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並快樂著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時代和媒介的變遷來回答一下。

    80、90年代的中國大學校園,沒有電視、當然更沒有網路。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主要由上課、讀書、社團活動、晚自習、社交生活構成。

    80年代,在很多人的回憶中,那是一個純真、從上到下都洋溢著一種理想主義激情的年代。剛經歷了十年浩劫的中國,百廢待舉、永珍更新。在文化領域,國家領導人重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落實知識分子待遇、恢復高考制度……在黨和政府的著力倡導下,對文化人、知識分子的尊崇和禮遇成為那個時代的主旋律。這樣一種文化氛圍下,大學校園是讓眾人豔羨的“象牙塔”、大學生則是那個時代的天子驕子。對文革的反思,對民族國家命運的關注,對改革開放、四個現代化的建設期許,使得文學成為那個時代最佳的表現和反映載體。那是一個文學熱的年代,當時,純文學期刊《收穫》、《十月》動輒就上百萬份的銷量。在這樣一種文化熱中,詩人也成為那個時代的“弄潮兒”:當時湧現出了不少傑出的詩人和膾炙人口的詩篇,包括北島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樹》、顧城的《一代人》、《遠和近》等。當時的大學生,幾乎每一個學子心理都裝著一個文學夢。大學校園內大大小小的文學社團如雨後春筍。大學生的業餘活動幾乎完全被讀書(主要為文學類讀物)和各色各樣的社交活動填滿,這些社交活動包括各類社團活動、交誼舞(當時很多大學校園都有舞廳)、野炊、電影、戀愛、運動等。

    90年代,隨著國家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整個社會的理想主義色彩褪色,商業化的色彩日漸濃厚,大學生日益從理想主義走向現實的功利主義。這個年代,休閒讀物開始從純文學期刊向利潤主宰的商業期刊過渡。《知音》、《讀者》、《讀者文摘》取代了原先的文學期刊成為大學生的熱衷讀物。收音機、錄音機也是大學生的最愛。當時,收音機、錄音機既是學習工具(主要用來學英語)又是娛樂工具(尤以音樂、情感談話類節目最火,捧紅了不少歌星和“知心姐姐”)。當然,這個時候盜版VCD也很熱,宿舍裡晚上或週末租碟一起觀看盜版VCD的熱情可以說“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2016年周星馳的《美人魚》上映時,當時流傳的“我們都欠星爺一張電影票”其實就來自這個盜版VCD的梗。90年代周星馳的電影主要是以盜版VCD的方式流行於大學生群體之間的。90年代末,網路也開始在中國大學校園慢慢流行,但是當時很少有人能夠買得起電腦,學校宿舍也根本不具備上網條件。因此,大學生基本都是去校園周圍的公共網咖上網,當時記得一個小時的上網費是8元錢,可以說上一次網,一天的飯錢就沒有了。當然,除此之外,運動、社交生活仍然是生活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對比那些遠去的年代,你可以看到時代變遷改變了太多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許多熬過低谷的人最後都沉默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