善法裡,個人求助平臺不被界定為慈善活動,但老百姓並不這樣理解,老百姓認為這就是做慈善。”
當公益慈善與商業運作“共舞”,網路平臺籌款遭遇信任危機。“網際網路+慈善”,該如何破解行業發展痛點?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些眾籌平臺靠轉發流量滿足個人救助的商業模式,或許正面臨流量萎縮的趨勢。當求助者透過社交網路已無法再籌到捐款,那麼可能就會明知惡意推廣收取高額佣金,也只能無奈接受。在此形勢下,“職業籌款推廣人”出現了,而高額抽成現象的出現顯然是對公共慈善事業的一種傷害。
據瞭解,對慈善組織的募捐,民政部門有嚴格的監管。而當下流行的網際網路籌款平臺並不屬於慈善組織,其募捐行為不需要相關部門的資質管理。
彭豔妮對記者表示,由於網際網路眾籌平臺並不屬於公益組織,也給行業監管帶來一定難度。她說:“目前它不屬於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資訊平臺,所以政府部門也很難去監管。因為慈善募捐是說慈善組織的募捐,是在民政部遴選指定的募捐平臺進行,善款只能進入慈善組織賬戶。這些平臺做的是個人求助,完全不是慈善募捐,這是兩回事情。”
彭豔妮認為,儘管水滴籌平臺在運營和管理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仍然有很大的存在必要,因為有很多的社會需要還沒有被滿足。“我們不能因為它們(水滴籌)出現了管理問題,就說這個模式是不對的,就把它一棒子打死。其實這樣的個人求助平臺有非常大的需求,因為公益慈善組織太少了,慈善捐贈的總額也有限,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資料顯示,2021年透過民政部指定的二十多個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平臺共籌款近100億元,而水滴籌一個平臺2021年幫助困難大病患者籌款就超過100億元。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對中國之聲也表示,目前中國公益慈善的規模尚顯不足,這讓一些打著慈善捐助名義謀利的網路眾籌平臺或者專案鑽了空子。“現在的慈善對老百姓的大病、救災、疫情應對等來說,確實存在著一些手段不足、技術不足、靈活度不高的問題,專案有些不能夠滿足公眾的需要。包括一些備案的平臺、在政府上註冊的平臺,是需要提高我們整個專案質量的。”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不管是網際網路眾籌平臺,還是公益慈善組織,最核心的功能和目標應是有效組織更多愛心奉獻。而當下,除了供給不足,現有的公益慈善專案在廣度和深度的延展還不夠。
公益人士韓青還表示,即使一些在合規平臺上線的公益慈善專案,也存在透明度不高的問題,愛心捐助的錢是否花到了刀刃上也值得追問。韓青說:“一個縣的公益組織,一個專案籌款360萬元,前兩天看的時候,它今年已經募集了290萬元了,其中有180萬元是用來買讀寫筆的,360元一支讀寫筆。我就很好奇,讀寫筆買的是哪個牌子的?360元一支的讀寫筆,農村孩子是不是真正需要?”
韓青表示,公益慈善專案在網際網路技術的賦能下,應讓更多人參與監督和評價,消除更多的資訊不對稱,高額的籌款抽成空間就一定會小很多。“首先能做評價,不是說所有資料都掌握在平臺手裡,捐贈者捐完之後就沒有後續進展,不能是這樣的。其次不能只比較籌款金額,片面追求數額的時候,對專案就把關不嚴格了。”
多位受訪專家還表示,高額的籌款抽成絕不可取,但公益慈善組織必要的管理費應得到公眾理解和法律保障,否則慈善事業難以健康持續發展。
如何破解當前公益慈善規模不足的難題?彭豔妮認為,公益慈善組織和網際網路眾籌平臺等相關機構組織,應更好地協調發展,形成合力。“大家需要發揮自己的優勢,互相之間更好地協同和配合。公益慈善組織不是簡單的資金搬運工,不是簡單地把老百姓捐給我的一塊錢轉手給到另外的人,而是要把這個錢轉化成非常有價值的服務。”
王振耀則認為,也要在社群慈善方面持續發力。“絕大部分慈善應該在社群進行,就能避免很多弊端。因為社群慈善大家都認識,大量的錢應該消化在社群裡。在社群裡能及時地觀察到老百姓的這些問題,發起專案,再到組織者報備,行業也能結合起來,這是中國慈善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近幾年,網際網路公益平臺迅速發展,但以公益慈善名義行騙斂財的現象,也在網上出現,甚至行業內出現“職業籌款推廣人”,並存在高額抽成的灰色產業鏈。網際網路眾籌平臺是公益慈善組織嗎?
沈鵬透露,水滴籌成立6年多,直到今年4月才開始試執行3%的服務費,收費到5000元封頂,用於分擔一些運營成本帶來的壓力,而不是為了盈利。但他也表示,大病籌款領域從去年底開始,確實冒出來一些“灰產”從業者,打著為籌款者推廣的名義,利用籌款患者家屬的焦慮感去收取非常不合理的高額費用。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籌款中介抽成70%的現象之所以存在並形成灰產,其實與求助需求沒有得到有效滿足有關。公益人士朱光明認為,求助到救助的鏈條中,相關資訊不對稱,導致了灰產的現象出現。“資訊不對稱造成的結果是中間有人就幹這活,我幫你們兩家聯絡起來,但我是有成本的,要收費,肯定按照商業利潤來收費。如果我不幹這件事,肯定這個人(受助者)就得不到救助。問題是(救助)有缺口需求。”
近年來,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發展迅速。但隨著平臺求助使用者規模擴大,加之平臺稽核甄別人力有限、求助人家庭財產狀況缺乏有效的核實手段等制約因素,一段時間內,曾出現不同平臺之間爭奪發起籌款人等惡性競爭現象,透支了公眾愛心和信任。
此外,利用大病籌款進行詐騙的案件也引發關注。今年5月,廣西警方在偵破詐騙救助款系列案件中,抓獲詐騙團伙成員22人,涉及9個非法眾籌平臺、愛心捐贈者50多萬人,被騙困難患者3000多人,騙取400多萬元。
水滴籌也對外表示,其不是公益組織,而是一家商業公司推出的為大病患者提供個人求助資訊釋出服務的網際網路平臺。公益組織的模式是先向社會大眾進行籌款,再根據專案情況來分配募集資金;水滴籌則是給大病患者提供籌款平臺,籌款由個人發起,透過社交平臺進行傳播和求助,捐贈屬於民間贈與行為。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豔妮對記者表示:“水滴籌是個人求助的平臺。它的商業模式是,人們在捐款給求助的大病患者時,更容易體會到大病的風險,就更容易購買醫療類保險,所以透過大病籌款能夠為它的商業板塊帶來一些客戶。在2016年公佈的慈善法裡,個人求助平臺不被界定為慈善活動,但老百姓並不這樣理解,老百姓認為這就是做慈善。”
當公益慈善與商業運作“共舞”,網路平臺籌款遭遇信任危機。“網際網路+慈善”,該如何破解行業發展痛點?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些眾籌平臺靠轉發流量滿足個人救助的商業模式,或許正面臨流量萎縮的趨勢。當求助者透過社交網路已無法再籌到捐款,那麼可能就會明知惡意推廣收取高額佣金,也只能無奈接受。在此形勢下,“職業籌款推廣人”出現了,而高額抽成現象的出現顯然是對公共慈善事業的一種傷害。
據瞭解,對慈善組織的募捐,民政部門有嚴格的監管。而當下流行的網際網路籌款平臺並不屬於慈善組織,其募捐行為不需要相關部門的資質管理。
彭豔妮對記者表示,由於網際網路眾籌平臺並不屬於公益組織,也給行業監管帶來一定難度。她說:“目前它不屬於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資訊平臺,所以政府部門也很難去監管。因為慈善募捐是說慈善組織的募捐,是在民政部遴選指定的募捐平臺進行,善款只能進入慈善組織賬戶。這些平臺做的是個人求助,完全不是慈善募捐,這是兩回事情。”
彭豔妮認為,儘管水滴籌平臺在運營和管理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仍然有很大的存在必要,因為有很多的社會需要還沒有被滿足。“我們不能因為它們(水滴籌)出現了管理問題,就說這個模式是不對的,就把它一棒子打死。其實這樣的個人求助平臺有非常大的需求,因為公益慈善組織太少了,慈善捐贈的總額也有限,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資料顯示,2021年透過民政部指定的二十多個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平臺共籌款近100億元,而水滴籌一個平臺2021年幫助困難大病患者籌款就超過100億元。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對中國之聲也表示,目前中國公益慈善的規模尚顯不足,這讓一些打著慈善捐助名義謀利的網路眾籌平臺或者專案鑽了空子。“現在的慈善對老百姓的大病、救災、疫情應對等來說,確實存在著一些手段不足、技術不足、靈活度不高的問題,專案有些不能夠滿足公眾的需要。包括一些備案的平臺、在政府上註冊的平臺,是需要提高我們整個專案質量的。”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不管是網際網路眾籌平臺,還是公益慈善組織,最核心的功能和目標應是有效組織更多愛心奉獻。而當下,除了供給不足,現有的公益慈善專案在廣度和深度的延展還不夠。
公益人士韓青還表示,即使一些在合規平臺上線的公益慈善專案,也存在透明度不高的問題,愛心捐助的錢是否花到了刀刃上也值得追問。韓青說:“一個縣的公益組織,一個專案籌款360萬元,前兩天看的時候,它今年已經募集了290萬元了,其中有180萬元是用來買讀寫筆的,360元一支讀寫筆。我就很好奇,讀寫筆買的是哪個牌子的?360元一支的讀寫筆,農村孩子是不是真正需要?”
韓青表示,公益慈善專案在網際網路技術的賦能下,應讓更多人參與監督和評價,消除更多的資訊不對稱,高額的籌款抽成空間就一定會小很多。“首先能做評價,不是說所有資料都掌握在平臺手裡,捐贈者捐完之後就沒有後續進展,不能是這樣的。其次不能只比較籌款金額,片面追求數額的時候,對專案就把關不嚴格了。”
多位受訪專家還表示,高額的籌款抽成絕不可取,但公益慈善組織必要的管理費應得到公眾理解和法律保障,否則慈善事業難以健康持續發展。
如何破解當前公益慈善規模不足的難題?彭豔妮認為,公益慈善組織和網際網路眾籌平臺等相關機構組織,應更好地協調發展,形成合力。“大家需要發揮自己的優勢,互相之間更好地協同和配合。公益慈善組織不是簡單的資金搬運工,不是簡單地把老百姓捐給我的一塊錢轉手給到另外的人,而是要把這個錢轉化成非常有價值的服務。”
王振耀則認為,也要在社群慈善方面持續發力。“絕大部分慈善應該在社群進行,就能避免很多弊端。因為社群慈善大家都認識,大量的錢應該消化在社群裡。在社群裡能及時地觀察到老百姓的這些問題,發起專案,再到組織者報備,行業也能結合起來,這是中國慈善下一步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