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頭木拳陶大衛

    首先,你如果有機會在200年前問這個問題,我相信你問不出來,因為那會兒的歐洲人根本沒有比同時代的華人高大!好吧,有可能那時候華人更高大

    造成現在的局面,主要還是工業革命之後,西方人的營養攝入,尤其是肉蛋奶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導致東西方人口的平均身高被逐漸拉開差距。

    一個比較好的佐證就是現在我們的孩子營養也跟上了,初中生男的180以上,女的170以上一樣稀鬆平常了

  • 2 # 獵奇動物社

    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是荷蘭,男性平均身高達到了182.5釐米,排在第二位的國家是比利時,平均身高為181.7釐米,剩下的前五分別是愛沙尼亞(181.6)、拉脫維亞(181.4)和丹麥(181.4),這五個國家均在歐洲,而且前十五名均是歐洲國家,至於美洲,只有加拿大以平均178.1釐米排到了27位。

    當然,即便是這樣,加拿大的成績也超過了中國,因為據統計,中國18-44歲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1.8釐米,在世界身高排名中排93位,而中國女性的平均身高為159.7釐米,在世界排名87名。

    那麼,為什麼歐美人,尤其是歐洲人普遍比華人要高大呢?這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的呢?顯然這與健身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健身只會讓自己的肌肉看起來更明顯,與身高無關,而高大既與身高有關,又與骨架有關,而身高和骨架與人的飲食、環境有著直接的關係,這兩個因素則決定了基因。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飲食和環境讓歐美人比我們更高大?

    首先是飲食

    在現存的世界上,人根據膚色可以分為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不過,這是膚色的劃分,並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不同種,現存的人類都是智人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甚至連亞種都算不上,這與不同地區的人分開的時間較晚有關,也與不同地區的人從未停止過基因的交流有關。

    早在20世紀的70年代,科學家們就對三大膚色的人種進行了基因分析和對比,發現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分化的時間最長,達到了約11.5萬-12萬年,而黃種人和白種人分化的時間只有5.5萬年左右,也就是說早期的人類都是黑色面板的,只是在遷徙之後,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的膚色。

    而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分化時間雖然較短,但除了形成了膚色的差異外,還形成了體型的差異,這其實與飲食有著較大的關係。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最強大的體現之一就是能夠利用所處環境中可以利用的東西,從而頑強的生存下來。我們先說中國的先祖們,中國的先人們勤勞又聰慧,這一點從許多動物和植物在中國馴化成功就可以看出來了,比如狗、雞、稷、大麻、板栗等等,有了這些馴化的動植物,先人們的生存有了基礎的保障,尤其是植物,作為一種雜食偏素食的動物,人類早期過著採集的生活,而這些馴化的高澱粉的植物,無疑滿足了人們的日常需求。

    於是,中華先民們開始了繁重但充實的農耕生活,雖然有圈養的動物,但是肉依然是比較少進食的一種食物。

    而歐洲人起源於東歐平原,東歐平原的特點就是草原一望無際,這裡生活著牛的祖先原牛、馬的祖先Mustang等等,這些動物的數量非常的大,所以,牛和馬都是在這裡完成馴化的。

    馴化了牛和馬後,這裡的先人們開始過上了遊牧的生活,隨著之後羊等家畜的馴化,更加充盈了他們的放牧物件,於是一個個遊牧民族在此誕生並逐漸的擴張。

    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讓他們獲取的主要食物也不同,中國的先民們主要的食物是澱粉類的食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穀雜糧,而早期歐洲人的主要食物是肉和家畜的奶

    這種截然不同的飲食會影響人的發育,畢竟在基因相同的情況下,顯然能及時的補充鈣質就會長得更高一些,因為骨骼的生長和發育離不開鈣,但是澱粉類食物中鈣的含量少的可憐,而奶中卻含有大量的鈣,這就使得早期的歐洲人能在生長髮育時得到源源不斷的鈣補充,而中國的先民們,卻時常要忍受生長痛。

    這就使得中國的先民們在生長期根本沒有足夠的鈣支撐生長,久而久之,身高的差異化就會越來越明顯。不過,飲食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改變基因,但是改變的相對較少,所以到了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現代,中國無論男女身高在不斷的增加,這其實就是生長所需的營養得到了補充的結果。

    其次是環境

    同一種動物去到不同環境中,基因突變會發生較大的變化,而且在適應不同環境的過程中,被保留的基因突變也會逐漸的增加,這就是一個物種能進化成不同物種的底層邏輯,當然時間的累積和不發生基因交流(地理隔離)也非常重要。

    可見,環境真的能改變物種,華人與歐洲人也是一個道理,歐洲整體的緯度要比中國高很多,所以歐洲有許多高寒地區,這裡的人生存的環境相比較我們也有更冷一些。

    早在19世紀,生物學家卡爾·克里斯琴·柏格曼透過觀察哺乳動物在不同緯度的體型關係得出了一個結論:相近的物種,生存環境的緯度越高,往往體型就越大。因為,恆溫動物為了更好的適應高緯度的寒冷生活,體型會變大,而體型變大動物的體表面積以體積對就會變小,從而使得身體熱量發散比率變小,更利於維持體溫,減少能量的消耗,這就是伯格曼法則。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在現存所有的兔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兔子就是北極野兔,而且往往生存環境的緯度越低,兔子的體型就越小(家兔除外)。除了兔子,老虎和熊也是如此,現存最大的虎亞種是東北虎,它是生存緯度最高的虎,在所有的熊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北極熊也生活在緯度最高的北極。

    而華人與歐洲人其實也是一個道理,他們生活的緯度要比我們高一些,所以體型更大更利於生存,換句話說就是在早期,從熱帶的非洲遷徙到這裡,只有發生了體型越來越大基因突變的人倖存了下來。

    一對荷蘭情侶

    寫在最後

    目前關於人類起源主流的說法就是單一起源說,也就是所有的人都是從非洲走出來的,只是人類用了兩次遷徙才形成了如今的盛況,從基因層面來看,白種人與黃種人是最接近的,但是早期的飲食習慣與生存環境,讓我們在幾萬年的時間內產生了體型和膚色的較大差異。

  • 3 # 天府婚介

    基因型十環境型=表現型

    這遺傳公式就把為什麼歐美人普遍比華人高大解釋的清清楚楚。

    從基因方面來講,華人屬於黃種人,明顯不如歐美人(白種人)體格高大,這是內在的遺傳因素。

    從環境方面來看,歐美人食用牛奶和肉類多,高能量的食物有利身體長高長壯,這是歐美人和華人的外在因素。

    鑑於兩方面的原因,不言而喻,歐美人與華人身高的差異就表現出來了。

  • 4 # 博學多才的濤妹

    主要是飲食結構的問題,因為在一二百年以前,歐美人的身材並不比華人高大,甚至還比較矮小。正是因為近200年來,歐美人充足的肉蛋禽奶供應,開始的歐美人的身高體重迅速的增加。

  • 5 # 公子秋航

    因為某些人對矮個子的外華人選擇性無視,只記住自己喜歡的東西,記憶自帶美顏。如果一百個洋人裡只有10個高的,那某些人就只記住這10個,忘掉那90個,所以洋人在它們眼裡就不僅身材高而且顏值高,智商高,妥妥三高人群

  • 6 # 北歐餘博

    1)基因

    不得不承認歐美人的確有強大的基因!小女兒與同班同學在三年級以前,在身高體重上與班裡的其它同學幾乎看不出有任何差別,甚至在身高上還有一點點高於平均值。但過了四年級,差異出來了,人家是蹭蹭往上長,而我們則是長得很慢,他們十四歲的時候男男女女都超過一米七了!有的男生一米八幾!這就是強大的基因、不得不服!

    2)飲食

    歐美人的飲食都是高蛋白、高能量,他們幾乎是從小就喝牛奶,而且是終生喝奶!其它奶製品的攝入量也很高,這些都是長身體所必需的,關鍵是他們的身體吸收快!吃下去的東西管用!

    3)運動

    運動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學生們大多數都有課餘時間從事體育運動的習慣,他們的學習任務不重,俱樂部又很多,總有一項是適合自己的,要麼打球、要麼游泳、要麼騎馬,總之長期從事運動是促進他們身體快速成長的一個主要因素,而且運動的習慣也一直保持到成人以後!

    4)環境

    歐美人生長的環境可能也是一個因素,食品、水、空氣的汙染小、生活壓力不大、精神放鬆,在這樣優質、寬鬆的環境下生‬活‬可能也有利於身體的發育生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