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小劉老師記

    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有效的複習能夠讓學習變得更簡單,也更省時省力。

    每當期末考試已經臨近,各年級、各學科都已經進入到緊張的複習階段。老師和家長都進入備戰狀態,時時刻刻給學生加油加壓。可有的學生對待複習鞏固並不買賬,他們認為複習鞏固是“燙剩飯”,根本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表現出平時還沒有地浮躁。還有的孩子面對一學期的知識感到有些棘手、茫然,不知道如何複習。還有的孩子提起考試就恐懼,面對考試無能為力。所以針對上面幾個問題要有針對性的解決。

    一、給學生講複習的重要性。 複習強化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複習不單是機械的重複,而更應包含者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平常學習好一些的同學應該利用複習之機,在知識的遷移、在能力的訓練上下功夫,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自己在學習上再上新層次,進入更高的學習境界。學習一般的同學更應該加大複習力度,鞏固基本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做到溫故而知新。

  • 2 # 哲媽說教育

    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會不會複習,複習的效果如何。下面我就從複習的時間的方面去談一談這個問題。

    1.當天複習。

    老師當天教的知識當天掌握。例如語文老師當天教了一課書,教學了生字詞,要求背誦課文,理解段意。那麼當天的複習要有熟記生字詞,多讀課文,然後背誦並默寫(自己用草稿紙默寫,看是否已經掌握),看到某段話,是否已經理解該段話的大概意思。

    又如英語教學了單詞,又教讀了課文,講了短語的運用。當天複習的時候就要熟記單詞,多讀課文,看看自己對重要段落是否已經會運用。

    當天教的新課做到當天複習,當天掌握,不留手尾。這樣才做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學習下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才會學得更好。

    2.週末複習。

    有人說週末和假期不是用來玩的,而是用來實現彎道超車的。對此深感認同。

    平時上課,其實複習的時間是很少的,因為要應付各科的作業,就算當天複習了,也未必能夠全部掌握,何況任何知識都會有一個遺忘的過程。例如一些單詞,當天是記住了,但有可能過一兩天又忘記了,所以需要隔一段時間就重溫一遍,這樣才會記得牢。

    週末作業相對較少,時間也更充足,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就習慣用週末兩天的時間來鞏固一遍上週教的內容。比如語文教了三課書,我會檢查這三課書要求掌握的內容是否都已經掌握了;數學教了幾個例題,這幾個例題我是否已經理解了,相關的習題是否會做了。

    因為之前已經複習過一次,週末的複習只是檢查下有沒有遺忘而已,或者是對一些之前沒掌握的內容作一個深入鑽研,突破難點。

    我以前就很喜歡週末,因為可以自由掌控,哪個學科學得不好多複習哪個學科,自己科學合理安排時間,就算學得慢一點也沒有關係,勤能補拙。多看書,多思考鑽研,多寫多練,總能做出來。複習過程中也需要有這樣的毅力和決心。

    3.考前複習。

    在每次考試之前,老師都會提前佈置複習。如果前面兩個時間段的複習做得好,考前複習其實很輕鬆,就是檢查下該記住的知識點有沒有記住,一些容易錯的題自己是否依然會做錯,看看還有哪些該掌握的而自己卻還沒有掌握的,查漏補缺。

    注意一定不要輕視這個環節的複習,因為這時候的複習離考試真正做題很近,記憶的效果會很好。我以前考試的時候,看到某些題目,自己在心裡簡直樂開了花:這個詞語解釋我昨天才看過,沒想到真的考了;這道題我昨天做過,沒想到居然一模一樣的;這句話的意思我前天才複習過,簡直是為我而出的題……這樣複習,你說成績怎麼會不好?

  • 3 # 米哥育兒

    孩子白天接受了整整一天的教育,時間緊,任務重,很多隻是還來不及好好消化。所以孩子很需要複習,通過複習,可以找到上課是沒有留意的,可以弄明白不懂的地方,可以進一步深入理解問題並進行必要的拓展。但如果複習的時間安排不恰當,也達不到複習的效果。

    功課的複習要講究效率,要求效率就要講究時間的合理性,即適時。只有適時的複習,才能夠事半功倍的達到好好學習的目的。孩子對於複習,很多都不太情願,寧願晚上看電視、上網來打發時間。作為家長,應督促孩子盡心個課後的複習,並教導孩子“適時”這樣一個道理,最終形成適時複習的好習慣。

    那麼孩子什麼時候複習最好呢?

    1、睡前

    為什麼睡眠之前記憶效果好呢?因為學習之後立即入睡,沒有什麼干擾,所以遺忘就少;相反,在學習知乎照樣進行日常活動,這些活動明顯的干擾著剛學習的資料,所以遺忘就較多。另外,睡眠本社是對清楚時學習資料進行篩選,把重要的資訊儲存起來,對記憶過程起著鞏固作用。因此,臨睡前,把每天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是最好的複習。

    2、醒後(早自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要記憶的材料你,須於識記後8~9小時內再度複習,才會記牢。因此,前一天晚上所學的功課,在第二天早晨,花上10分鐘作用的時間再次複習,像過電影一般再過一遍,十分重要。有人說“早晨10分鐘,等於平時半天功。”此話有理。所以,在早晨上學之前,讓孩子面對書桌片刻,可以使前一天晚上所學的東西深深地記存在孩子的頭腦裡。養成這個習慣很重要。

    正確的複習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而且要及時,等到知識全忘了,再去複習就事倍功半了。比如,對當天所講的課,應該做完作業後進行復習,三天後在複習,七天後對一週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小結複習,一個月或三個月做一次總複習,這樣就能了牢固掌握新知識了。另外知道孩子學習嘗試會議,複習時不要一遍一遍地背,在複習材料還沒完全掌握之前,就嘗試會議能使大腦積極活動,使人集中精神去掌握不能回憶的部分或改正回憶中的錯誤。複習還要針對學科特點,比如,複習語文、外語要做到大聲朗讀課文,務必記住當天的生詞、讀寫方法和語句的意義,外語要重視語音、時態句型、語法等知識的複習。複習數學要做到背熟公式、定理,做適量練習。複習歷史、地理、生物要做到細讀教材,深入理解學習過的基本原理,找出前後知識的練習,在理解的基礎上背書基本概念、人名、地點、歷史年號、大事件等。

    由於中學生大部分的複習時間是在家裡,所以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使之掌握科學、正確的複習方法。

  • 4 # 清風視野

    複習要遵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和重難點原則及系統化原則。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是從學習之後就開始了,遺忘的程序並不是均勻發生的。開始遺忘速度很快,之後就逐漸緩慢。艾賓浩斯通過大量實驗得出大量的資料,繪製出描述遺忘程序的曲線,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根據記憶保持的時間長短,我們可以把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老師剛講授的知識在經過孩子下意識的注意學習後,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短時記憶如果不經過及時的複習,孩子記住的知識就會逐漸遺忘。只有經過了及時的多次複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成為了長時記憶,才能夠在大腦中長時間儲存下來。

    二、如何複習才能事半功倍。

    1、遵從遺忘曲線。

    如果對所學的知識能在1天、2天、4天、7天、15天后重複複習,效果最好。

    2、要針對重難點的複習。

    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來看,如果我們對所學的知識在1天、2天、4天、7天、15天后重複複習效果最好,但由於上課所學的知識不斷增加,按照這個規律複習是難以現實的。那我們怎麼複習。在遵從遺忘曲線的規律下,只有針對性重難點複習,這樣才夠時間和精力。

    在老師講授的眾多知識中,要讓孩子記住老師提醒的知識中那些是重難點。只有對重難點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時間去複習,才夠時間。對於不是重難點的知識,偶爾複習一下即可。

    3、針對孩子的個性複習。

    每個孩子的記憶力能力不同。比如記憶力比較好的,可以1天、4天、15天這幾個時間點組合重複複習,這樣孩子學習就輕鬆很多。孩子的記憶力如何,就要根據家長和孩子一起實驗觀察。選取幾個時間點對知識來進行復習實驗,看哪個時間點組合的複習效果比較好。

    每個孩子的記憶也有選擇性。比如有的孩子對語文知識的記憶力比較好,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力比較差。那麼,語文課課選用1天、4天的時間組合來複習即可,而數學可用1天、4天、15天的時間組合複習。

    4、針對孩子的弱點複習。

    就是同一個科目,花費相同的時間,有的知識孩子記憶比較牢固長久,有的知識記憶比較差。我們就要對孩子記憶不牢的多複習,對記憶牢的少複習,以便都能達到長時記憶,同時又節省複習時間。

    5、理解性記憶複習。

    在複習時,機械性記憶不牢固,用理解性記憶要牢固地多。理解性記憶,不但有助於長時記憶,更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更有助於孩子對知識的運用,更容易考高分。

    三、系統性複習。

    尤其在期中和期末或畢業考試前的複習,要注意對知識的系統性複習。系統性的縱向和橫向對比複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使知識連貫系統化,這樣才更助於解答難題和拉分題,使孩子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

    綜上所述,如何教孩子複習,在這裡我就拋磚引玉的談了這些。沒有一種藥包治百病,也沒有一種複習方法能適合所有的孩子。根據上面的理論和認識,結合自己孩子的記憶特點、學習特點、知識掌握程度等,探索出一種適合自己孩子的複習方法,才是最佳的方法。

  • 5 # 龍爪手聊教育

    學生要如何複習才有好效果,在回答問題前先說一下複習這件事。

    什麼才是真正的在學習?複習才是真正的學習,只想學新東西,不喜歡複習的,就像猴子掰苞谷,最後啥也剩不下,記住這句話:複習才是學習本身。

    知道的複習的必要性,如何做好複習,龍爪手這裡教你一個最簡單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做題隨機複習。

    就以做數學題為例吧,每天做作業的時候,先複習今天講的知識點,要做到一點:不復習就不要去做題,要強迫自己這樣做。

    習題做完了,總結一下,把解題所用到的公式定理、知識點的名稱寫到解題答案後面。關鍵點來了,當你發現有公式定理、知識點沒記住的時候,馬上、立即、當場就去找出課本來複習,孩子的複習就這麼做。

    注意複習的核心要點,就是複習公式定理、知識點,而不是其它。為啥這樣說,道理很簡單:只有公式定理、知識點才能解題,所有不是用公式定理、知識點解題的答案都是錯誤的。

  • 6 # 今天又下大雨

    一、我的兩個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很注重他們的錯題整理。平時考試和做練習題的時候錯的題目,我都會要求他們把錯的題目按科目整理出來。我發現一個現象,孩子都會把做錯的題目重新做錯,有的時候會反覆很多次。有了錯題本,複習的時候我們就抓住錯題來複習,這樣就可以避免把曾經做錯的題目再次做錯。

    二、複習的時候我建議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寫出一個知識的框架結構,也就是說你讓孩子回憶一下最近學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有什麼樣的聯絡,其中你哪些方面已經掌握了,哪些地方還沒有掌握,我們就把還沒有掌握的知識拿出來複習,把它弄懂,學透徹,不留死角。

    三、我覺得複習的時候適當做些練習也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平時自己老是做錯的題型,找一些相關的練習多練練,對孩子的幫助肯定是有的。

    四、複習的時候心態也是很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讓孩子靜下心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這樣複習效果肯定不怎麼樣。

  • 7 # 流浪的引力波

    由於今年疫情緣故,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延長了寒假時間,這一放就是小半年,這段期間也無法出門,孩子都在網上上課,和家長相處的時間一多,大部分調皮的孩子在這段時間都會原形畢露,他們的學習應該是家長最操心的。今天我就來回答一下怎麼教孩子複習。

    大部分學校都會在返校的前一到兩週組織一次考試,目的就是為了看一下這段時間網課的學習情況,另外,返校不久,馬上就會迎來期末考,中考,高考等重要的考試,為了能讓各位考生能在最後的這段時間裡面多進步幾分,我說一下我對教育孩子複習的一個看法。

    第二點,要根據孩子學習情況,針對性的查漏補缺。如果平時孩子學習很好,可以建議他多研究一下自己的錯題本,讓孩子自己總結題目的特點型別和解題思路,或者是多種方法去解題。如果孩子屬於中等成績,那多半是偏科,那要多花些時間在他薄弱的科目上。如果孩子成績很不好,那先不要想著在這段時間讓孩子提多少分,漲多少名。應該先讓孩子多鞏固基礎知識,只有基礎知識掌握了,成績才會有長進。

    第三點,複習的過程中要採取積極的教學方式,多鼓勵孩子,多肯定和讚揚孩子的複習方式,不要拿他去和別家的孩子比較,多理解包容他,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 8 # 山河教育徐老師

    一、樹立正確的複習觀複習,,意指把原來學過講過的知識重新再來一遍,但決不是象我們熱剩飯那樣簡單,因為複習其實是一個知識鞏固、查漏補缺的過程,但是很多學生忽視這一點,以為複習只是老師把原來講過的東西再重複,沒有足夠的重視。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學生看起來學習很用心,就是成績上不去。我感覺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學生在做大量練習的時候,沒有選擇性。在複習階段,對於學生來說,要特別注意原來有困惑的地方。可以準備一個糾錯本,把平時的錯題抄在一個本子上。我們就會發現,有時學生考不好,是因為有些題型或知識點一直就沒掌握住。練來練去,都是練的自己早已掌握的知識,當初就不懂的知識卻一直也沒弄懂,因此那些知識點一直就是他的失分點,所以應該把平時沒掌握的知識點作為複習的重點。我在作班主任的時候,讓學生從第一學期開始,每人每學科都準備一個糾錯本,平時做錯的題,都總結在一個本子上,改錯。然後每週把這些題型練一遍,半期考複習的時候,再把這些題仔細作一遍,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這種方法僅僅對於學習自覺的學生效果好,因為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是有偏差的,而老師不會精確到對哪個學生哪個知識點沒掌握都瞭如指掌。如果家長對孩子督促或指導一下,可能情況要好些。

    二、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學習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跟學習效率有關,提高學習效率,關鍵在課堂上,俗語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話改在學習上可以說是:“堂上一分鐘,堂下十分鐘”,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當然在課堂上學習時間的分配,一般由老師來安排,那麼在課下,尤其是在複習階段,作業比較多,有寫的有背的,應該教會孩子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來安排時間,一般我主張,寫作業的時候,先寫自己喜歡的學科、學得好的學科,遇到不會的題,不要鑽牛角尖,思考20分鐘如果還做不出來,就應當把題放下,到學校去問老師或同學,或如果有剩餘的時間再鑽研。其次,要讓孩子回家就抓緊時間學習。原來我就碰到這麼一個學生,家長一見面,給我提的意見必然是孩子作業太多,寫到夜晚11點左右,孩子的字型上小學的時候多麼好,到了初中作業太多,字都變形了。每次我都跟家長解釋,其實作業不多,要他注意孩子的學習習慣,是不是回家就寫作業,家長固執地認為是老師留的作業多。有一次,我實在忍無可忍,叫來幾個成績很一般的學生,讓他們告訴叔叔,一般作業幾點完成,我又讓那孩子當著家長的面,說說自己是怎樣寫作業的。孩子的習慣就是回家先玩,等吃過飯,休息半小時再寫作業,不管是什麼作業,不到老師讓交的時間決不寫。有時候老師會提前佈置作業,為的是保障作業的質量,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思考,但有些學生非得等到老師讓交的那天,匆匆忙忙胡亂應付了事。三、學會歸納整理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對知識的歸納整理能力,每個學科的教材在編寫的時候,課程之間都有內在聯絡和規律,抓住了這些聯絡和規律,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象政治、歷史這樣的學科,可以讓學生先看目錄,然後每一單元的知識點、每一課的知識點列表,孩子能把知識點列下來,對課本已經有個整體的印象了。其他學科應該怎樣歸納整理可以讓孩子諮詢一下老師。

  • 9 # 教育擺渡者

    要根據孩子的學段、年齡段來制定與之匹配的複習方法;同時,還需要擬定孩子的學業目標,短期、長期目標相互配合,綜合培養,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一、學前教育階段

    如果孩子處於學期教育階段(幼兒園),要幫助孩子複習,更多的就是識字、讀數,語文學習都是從字、詞、句、短語、長句、文章,這樣循序漸進的,對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要適度的做好三年的學習規劃:

    1.學業方面的規劃:

    學前階段的語文課業目標:學會拼音,並能識讀一定量的字。學前階段的數學課業目標:學會識讀數字,10以內的加減法學前階段的英語課業目標:在孩子玩樂時,播放一些英文的簡單對話很有必要

    2.素養方面的規劃:

    孩子在學前教育階段,就要計劃培養一些藝術類的技能,別迷信什麼“興趣”,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所謂的“興趣”絕大部分都是“偽命題”,因為孩子尚處於啟蒙、認知階段,只有“好奇”,很少有所謂的“興趣”,除非孩子具備“特異”潛質。

    3.執行規劃:

    1.學業方面:因為小升初是劃片的,小學升初中,除非是有特殊的原因;否則,孩子升學上沒有太大壓力,因此,學習習慣、閱讀愛好就是培養的關鍵。為什麼要強調在學前教育階段讓孩子識字讀數,就是防止小孩在小學前三年時因為“落後”而出現“壓力”過重的情況,導致孩子對學習出現“畏難、逃避”的不良後果,在15年漫長的初等教育過程中(幼兒園3年+小學6年+初高中6年),要把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做合理的分配,不要把短期目標變成長期目標,更不要把長期目標變成“夢想”

    因此,小學前三年,重點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知識的學習和複習依然就是重複,按“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複習語文的生詞生字,①字詞是語文的基礎,離開了字詞,學好語文就是天方夜譚;在數學方面,②因為孩子從讀數到運算,有一個認知升級的過程,因此,買一本一定運算範圍內的“口算本”,讓孩子每天按量練習口算③英語不能疏忽,讓孩子把課本上的字母、單詞和常用語“重複”寫、“重複”背,小學階段英語跟不上,以後英語就會成為孩子學業上的攔路虎,很難“逆襲”。

    三、中學階段

    中學階段孩子的學科門類增多,學業壓力自不待言,因此,日、周、月複習計劃不可少。

    在這個階段,孩子有了一定的學習自律性和自覺性,家長不要過於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要學會放手,家長更多的是協助和督促孩子學習,而不是“越俎代庖”。因此,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學習計劃,預習、複習的本質就是“時間管理”,把課餘時間分配好,接下來就是“執行”。在這個過程中,為每門課精選一份優質的教輔材料,讓孩子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適量的題目,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孩子未必一定要上課外的輔導班,能不上,儘量不上,為什麼?因為課外輔導班良莠不齊,更為重要的是,很多課外輔導班的教學內容與孩子在學校的學科內容不同步,老師講的方法,與輔導班老師的可能不一樣,對很多孩子來說,反而效果不好。

    如何選擇輔導班?要找專業的,能根據孩子的情況,量身定製系統性提升方案的輔導機構,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總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初等教育階段作為重要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本質就是孩子的“時間管理”,作為家長,更多是輔助性的作用,在家庭環境、必要的學業投入和生活上,為孩子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接下來就是配合和督促孩子。

    在初等教育階段,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同步協調,如果這兩方面相互扯皮,甚至家長比孩子還“玻璃心”,那家校配合就是一句空話。

    學校和家庭都是為了孩子,因此,這個大目標要一致,雙方在方式方法上的不認同,可以溝通、交流,通常情況下,不要去幹涉學校的工作,更不要與學校、老師“對著幹”,教育是一份“良心活”,老師也是一個職業而已,上綱上線的後果,就是讓你的孩子完成學業,至於結果和效果,“用心換心”想想就明白。

  • 10 # 我在家裡辦名校

    複習在學習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多大教育家都十分重視複習的作用。中國兩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強調“溫故而知新”;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複習是學習之母”,為了說明覆習的重要性,他還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在學習中不注意複習就像醉漢拉火車,邊拉車邊丟貨,到家時只剩下一輛空車。

    隨著各省市逐步調低疫情防控等級,相信中小學全面開學的日子應該不遠了。網課學的不理想,更需要複習來查缺補漏。

    那麼,怎麼教孩子複習呢?

    首先要指導孩子制定複習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制定複習計劃非常必要。制定複習計劃要做到五個明確:明確複習範圍——從哪課到哪課,從哪章到哪章;明確複習時間——這麼多的內容有多少時間複習,複習時間該如何分配;明確複習步驟——先複習什麼,再複習什麼,最後複習什麼;明確複習方法——為了搞好複習,需要哪些複習方法;明確複習重難點——哪些是考試重點,哪些是自己不理解的難點。其次,在複習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夯實基礎。高樓萬丈高樓平地起,再高深的題目也不能脫離課本的基礎,所以,複習的第一步要鞏固基礎知識。2)要適當拓展延伸。在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適當做一些有難度的題目,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3)要適當向弱科傾斜。優勢學科平時學得較為紮實,可以少用一些精力。薄弱學科,平時學得吃力,欠賬較多,可適當多用一些時間和精力。4)要注意學科特點。每個學科都有每個學科的特點,要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復習,語文、英語要多讀多背,而數理化要多理解多做題。5)要虛心請教。複習時要徹底清理知識死角,遇有不會的問題一定要問同學問老師,以求徹底弄懂弄會。複習的方法是很多的,在複習時要善於借鑑吸取別人複習的經驗,還要注意總結自己複習中的得失,做到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複習中學會複習,從而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複習。

    (圖片選自網路,侵權必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認為“很多人的人生最大的遺憾是對家人的虧欠”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