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啟航帥

    蔣光太,已經是中中國人,不會輕易離開,因為他有代表恆大和國足爭取成績的機會。

    蔣光太的入籍之路可謂是披荊斬棘,但是恆大球迷堅信他最終會成功。2019年,中國足球掀起了一波“歸化大潮”,目的是完成2022卡達世界盃的重任。作為中國足球的“帶頭大哥”,廣州恆大揹負這個重任,一口氣對艾克森、高拉特、費南多、阿蘭、洛國富、蔣光太和蕭濤濤等外籍球員進行歸化。

    然而,最讓恆大頭疼的要數華裔球員蔣光太,他的身份最為“親中”卻很可能因為誤解而無緣國足戰袍。蔣光太出生在一個華裔家庭,從小熱愛足球並且進入英超傳統勁旅埃弗頓的青訓營學習足球。隨後,他在多家英格蘭職業俱樂部效力,其中不乏埃弗頓、桑德蘭、維岡競技等國際知名的球隊。也因為他表現優異,被英格蘭招入了青年隊,也因為這一次招募讓蔣光太險些斷送了歸化之路。

    根據國際足聯的相關規定,曾代表原足球協會出戰青年隊比賽的球員,如果沒有獲得雙國籍是沒有資格更換新的足球協會的。所以,之前只擁有英國國籍的蔣光太被認為無法完成歸化,而這樣的說法也得到中國的“轉會大神”的確認。萬萬沒想到的就是,所謂的蔣光太無法歸化實屬誤解,因為蔣光太是天生擁有“雙國籍”的資格,只是中國不承認雙國籍,他的確符合歸化的資格。2019年中,蔣光太完成“尋根之路”,在廣東找到了他的宗室並且完成了入籍。

    也就是說,只需要國際足聯相信蔣光太當年代表英格蘭青年隊出戰的時候,他只是因為還沒有獲得中國國籍而選擇出戰,那麼他就能夠披上中國男足的戰袍。但是,歸化事宜一拖再拖,國內的“轉會大神”也紛紛看衰恆大這一次操作。正所謂:“皇天不負有心人”,國際足聯修改了關於代表青年隊出戰的規定,蔣光太通過了最新的歸化規則並且進入了最新一期中國男足的大名單。

    中超新規擋住“歸化大軍”,本土球員生存危機減緩。艾克森、費南多、高拉特、阿蘭和洛國富都是在中超響噹噹的球員。他們不僅個人技術出眾,還融入了球隊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為了讓廣州恆大不能輕易稱霸,中超聯賽啟動了“入籍球員新規”,每支俱樂部只能讓一名入籍球員用“歸化名額”報名,其他的只能當作“外援”使用。按照廣州恆大的情況,艾克森會使用“歸化名額”,費南多、高拉特和洛國富使用“外援名額”,而阿蘭只能夠租借給北京國安。

    也就是說,廣州恆大在2020賽季的中超聯賽,每場比賽理論上可以派出6名“外援”出場,再加上華裔入籍球員蔣光太,餘下的名額只剩下4個留給本土球員。本賽季,恆大將“更新換代”進行到底,留在陣中的本土球員實力相仿,也讓相互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更讓人可惜的就是,廣州恆大在上賽季“更新換代”培養出了韋世豪、楊立瑜、嚴鼎皓、張修維、高準翼和鍾義浩等年輕球員。一旦使用大面積的歸化球員,必然能夠讓他們穩穩地成為“飲水機管理員”。

    歸化球員能跟快速提升國足的戰鬥力,同樣也能跟讓球隊潰不成軍。也就是說,本土球員因為歸化可能丟了飯碗,在國家隊當中也可能出現各種矛盾。國際足壇最成功的歸化球隊,在奪得2018世界盃之前就出現過內訌。法國隊當時球員之間出現了矛盾,主要因為大部分的“歸化球員”出現了民族認同或者個人偏見,最終把主教練被炒掉為的就是“殺雞儆猴”。而且,中華民族有幾千年歷史,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並且源遠流長。

  • 2 # 綠茵集中營

    近日足協主席陳戌源在與央視主持人白巖鬆視訊連線的時候,就談到了自己未來的一些想法,其中就包括了球員降薪一事。在對話的過程中,陳戌源有一句話讓我們印象深刻:“就算是壯士斷腕,也必須全力改變中國足球的財政體系,球員降薪一事勢在必行。”

    所以說,中國足球的金元時代,已經正式宣佈進入尾聲,除了目前還有合同在身的多名外援之外,未來新籤合同的內援和外援,薪水都必須會得到一定的限制。

    無論足協如何採取降薪措施,歸化球員都是不會跑路的,因為他們現在所得到的待遇,已經非常高,就算降薪下來,也依然是一筆天文數字。表面看來,薪水降低了,但實際上球員的收入是包含多個方面的,只要恆大在其他的方面給予球員進行補貼,那麼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雖然這樣的方式並不實際,但為了穩住這一批歸化球員,錢是唯一的工具。

  • 3 # 胡先生207351451

    5月8日,中國足協釋出了一份史無前例的檔案——《關於男足職業俱樂部與所屬球員、教練員合理調整薪酬、共克時艱的倡議書》。雖是倡議,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特殊時期,內容非比尋常。

      倡議書的核心內容是:中國職業足球該如何降薪。

      降薪是疫情期間中國職業足球的自救之道。據中國足協內部人士介紹,疫情對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和足球產業衝擊巨大。聯賽因此推遲,各俱樂部沒有比賽,票房、商業收入基本歸零。即使沒有比賽,各俱樂部疫情期間仍需履行工作合同,仍需向球員和教練支付工資,僅薪資支出一項就佔到各俱樂部運營成本的70%左右。另外,加上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自主創收和盈利能力較弱,普遍虧損嚴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異於雪上加霜。

      個別投資人財力雄厚的俱樂部或許沒有降薪壓力,但對其他一些俱樂部來說,降薪已經成為它們求得生存的途徑。因此,眾多俱樂部聯絡中國足協,敦促後者能夠統一協調、研討並推出指導性意見,以便各俱樂部能夠達成共識,並採取合理調整薪酬的行動。

      疫情期間,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停擺,看似平靜的表面下隱藏著一些俱樂部的財政危機。在此關頭,中國足協出臺了這份倡議書,為那些在困境中備受煎熬的俱樂部指明瞭降薪求生的出路。4月下旬,中甲新疆天山雪豹俱樂部已經率先宣佈降薪。俱樂部董事長孫愛軍表示,“小本經營並不丟人,降薪就是為了讓俱樂部活下去。”

      降薪求生是在疫情籠罩之下的世界足壇的普遍現象。國際足聯(FIFA)為此在4月份出臺了一份名為《關於應對新冠疫情足球管理問題指南》(下稱《指南》)的專門檔案,為各足球俱樂部降薪提供指導性意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FIFA在這份檔案中把“新冠疫情”定義為“FIFA和足球的不可抗力”,同時表示,各俱樂部如在薪酬協商和調整過程中出現爭議,FIFA會按照《指南》原則對個案進行評估和處理。

      顯然,這並非一份普通的指南,而是被賦予了一些業內應急行規的色彩。這份檔案的精神貫穿中國足協倡議書的始終。

      協商與爭議

      中國足協倡議書共分7部分26條,主要內容包括:降薪只適用於受疫情影響期間,即從3月1日至聯賽開啟前的一週;倡議調整幅度為月薪的30%-50%;俱樂部可以根據球員、教練員的收入水平,協商實行階梯狀減薪,並根據現金流情況協商延遲支付部分薪資,拖欠部分薪資必須在一定期限內補足;保護低收入球員和教練員的利益,不鼓勵降低或延付他們的薪資;涉及租借球員的,應根據租借協議處理或三方共同協商;俱樂部施行單邊決定降薪的,首先必須滿足FIFA提出的指導原則;鼓勵勞資雙方邀請法律專業人士參與協商……

      倡議書的核心前提是:俱樂部與球員、教練員應堅持友好協商,達成共識。

      陳戌源自當選中國足協主席以來,幾次痛陳中國職業足球聯賽不健康的現狀。7日晚上,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斬釘截鐵地表示,中國足球不僅將在疫情期間降薪,將來會繼續降薪,必須擠破泡沫,否則中國足球就沒有未來。

      疫情之下,薪資過高給中國足球健康發展帶來的戕害進一步凸顯。佔運營成本70%左右的薪資支出,讓眾多俱樂部難以為繼。

      降薪肯定會給球員和教練帶來暫時損失,但是勢在必行。因此,陳戌源說:“我希望我們所有的職業運動員能夠正確地對待這次這個臨時的降薪措施,因為這對俱樂部的發展是有利的,對球員發展也是有利的。”

      球員、教練員和俱樂部、投資人等同屬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疫情當前,更是如此。如果俱樂部遭遇財務危機,球員也將面臨欠薪、甚至下崗失業的困境,此等事例在中國足壇已屢見不鮮。中國足協在倡議書中呼籲共克時艱,意在要求相關各方能夠以大局為重,以中國足球的長遠未來為重,辯證看待眼前的利益得失,戮力同心,共渡難關。

      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健康發展是職業聯賽以及球員、教練員等從業人員長遠發展的根本。事實證明,盲目燒錢只能造就一些富翁和虛浮氛圍,不能給中國足球帶來質的改善。

      個人認為現在體育環境都一樣,走到哪裡都是減薪,所以說歸化球員跑路問題根本就是自己瞎想,別人都不一定在外面拿到高薪,所以少去異想翩翩的吧

  • 4 # 心想方能事成

    恆大歸化軍團會不會跑路,你操心多了,恆大歸化球員簽約時間都在三年左右,合同期內減薪是協商,不是必須的,你更應該關心上崗隊那幾個頂薪外援會不會跑路

  • 5 # 阿良聊體育

    不會跑路,足協只是建議降薪,而不是強迫必須要怎樣。大多數俱樂部都在觀望,沒有施行,況且到最後真施行了俱樂部會表面上降薪,暗的會給球員其他補償,比如說獎金給多些。所以說減薪就是數字遊戲,如何監管施行。歸化球員工資不降低,相比歐洲聯賽,中超就是天堂現階段。

  • 6 # 林雲開葉

    假如中國足球人肯學習,哪有裡皮們什麼事。不一定需要他們比肩裡皮的成就,能與南韓崔某車某李某一樣,就不會需要裡皮了。如果能比肩岡田武史,就更不需要裡皮了。哪還有天價薪資可議論。

    假如中國足球人肯用功。哪有規化這件事。不一定需要他們比肩C羅梅西的能力。能與亞洲頂級球員一樣,還會需要規化嗎?

    我們的球員,出去留洋要靠錢開路;我們

    規化球員,還是得靠錢開路。用錢開路的留洋,能成多大氣候都心知肚明。用錢開路的規化,你讓他享受國內球員同等待遇,想都別想。

    你想了的話,讓我怎麼說你好呢?

  • 7 # 還記得我嗎001

    恆大不會減薪,原因如下:

    1、首先足協下發的是減薪倡議書,而不是通知或者要求,所以俱樂部應該按照自己的情況酌情處理。

    2、其次恆大跟外援所籤的合同是有法律效應的,那既然是法律合同那肯定要按照法律辦事,不能隨意更改。

    3、最後根據恆大的年報披露,恆大規劃球員用了8.7個億,既然花了大價錢才把外援歸化來了,當然不會因為減薪的倡議,而讓外援離開。

    綜上所述,恆大不會給外援降薪,因為恆大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國足取得世界盃的入場券,所以一定會用高薪留下歸化球員。

  • 8 # 59飛翔

    包括恆大的外援,肯定會跑路,金元足球嘛。唯有上港的外援不會跑路,他們有信仰,他們會留下來,而且會成為企業的高階管理人員,共同參與企業建設。

  • 9 # 星光伴我心9

    跑路倒不至於。

    先說說情況,減薪是號召型的,並不是強制規定,要不要執行自己定。所以很大的自主權在自己手裡。

    手裡有錢,不減,按合同執行,無所謂。

    然後,如果減薪,那也是預先要商量 ,合理同意的才會執行,不然誰傻得單邊給人減,鬧矛盾麼。

    再然後,協調不妥,那才是矛盾的開始,要不要減,減了要不要走人,才有後續動作。

    最後,就是整體考量了,零和博弈、邊際效益,各種經濟學的賬,走人?是轉會期麼?視窗期麼?有人要麼?薪金多少?球隊怎樣?隊員怎樣?與現在比究竟值不值得?

    說實話,中超現在是真不錯的,水平可以了,大牌也多了,影響也大了,工資也足夠,隊員也有感情了,有幾個會走?是你你會走?

    尤其目前這個行情下,你說,還有人會跑路麼?

  • 10 # 年年有魚愛吃貓

    我覺得這真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球員工資這個應該是市場決定的,是不是哪一天你覺得IT行業工資高了要給他們降薪?是不是哪天農名工工資高了也要降薪呢?中國足球搞不好就是因為足協這些拍腦袋做決策的所謂領導,他們才是最該降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淋巴結核,中醫稱瘰癘,民間稱老鼠瘡,為什麼醫院總是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