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指「強大」的「強」字,甲骨文是沒有的。
我看到其他答主的回答說「強、彊」的甲骨文是「弜」,真不是!
【甲骨文的「弜」】和【《說文》中的「弜」】不是一個字。
或者說是同形字:字形相同,但意義和讀音完全不一樣。這一點我將在後面證明。
應該說漢字「強、彊」在古文中都表達過「強大」的這個意義,而且都不是本義,都是假借義。
「強、彊」旁紐雙聲疊韻,讀音上通假條件十分充足的,所以,在先秦經傳古書中是可以通假的:
「強」——(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1067)
甚至「強」還表示「疆土」
「彊」從「弓」從「畺」,《說文》解釋為「弓有力也」。
《說文》這一點解釋錯了,把假借義當成本義。
「彊」本義就是「疆域、疆土、地域」意思,表示「強弓、強大」是假借義。
到底是怎麼樣的演變關係呢?
實際上:
「畺」 是「彊」的初文,「彊」被假借表達「強弓、強大」以後,就加「土」旁造「疆」字,表示本義「地域、疆域」。
演變關係如下圖:
「彊」在金文中是非常常見的字。
金文中萬壽、萬年「無彊(疆)」這樣的吉語多不勝數,「萬壽無彊」也寫作「萬年無畺」,如:
我們來看西周中期的《五祀衛鼎》(整合2832):
「厥東彊眔散田,厥南彊眔散田」,都是表示「疆界」;
金文中就沒有表示過《說文》說的「弓有力也」,說文把『弓』當成表意偏旁,其實,「弓」是「彊」的聲符,「弓、彊」的古音是通的。
「強」的本字是「」,是一個形聲字:「蟲」表意,「彊」表聲,本義是蟲子,就是米、麵粉放陳了以後長出了那個小黑殼子蟲。
百度了一下叫做:
「」字太繁瑣了,在戰國時代又造了一個形聲字:從「弘」從「蟲」的形聲字「強」字,「弘」「強」古音是通的。
而「弘」是「宖」的初文,「宖」和「宏」互為異體字。
港臺地區的字形「強」和中國的字形「強」是等價的異體字的。
「強」右半部分的字形「厶」,寫成「口」十分正常,或者「口」寫成「厶」,也是書法中常見的變形:
先上臺灣學者季旭昇的結論:他認為甲骨文「弜」同「弗」,學者沒有異議。且與《說文》的「弜」是不同的字:
為什麼季旭昇說學者幾乎沒有不同意見?
甲骨文中的「弜」字是個常見字,如下列幾種字形:
前輩學者為這個字寫了很多論文,考釋的過程是非常繁瑣,這也是學習甲骨文語法,必須要講的一個字,所以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我下面將要引用的結論,來自以下論文,我不會一一註明,有興趣的人可以字去看:
我只簡略綜述一下上面一些論文的意思:
在卜辭中,「弜」大多數是貞人占卜以後,告訴商王不要去幹什麼,所以「弜」後面是動詞。
我就以甲骨文中經常記載「田獵」卜辭為例子解釋一下。「田獵」卜辭也就是占卜商王該不該去田獵,哪一天去田獵,能不能捕獲到獵物。
「田」在甲骨文中就是一個動詞,表示「打獵」。貞人占卜經常會「對佔」,也就是正反兩種結果:王今天應該去田獵嗎?王今天不應該去田獵嗎?
比如:《甲骨文合集28680》就是商王田獵的對佔——「王弜田」和「王田」,這片對佔的甲骨卜辭的意思就是商王去田獵會不會遇到下大雨。
還有如:弜追、弜伐、弜入等,大部分都是在動詞前面,表示不要進行、從事某些動作:
-------------------------------------------------------------
訴諸權威,直接上甲骨文專家學者沈之瑜的結論:
「畺」是「彊」的初文,「彊」是「疆」的本字,
「弜」除了在甲骨文中單獨成字,西周金文、先秦秦漢的古文中,從來就沒有使用這個字,如果是漢代人新造字,為什麼從為使用過?
所以,我認為很有可能漢代人,或者說《說文》作者許慎望文生義:
將廢棄了字「弜」,以「雙弓」之意,理解為「彊(強)弓」,所以,訓「彊」也。
--------------------------------------
還有,最後一定要注意,說甲骨文有某字,一定要看甲骨文卜辭中的用法,不能僅僅看了一個單字,就倉促下結論。
因為「形同」但「意、音」皆不同的漢字很多。
比如今天表示尷尬的的「囧」字,但在甲骨文中是「窗戶」的意思,讀音為「明」:
「囧」、「囪」與「窗」是同源字,
所以,就不能說今天「囧」字在甲骨文就有,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你是指「強大」的「強」字,甲骨文是沒有的。
我看到其他答主的回答說「強、彊」的甲骨文是「弜」,真不是!
【甲骨文的「弜」】和【《說文》中的「弜」】不是一個字。
或者說是同形字:字形相同,但意義和讀音完全不一樣。這一點我將在後面證明。
我先回答題主【「強」字在商周的字形」】這個問題。由於「強」沒有商代甲骨文字形。所以,就不談商代,只從周代開始談起。先把把「強、彊」二字理清楚,其實非常之繞,演變關係非常之複雜。應該說漢字「強、彊」在古文中都表達過「強大」的這個意義,而且都不是本義,都是假借義。
「強、彊」旁紐雙聲疊韻,讀音上通假條件十分充足的,所以,在先秦經傳古書中是可以通假的:
「彊」——(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1070)「強」——(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1067)
甚至「強」還表示「疆土」
「彊」的本義和演變過程「彊」從「弓」從「畺」,《說文》解釋為「弓有力也」。
《說文》這一點解釋錯了,把假借義當成本義。
「彊」本義就是「疆域、疆土、地域」意思,表示「強弓、強大」是假借義。
到底是怎麼樣的演變關係呢?
實際上:
「畺」 是「彊」的初文,「彊」被假借表達「強弓、強大」以後,就加「土」旁造「疆」字,表示本義「地域、疆域」。
演變關係如下圖:
「彊」在金文中是非常常見的字。
金文中萬壽、萬年「無彊(疆)」這樣的吉語多不勝數,「萬壽無彊」也寫作「萬年無畺」,如:
《田季加匜》:「萬年無畺,子子孫孫永寶用亯。」我們來看西周中期的《五祀衛鼎》(整合2832):
「厥東彊眔散田,厥南彊眔散田」,都是表示「疆界」;
金文中就沒有表示過《說文》說的「弓有力也」,說文把『弓』當成表意偏旁,其實,「弓」是「彊」的聲符,「弓、彊」的古音是通的。
「強」的本義和演變過程《說文》:「強,蚚也。從蟲,弘聲。籒文強從䖵從彊。」(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1067)「強」的本字是「」,是一個形聲字:「蟲」表意,「彊」表聲,本義是蟲子,就是米、麵粉放陳了以後長出了那個小黑殼子蟲。
百度了一下叫做:
「」字太繁瑣了,在戰國時代又造了一個形聲字:從「弘」從「蟲」的形聲字「強」字,「弘」「強」古音是通的。
而「弘」是「宖」的初文,「宖」和「宏」互為異體字。
港臺地區的字形「強」和中國的字形「強」是等價的異體字的。
「強」右半部分的字形「厶」,寫成「口」十分正常,或者「口」寫成「厶」,也是書法中常見的變形:
好,「強」和「彊」的演變過程完全搞清楚了。再來說,為什麼甲骨文中「弜」和「強」和「彊」毫無關係。先上臺灣學者季旭昇的結論:他認為甲骨文「弜」同「弗」,學者沒有異議。且與《說文》的「弜」是不同的字:
《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頁920為什麼季旭昇說學者幾乎沒有不同意見?
因為釋讀【甲骨文:弜】這個字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是古文字學家幾十年的不懈探索,一點點的分析考釋,我們才知道甲骨文的「弜」字的意義,跟【《說文》中的「弜」】完全不一樣。甲骨文中的「弜」字是個常見字,如下列幾種字形:
前輩學者為這個字寫了很多論文,考釋的過程是非常繁瑣,這也是學習甲骨文語法,必須要講的一個字,所以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我下面將要引用的結論,來自以下論文,我不會一一註明,有興趣的人可以字去看:
張宗騫,《卜辭弜、弗通用考》,《燕京學報》,第28期,1940年楊樹達,《甲骨文中之先置賓辭》,《古文字學研究》,湖南大學油印講義本,1945年夏錄,《釋弜——張宗騫〈卜辭弜、弗通用考)的商榷》,《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3月。裘錫圭,《說弜》,《古文字研究》第1輯,中華書局,1979年。裘錫圭,《釋勿(弜)、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研究》,1981年第2期。學者諸家釋讀的扼要綜覽見:李圃主編,《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9 冊,第 1088頁我只簡略綜述一下上面一些論文的意思:
「弜」為「弼」之初文,「弜」在甲骨文中假借當副詞用,表示否定,讀若「不、「弗」。因為上古音輕、重唇音不分,這三個字重唇音雙聲疊韻。古代漢語中的否定詞全部都是唇音,甲骨文中的否定詞也同樣如此,如:甲骨文中「無、亡、不、弗、毋」等等。但是,「弜」與「不、弗」的用法很相近,但是有點不一樣。這是甲骨文文法,經常要講的的一個案列:「弜」在甲骨文其實等同「勿」或者「毋」。說簡單一點,「不、弗」翻譯成「不會」,而「弜」相當於「勿要、不要」,也就是 「希望對方不要做什麼」的祈使句。比如:「生人勿進」肯定不能說成「生人不進」,就是這點細微的區別。那麼,我們怎麼知道的?因為甲骨文中有一種卜辭形式叫做「對佔」,透過「對佔」異文發現的,加上分析卜辭的詞性知道的:在卜辭中,「弜」大多數是貞人占卜以後,告訴商王不要去幹什麼,所以「弜」後面是動詞。
我就以甲骨文中經常記載「田獵」卜辭為例子解釋一下。「田獵」卜辭也就是占卜商王該不該去田獵,哪一天去田獵,能不能捕獲到獵物。
「田」在甲骨文中就是一個動詞,表示「打獵」。貞人占卜經常會「對佔」,也就是正反兩種結果:王今天應該去田獵嗎?王今天不應該去田獵嗎?
比如:《甲骨文合集28680》就是商王田獵的對佔——「王弜田」和「王田」,這片對佔的甲骨卜辭的意思就是商王去田獵會不會遇到下大雨。
甲骨文的「冓」就是「遘」的初文,就是「遇」意思。《說文》:遘,遇也。還有如:弜追、弜伐、弜入等,大部分都是在動詞前面,表示不要進行、從事某些動作:
-------------------------------------------------------------
回答這個問題我以為很簡單,想不到看了三天的文獻,多處交叉對比,腦子都繞暈了。現在,基本上能用證據證明這些字的來龍去脈,最後總結一下:1、甲骨文的「弜」是「弼」的初文,讀若「不」,假借義表示否定副詞,與「不、弗」意義相近,也少量表示過人名等專有名詞。訴諸權威,直接上甲骨文專家學者沈之瑜的結論:
引自:沈之瑜. (2011). 甲骨學基礎講義. 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00甲骨文的「弜」在卜辭中,從沒有表示過形容詞「強壯、強大」,而且和「強」讀音也不一樣。2、商代以後,甲骨文「弜」被「勿、毋」代替,「弜」的後起本字就是「弼」。西周金文中未見「弜」字。「弜」的古今字音演變脈絡圖:3、《說文》的篆文「弜」:「彊也。從二弓」,讀音:其兩切,但「彊、強」表示「強壯、強大」也是假借,「彊、強」旁紐雙聲,可通假。「畺」是「彊」的初文,「彊」是「疆」的本字,
「」和「強」互為異體字,本義表示「米蟲」,戰國時代「強」行而「」廢《說文》的「弜」部下就是一個字:「弼」,那麼很有可能許慎搞錯了,將「弜」誤訓為「彊」也,段玉裁的註解也跟著錯。「弜」除了在甲骨文中單獨成字,西周金文、先秦秦漢的古文中,從來就沒有使用這個字,如果是漢代人新造字,為什麼從為使用過?
所以,我認為很有可能漢代人,或者說《說文》作者許慎望文生義:
將廢棄了字「弜」,以「雙弓」之意,理解為「彊(強)弓」,所以,訓「彊」也。
--------------------------------------
還有,最後一定要注意,說甲骨文有某字,一定要看甲骨文卜辭中的用法,不能僅僅看了一個單字,就倉促下結論。
因為「形同」但「意、音」皆不同的漢字很多。
比如今天表示尷尬的的「囧」字,但在甲骨文中是「窗戶」的意思,讀音為「明」:
《說文》:「囧」,窻牖麗廔闓明。象形。凡囧之屬皆從囧。讀若獷。賈侍中說:讀與明同。「囧」、「囪」與「窗」是同源字,
所以,就不能說今天「囧」字在甲骨文就有,這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