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橘萌橘
-
2 # 舍之藏
這是一個社會失落群體現象,代表了一部分社會最底層群體的無助和無奈,迫切需要社會救助和關愛,當然根源很可能在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社會就業的冷漠、社會關愛的缺失,決不能掉以輕心![中國贊][送自己一朵花]
-
3 # 芳姐愛說說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現象。現在的年輕人抗壓能力很弱,也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問題,或是校園暴力,網路暴力等因素,都值得全社會關注。
約死群是在人遇到困難或是壓力大的時候。想輕生的時候,在一些人猶豫不決的時候,送上了臨門一腳。
前一段胡鑫宇事件,也是給社會,乃至各個家庭都敲響了警鐘,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父母還沒來得及發現孩子的問題,孩子就因抑鬱而自殺。
約死群裡那些說不想活的孩子大多是善良,懂事的人。他們從小被家長認為省心,實則對人生失望透頂,也很少有人真正關心他們的掙扎與痛苦。對於他們來說選擇自殺這條路,可能首先感覺結束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自己的痛苦。
自從張家界天門山4名年輕人相約赴死之後,人們對於青少年的“約死群”挖掘出了越來越多的秘密,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只不過大人們的心思和目光長久以來並沒有關注到這隻早就存在的潘多拉魔盒而已......
早在2020年時,網上流傳過一箇中年父親徐世海潛入已故兒子的QQ裡“約死群”拯救多位“墮落少年”的故事,令人感動。
而像徐爸爸這樣潛入約死群拯救“墮落”少年的家長,不止他一人。還有胡明,他的事蹟與這位徐爸爸如出一轍。
然而最終個人的力量對於改善這種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是極其微弱的。
他們就真的那麼想死嗎?連活著是怎麼回事都沒搞明白就急著去死?
對於很多從小玩網路遊戲長大的孩子來說,自殺就像點選“Game Over”,練廢了就重新來唄,好讓來生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以真正的強者身份重新開始。
最可憎的隱身人,其實是藏在各種約死群裡的“網路勸死者”,也許這群人很快又有了新的代名詞。很多青少年對生命對世界的認知並不成熟,情緒也及其不穩定,他們的三觀很容易被摧毀、瓦解、或被惡意利用。
什麼樣的人會無聊到 以煽動“空心病”的青少年自殺為樂(謀取器官也不對啊,很多都是喝了藥的),這還需要我們法治的進一步健全。而普通父母可以做的,就是擦亮你的心和眼,和你的孩子做一輩子的姐妹、哥們,有事先跟父母說啊,而不是去各種網路灰色地帶瞎討論,被惡人利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 WHO (WHO)公佈的資料表明:在世界範圍內,自殺是導致15-19歲年輕人死亡的原因,20%的年輕人有精神疾病。
鄭毅教授,北京人民醫院的兒童心理疾病專家,曾在他的著作中說:中國1/3的中小學生和1/4的大學生都有一定的心理問題。這是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數字。
問題的產生,從來都不可能是單方面孩子、或單方面父母的原因。
一方面,壓力是不請自來的,大人們需要長久的為孩子們敞開求助的大門。
小學學齡以上的青少兒,學業越來越加重,很多父母,很難不給孩子施加壓力,因為現實常常會陷入各種各樣的困境,比如:
作業寫到12點還沒完,孩子已經眼淚合著哈欠控制不了自己,你是讓孩子現在就睡,還是硬撐著棍子打手心,逼迫孩子全部完成後才能睡?
比如你的孩子每次考試班級墊底,然後花了該花的能花錢報了各種補習班,成績沒見好轉就算了,孩子越來越消沉了,誰遇上不焦慮!
活在這個時代,壓力逃不掉,普通人唯一能選擇的,就是我們自己應對壓力的方式。告訴孩子們學會求助,家庭和學校,至少得有一個地方,得長年為孩子敞開著求助的大門。
TED曾經有一個關於壓力話題的著名演講,一位心理諮詢師調查了相關的很多實驗資料,發現,在過去一年中,因壓力增大帶來的死亡增加了30%,但是,這個資料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重要前提是: 這些因為壓力而死亡的人群中,幾乎都是那些自認為壓力對人的健康會帶來極大損傷的人,死了;而那些認為一定程度的壓力對人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人,都活的好好的,甚至比那些去年只承受了很小壓力的人,活的更旺。
也就是說,人們面對壓力的心態,大大的影響了他的壽命。
就像空氣也有氣壓一樣,人越想逃離的東西,它越黏著你。
事實上,人在壓力來臨時,身體會自動作出一系列反應來應對,比如,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出汗等等。這一系列反應,其實是身體在幫你消除壓力帶來的更大損傷(如心血管疾病等)。
對於能夠勇敢的、正視壓力的人,此時他的大腦在分泌一種叫催產素的荷爾蒙(又俗稱擁抱激素),這個催產素,可不僅僅是婦女生產時的子宮收縮起作用,它更大的作用是: 為體內組織增加供氧量,從而幫助人們舒緩壓力、開朗心情。
科學家發現催產素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慷慨或自私程度,催產素可以提升同理心,如果這個化學物質在某人身上被抑制,那麼他就更傾向於自私的本性。
看到這裡很明確了,有的孩子天生可以承受較大壓力,也或者從小經常被媽媽爸爸擁抱和親吻的孩子,從小已經在開始分泌催產素了,這種物質幫助ta們面對壓力時,增強了心肌供血和血液迴圈的能力,緩解了壓力帶來的不適,甚至還讓ta樂於幫助父母、幫助別人。他們長大後更容易擁有自信樂觀、情緒穩定的性格。
還有的孩子天生這種功能較弱,也或者是後天的生長環境令ta沒有長出催產素的功能。壓力對ta來說,被認為是加快ta死亡的東西,同時催產素這種物質在ta身上被抑制,使ta傾向於自私的本性。
此處的“自私”用“自我”也許更恰當。只是從科學的角度看,這型別的孩子更傾向於自我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自我了斷,不願過多的打擾別人以及被打擾。
此時,如果大人們能夠及時的告訴孩子,坦然的接受壓力,讓催產素安靜自由的釋放,積極尋求別人的幫助、也積極的幫助他人,從而看起來壓力山大的事情一點點被解決了,原本在壓力下的心腦血管疾病在催產素的保護下,並沒有發生。
如果你覺得壓力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腫瘤,那它不會自動消除,反而還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疼;相反,你覺得它是一件罩在身上的防曬衣,那它就為你遮擋了紫外線的傷害。
極大可能,你的孩子已經跳出了ta 原先那個牛角尖。再不濟,你還能請求更專業人士的幫助啊。
另一方面,愛的教育是相互的,在情感裡,每個人既要付出也要獲得。
現在的孩子之所以更容易玻璃心,跟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密不可分。
就像人和人之間送禮一樣,禮尚往來的目的是為了互相之間還能長久的打交道,如果你每次只收禮,從來不贈禮,你心裡不會淤積歉意嗎?時間越久,反而更難以找到合適的機會回禮,你心裡淤積的愧意更濃厚了,越發不敢跟那位熟人打交道了,走哪都躲著...... 如果你從來不給孩子主動愛你的機會,只一味付出,你就是孩子想要躲的人。
就像作家寫書、畫家畫畫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素材輸入、加上不斷的輸出,輸入和輸出達到聯動互補的狀態,最終輸出的,才能是作品。
單方面的輸入不輸出,最終還是個悶罐子;單方面的只輸出沒有輸入,那你不是在完成作品,是在應付差事、記流水賬。
養孩子的過程,像不像精心刻畫一部作品?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只要無限付出、不求回報,大無畏的犧牲自己的一切,孩子終究有一天長大了會感激自己的。這樣的家庭德孩子,長期在這種病態的“愛”中很難長大,然後即便ta日後明白了你的苦心,也不見得會感激你,因為你當年給ta造成的心理淤積,在長時間內沒有得到釋放和排解,就成了ta的心理疾病,站在孩子的角度,ta是一個長期被強行輸入而無法輸出的人。
付出愛、索取愛,不論是情侶之間,還是父母孩子之間,聯動互補,良性迴圈,親密關係才有長久幸福。
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子愛人的方式是熱烈純粹的,索取愛的方式,也是直白甚至蠻橫的,正因為小孩子不懂得付出愛的方式,父母們才需要以溫和友善的方式去索取,教會孩子如何愛別人。
告訴孩子我現在很累,動不了了,你能否幫幫媽媽/爸爸一個忙......
我給你講了那麼多故事,今天你給我講個故事/你教我一個小科學實驗好不好......
我買了咱們都愛的草莓蛋糕,我也很喜歡吃,你願意分我一半嗎?......
愛的教育跟知識教育一樣,也是反覆的、漫長的、相互的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的完美。只有在不斷的付出和索取中體驗,你才能找到你們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模式。
如果愛的方式不對,到誰那裡都變成災難。
很多人覺得只要孩子並未出現厭學、沉迷於網路遊戲、情緒低落、焦慮等等症狀,就沒事,離抑鬱什麼的,還遠著呢。別忘了張家界那4個年輕人,就是所謂的“微笑型抑鬱症”,不論是出於善意的不想打擾到別人,還是說太過自我而不管不顧身邊人,微笑型抑鬱其實本質上就是獨自承擔、獨自決絕、社交冷淡不願與別人過多的連線。
怎樣就算是不交心了,不是跟父母不說話,反而是,他們不再頂撞父母了,事事隨你意,你說咋就咋,我既不發意見,也沒有積極建議,敷衍完成所有的事讓它們表面平靜就行了。父母問孩子最近過的怎麼樣,ta慣常的回答是還行/就那樣/挺好的/嗯/你別再問了......等等。
父母如果選擇徹底忘乾淨自己當年的青少年時代,那麼當然不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到孩子可能走入的困境。
最根本的問題,就兩點:
讓孩子釋放壓力的通道,沒有開啟;
讓孩子主動愛父母的通道,沒有開啟。
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開誠佈公,真誠面對自己的優點、已有的成就,也同樣真誠的面對現存的不足,網路平臺的違禁詞,限制了更多善意者的交流,卻變相的把那些“網路勸死者”隱藏更深了。
畢竟約死群只是冰山一角,羨慕“跳崖”為“盪鞦韆”,羨慕“炭燒”直接走等等,靠違禁詞能違禁的完嗎?
只有面對了,才可能改進。
心理問題,在很多人身上就像個堰塞湖,平靜而美麗的展示在那裡,你並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從哪裡崩塌。
#親子關係# #法治# #父母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親情#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