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天聽健康
-
2 # 周老師208294507
先看看自己是否會正確的走姿?
看看最常見的錯誤自己是否存在?
甩腿,踢腿,磨檔,撞膝蓋,X型腿,膝關節超伸,關節撞擊綜合症,踩腳面,踢腳後跟,磨損地,抬不起腳,平足,足外翻,足內翻,拇指外翻,搖頭晃肩,扭屁股,水蛇腰。
其實真的不少,走個路都走不正,都不會,就沒有資格用走路當做健身運動。
最最最基礎的運動模式存在錯誤,任何關節損傷都有可能發生,從腳趾,足底,跟腱,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骨盆腰椎,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損傷。
而健步走更是有嚴格要求的!
高抬腿,大跨步,輕落地,大擺臂,挺胸抬頭,收腹,保持骨盆脊柱正位,均勻呼吸。
保證每個關節正位運動,並不容易,需要足夠的肌肉功能,必須專門鍛鍊學習。
每個人自己拍拍胸脯,憑心自問,自己學習過走姿嗎?
父母真的教過你嗎?
專門學習過嗎?
如果沒有,請去認真學習,先解決自身問題,不要盲目運動。
步態評估,矯正走姿,非常重要,也是學習運動步驟,關節損傷康復中不可缺少的,所以不要等損傷了,在去學習正確走姿,何必亡羊補牢!
錯誤姿勢和運動過量,是關節損傷的兩大殺手!
學習姿勢,針對性的訓練,不要跟風,控制量,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慢慢學習運動,安全第一!
-
3 # 福州禪武
任何單一的運動超出肌肉承受能力範圍都會損傷。
每一個職業運動員身體多多少少都會有損傷,因為以運動為職業,就是無限制發揮人的潛能,以達到最高的競技運動水平。正常人運動也是如此。過度練習都會對膝蓋創成損傷。
一般運動訓練除了技術訓練,更多是體能訓練,這部分會戰賽事前的60%,以跑為例,並不是天天訓練就是跑步,更多的時間是進行體能的訓練,包括腿部的每個肌肉,心肺系統的供給,更加節省消耗的動作技術等,只有這樣訓練才不會過度消耗膝蓋。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視具體情況來看待。
走路健身時身體活動度最大的部位就是膝關節,膝關節有特殊的解剖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兩塊關節骨中間墊著一層薄軟骨起潤滑和緩衝作用,就像齒輪間的潤滑油。走路時,兩個關節骨面不斷對關節軟骨產生擠壓,這種擠壓作用隨著走路路程的延長而不斷累加。
在一定範圍內,關節軟骨受擠壓而被“壓扁”,隨自身的彈性而恢復常態;當超過一定限度後,這種彈性恢復即減弱,造成兩個骨關節面之間的緩衝與潤滑作用減弱而產生磨損。更為重要的是,關節軟骨中既沒有血管與沒有神經,也就是說當它受到過度擠壓時並不會向身體發出警示訊號,只有當擠壓過度造成其磨損嚴重使兩個骨關節直接接觸時,才會產生疼痛感,但此時關節軟骨的損傷已經屬於不可逆的磨損,從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
無論是從維護正常生理功能還是疾病康復的角度,多項研究表明:每天堅持30分鐘-45分鐘的有氧運動或每週不少於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即可起到應有的作用。按此來計算,以每秒走2步,每分鐘120步,30分鐘走3600步,即是每天較為合適的走路步數,實際上每天還要進行日常的活動,加起來走路的步數大約會在6000步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