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大廚的美食日記

    糕粉的用處其實挺多的,一般用來做一些甜點,不僅口感好沒味道也是沒得說!

    涼糕

    首先準備材料:糕粉,紅糖,水,準備好後將涼糕粉盛出來放到碗裡,加溫水,均勻攪拌成漿糊,放置大約20到30分鐘左右放涼,準備炒鍋加水燒熱,燒開後一般的水倒到米糊中,均勻攪拌,再將迷糊倒到鍋中,開大火,邊煮邊攪拌,沸騰後煮五分鐘熟透後關火,倒到小碗裡,將紅糖倒到小碗中倒入熱水融化,放到冰箱中放涼,將取出的涼糕倒到盤子裡,假上紅糖汁後就可以了。

    紫薯月餅

    首先準備材料:紫薯,糕粉,豆沙,橄欖油,白綿糖,準備好後將紫薯洗乾淨用微波爐高火蒸大約10分鐘蒸熟,蒸熟後取出去皮,用勺子壓成泥,放入糕粉均勻攪拌,放入橄欖油,再放入白糖,將麵糰均勻揉成麵糰,蓋上蓋醒大約5分鐘左右,將豆沙餡放入糕粉和油均勻攪拌,將豆沙餡揉成大小相同的小劑子,紫薯麵糰分成同樣的劑子,放到盤子裡備用,準備個碗當入糕粉放入開水和橄欖油均勻攪拌成麵糰,將紫薯劑子按扁,放入豆沙餡,用手團成一個球型,準備一個月餅模具,放入糕粉面餅,再放入帶有豆沙先的紫薯餅,放到模具中,成型後倒過來後就可以了。

    麻團

    首先準備材料:糯米粉,紅薯,芝麻,糕粉,糖,油,白芝麻,準備好後將紅薯處理乾淨煮熟後撈出,去皮用勺子壓成泥,放入糯米粉和成麵糰,將和好的麵糰均勻分成大小合適的劑子,用手團出一個窩,放入白芝麻餡料,收口搓圓,在白芝麻中放入糕粉,油白糖,放入團好的麻團,放到白芝麻中裹上一層白芝麻,準備炒鍋加油燒熱,放入麻團炸熟後撈出就可以了。

  • 2 # 小市推薦

      幾個小妙招製作“糕粉”口感最好!

    糕粉有很多種,南方北方做法不同,口感也有很大差別,可以製作出不同種類的糕點,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糕粉的製作工藝及方法:

    1.北方人把小麥麵粉發麵做成的叫“發糕”,還喜歡將糕粉摻入各色雜糧,與饅頭的不同是,發糕製作出來更為鬆軟些。

    2.南方人喜歡吃“蜂糕”。蜂糕不用麵粉,用的米漿,糕體晶瑩雪白,吃口輕盈,是清甜的米香。差不多的東西,還有“白糖糕”、“倫敦糕”。各地叫法不同。

    無論發糕蜂糕,我們追求的就是不同程度的“鬆軟”。蓬鬆,乃氣體多少,是“發酵”的問題;柔軟,則是水分含量,乃“水合”的好壞。

    發糕和蜂糕

    無論發糕還是蜂糕,都必須發酵。

    【發酵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產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氣體的能力;二是有保持氣體的能力。一團發麵,產生氣體的能力取決於澱粉和糖;而保持氣體的能力取決於蛋白質。小麥和稻米都含有澱粉與蛋白質,但兩者的澱粉和蛋白質性質卻不相同:

    一、小麥直鏈澱粉高,澱粉酶活力強,便於發酵產生氣體;稻米支鏈澱粉高,澱粉酶活力低,很難發酵產生氣體,雖可引入酵母發酵,但酵母的繁殖非常緩慢。糯米幾乎都是支鏈澱粉,而大米中,粳米的支鏈澱粉比秈米高,故此糯米的粘性最大,其次是粳米。

    所以,除了小麥麵粉,可以用來做發糕的只能是直鏈澱粉相對較高的秈米,並且是新鮮磨製的秈米米漿。因為酵母菌不能直接作用於澱粉,而必須透過糖化。小麥的磨製通常是幹磨,麵粉保留小麥中的糖分,發酵能力強勁。而稻米通常為水磨,被幹燥成米粉時糖分流失。新鮮現磨的米漿中保留了稻米原有的糖分。當然你可以用秈米粉加蔗糖,但發酵性也不如其本身的澱粉糖,吃起來甜度太高也會是個問題,“三高”同學或上了年紀的恐怕有點吃不消。

    二、稻米含有谷蛋白和谷膠蛋白,吸水差;小麥含有麥麩蛋白和麥膠蛋白,吸水性強,吸水後形成麵筋,產生的蜂窩組織能持有氣體。

    由此,最容易被想到的方法,是在米漿或米粉中摻入麵筋粉(gluten flour),以增加筋性。日本人喜歡米的口感,用米粉摻加麵筋粉製成“米麵包”。如果沒有面筋粉,可以摻入適量小麥麵粉替代。

    蜂糕(麵筋加強版)

    發酵時,體積增加較大,但蒸熟後的組織持水能力不佳,口感偏硬,更像鬆糕。

    材料:

    300g秈米

    300g水

    120g糖

    20g麵筋粉或60g麵粉

    1 1/2tsp酵母粉或1團蜂糕老面(視氣溫增減)

    做法:

    1.秈米泡水,過夜。用食物粉碎機打成漿。儘量細一些。

    2.加入糖,麵筋粉和酵母粉。拌勻後倒入糕盤,覆蓋發酵。

    3.體積增大,表面出現大量細小氣泡時,冷水開蒸,25-30分鐘。

    4.熄火20分鐘後開蓋。切塊,熱食或冷食均可。

    對比

    再談水合。

    我們通常有這樣的經驗:小麥麵粉用冷水和麵韌性強,而用熱水和麵則比較柔軟;米粉用冷水和麵鬆散不堪,而用熱水和麵才會粘成團。

    對於麵粉團來說,麵粉中的麵筋蛋白吸水後會形成麵筋,而高溫則令蛋白質變性凝固,不利於麵筋形成;而當溫度達到攝氏60度左右時,澱粉便開始糊化吸水膨潤,同時隨著溫度慢慢升高蛋白質因失去水分而凝固成網狀結構,澱粉顆粒吸附其上,形成麵糰的質構。麵包,饅頭,發糕的製作都是這麼一個過程。所有水調麵糰的柔韌質感,無外乎是利用水溫來調節蛋白質吸水(筋性)與澱粉糊化(持水率)之間的平衡:冷水面,半燙麵,燙麵,三生面,四生面。

    對於米粉團來說,水磨米漿的水合性較好,而用乾燥米粉就會差很多。寧波湯糰,寧波年糕定是要水磨粉包才好吃。無論是做湯糰還是做蜂糕,雖不追求韌性的吃口,但沒有面筋蛋白,要形成米粉團的質構或令米糊中的澱粉不發生沉澱,我們解決水合的傳統做法是:

    泡心法(燙種):每500克米粉約用沸水100~125克燙麵,再用慢慢加入冷水,調成米糊或揉成米粉團。

    煮芡法(湯種):先用冷水或溫水將米粉調成米漿,慢慢攪拌小火煮成米糊。如果是製作米粉團,則先取1/3的米粉摻人冷水揉成團,壓成餅,投人到沸水中煮成熟芡,浮起後3-5分鐘撈出,與剩餘粉料揉和。

    所謂"燙種","湯種",無論叫啥名兒,也就是利用澱粉糊化,提高麵糰的持水能力,令米麵製品更為柔軟。

    蜂糕(傳統湯種版)

    發酵時,體積增加不大,但蒸熟後吃口明顯比前者鬆軟,甜中帶微酸,組織呈蜂窩狀,非常理想。

    材料:

    300g秈米

    240g水

    240g熱水

    120g糖

    1 1/2 tsp酵母粉或1團蜂糕老面(視氣溫增減)

    做法:

    1.秈米泡水,過夜。用食物粉碎機打成漿。儘量細一些。

    2.熱水衝糖,攪拌融化後衝入米漿調勻。此時的米漿如濃厚的豆漿。

    3.小火加熱,不停攪拌,當溫度達到攝氏60度時,米糊會迅速增稠,注意溫度保持溫度,以免太高,至米漿成稀薄的藕粉狀,尚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離火。冷卻到室溫。

    4.加入酵母粉。拌勻後倒入糕盤,覆蓋發酵。

    5.體積增大,表面呈現凹凸不平的氣泡時,冷水開蒸,25-30分鐘。

    6.熄火20分鐘後開蓋。切塊,熱食或冷食均可。

    圖解

    說到這裡,就很明白了。發糕松,蜂糕軟,將兩者的優勢結合一下,用小麥的特點獲得"松",用稻米的性格獲得"軟",就是鬆軟相宜的糕。至於怎麼個弄法,賣糕的,大家就各領風騷吧。

    能把100%的純米糕發起來,那些加紫薯的,加玉米的,加南瓜的,加小米的,加紅糖的。完全就是雕蟲小技了。

    本文原文摘自(新浪部落格:南風吹過廚房)

    此次為解讀更為清晰,將文中內容略有更改調整,未改變原文初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為什麼不開設學習方法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