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提督,康熙時候駐雅州。控制邊睡。四川提督暫駐成都,自乾隆中四川提督嶽鍾琪始。後邃沿以為例。50 命新設滿洲將軍駐雅州,四川提督桂林駐金川
九月戊午朔,上聞太皇太后違豫,迴鑾。己未,上馳回京,趨侍醫藥,旋即康復。辛巳,陜西提督王進寶卒,贈太子太保,予祭葬,諡忠勇。甲申,命副都統溫代、納秦駐防黑龍江,博定修築墨爾根城,增給伕役,兼令屯田。
乙酉,以吳英為四川提督。193 中國清代名將吳英受康熙御賜“作萬人敵”牌匾_天下吳氏網2017年12月11日 - 在四川清康熙二十四年(1683年)九月乙酉,‘’以吳英為四川提督‘’。至康熙三十五(1696年)七月戌辰,‘’改吳英福建陸師提督‘’。 在成都武侯.
秋七月戊午,以平定朔漠勒石太學。以李輝祖為湖廣總督。癸亥,廣直省鄉試解額。戊辰,改吳英福建陸路提督,嶽升龍為四川提督。262
四川提督一職,在年羹堯撫川前後,皆為嶽升龍擔任,即康雍乾名將嶽鍾琪的父親。嶽升龍於康熙三十五提督四川,至康熙四十九年乞休。
冬十月戊午,以宗室特克新為滿洲都統,迓圖布林塞為蒙古都統。己未,召大學士張玉書還朝。詔免甘肅來年額賦。庚申,以梁鼐為福建陸路提督。辛酉,免江蘇明年額賦。
起嶽升龍為四川提督。辛未,改普奇為滿洲都統,孫渣齊為蒙古都統,以華顯為四川陜西總督。癸酉,大學士張英乞休,溫旨慰諭令致仕。御史靳讓疏言為州縣者,須令家給人足,方為良吏。命改靳讓通州知州。詔總督郭琇、張鵬翮、桑額、華顯,巡撫李光地、彭鵬、徐潮各舉賢能。平悼郡王訥爾福薨,子訥爾素襲爵。
廬山郡城中有將,單標有總督,標有提督。標材官塞衢,脫巾譯市,壅難慶。末年已有提標叛卒邱佔鶩之變上年有臺兩。
移提標於雅州者,四川大吏覆奏,以同城便於會商,居中易於控制,遷營難於籌。嘆為詞。
試問直隸提督莊古北口。陝西總督駐固原,甘肅提督駐甘州。湖北提督駐襄陽,湖南提督駐常德,江蘇提督駐松江。浙江提督莊寧波。福建水師提督駐廈門。福建陸路提督莊泉州。
廣東陸路提督莊惠州,雲南提督駐大理。貴州提督就安順。
除廣西州省外,湖廣西亦跪州。孰是與督撫同城者。豈皆無會商之。軍事控制之形勢乎?
四川提督移駐雅州,即可拙調附近鎮協營兵。以為雅州之提標,原不必盡移省。原額之兵令其挈家遠徙也。
省標即可改補近城各營泛,亦無裁沐之虞也。何賈之難籌?何營之難遷乎?
先四川省標之兵,遊情浮囂,華衣美食,固不習過徼之荒涼,亦無益於邊徼之禦侮,何必以苟安畏難之心,阻控險安邊之計。
昔周世宗戀宿衛之屬駑,固圃壯怯召募饒勇,送以南征北伐,而無故。龐樞密沈慶曆之冗兵,身任勞怨,力破謹議,遂裁渚調久輔而無誰。
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司馬光二十九歲,這時司馬光父親好友龐籍在朝為樞密副使,掌管全國軍事要務。司馬光寫《上龐樞密論貝州事宜書》
本紀八 聖祖本紀三》
7
六月壬子,貴州葛彝寨苗人為亂,官軍討平之。戊午,上制訓飭士子文,頒發直省,勒石學宮。乙未,上奉皇太后幸熱河。乙丑,四川提督嶽升龍疏報大涼山惈目馬比必率眾內附,請授土千戶,給印信。127
九月戊申,上奉皇太后還宮。藍理有罪免,以
楊琳為
福建陸路提督,馬際伯為四川提督。停本年秋決。135
夏四月丁巳,賜王世琛等百七十七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甲子,以
康泰為
四川提督。定會試分省取中例。壬申,諭:「故大學士熊賜履夙學舊臣,身歿以後,時軫於懷。聞其子已長成,可令來京錄用。」
壬戌,予故一等待衛海青副都統銜,予祭葬,諡果毅。致仕大學士陳廷敬卒,命皇三子奠茶酒,御賦輓詩,命南書房翰林
勵廷儀、張廷玉齎焚,予治喪銀一千,諡文貞。詔明年六旬萬壽,二月特行鄉試,八月會試。以嵩祝為大學士,黑碩諮為禮部尚書,
滿篤為工部尚書,以王掞為大學士,陳詵為禮部尚書,起張廷樞為工部尚書。丙子,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啟鑾。壬午,上駐蹕熱河。147
夏四月甲寅,以鄂海為陜西四川總督,
額倫特為湖廣總督,高其位為
湖廣提督。四川提督嶽升龍請入籍四川,許之。丁卯,遣官告祭山川、古陵、闕里。五月丙戌,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調
初,西藏營官入駐打箭爐(今四川康定),康熙帝命嶽升龍勘界。四川巡撫於養志言營
張廷樞為刑部尚書,
王頊齡為工部尚書。頒賚蒙古老人白金。辛丑,詔停本年秋決。202
九月辛未,以路振揚署四川提督。河南奸民亢珽滋事,官兵捕之,珽走死。命尚書張廷樞、學士勒什布往鞫,得前巡撫李錫貪虐激變狀以聞。李錫褫職論死,賊黨伏誅。251
五月壬戌,命撫遠大將軍胤禵移師甘州。丙寅,臺灣奸民
朱一貴作亂,戕總兵官歐陽凱。癸酉,以署參將管永寧協副將嶽鍾琪為四川提督。乙亥,改思明土州歸廣西太平府。戊寅,詔停本年進兵。以常授為理藩院額外侍郎,辦事西寧。乙酉,以年羹堯為四川陜西總督,賜弓矢。發帑金五十萬賑山西、陜西,命朱軾、盧詢董其事。259
十二月壬申,四川提督嶽鍾琪徵郭羅克番人,平之。丁丑,上還駐申昜春園。遣鄂海、永泰往視吐魯番屯田。
故蘇軾胡寅之論,兵莫不以去冗,食存精銳分等級為先務。胡寅在《酒邊詞序》中說:“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
蓋所謂百金之士,千金之士,乃一軍之領袖。折似食之役之者,不當與散卒班焉。其餘不過以充聲勢,備輜重而已。又甚者養遊情輪觀聰。則裁一兵有一兵之益。裁愕猶節一創之廣鴻。
起居郎胡寅上疏言:“趙充國西漢名將,曹操三國英雄,其用兵無不屯田積粟,而今日之兵,開口時哺,此何理也?自古臨敵有用命者,有不用命者,故藝祖皇帝,嚐出入行間,以劍斫士卒皮笠,記其退縮者事定而誅之,若其摧堅陷陣,則賞不旋踵,是謂有賞有刑,旌別勇怯。而今之賞功,全陣轉授,未聞有以不用命被戮者,此何理也?自古行賞:其將帥勳閥尤異者則遷其官秩,或封以國邑: 若其士卒則犒賜而已,或以金帛子之而已。今自長行以上,皆以真官賞之,人挾券歷請厚俸,至於以官名隊,此何理也?自古利權盡歸公上,予奪操縱,惟君所命,如李牧之軍市租、如藝祖命邊將回易之類,則衣糧器械賞設之費,皆出其中。 今煮海榷酤之入,遇軍之所至,則奄而有之,什一之利,半為軍人所取。至於衣糧,則曰仰於大農,器械則必取之武庫,賞設則盡出於縣官,此何理也?自古制兵,有事則付之將帥,無事則歸之天子。光武中興,可謂馬上取之之時矣,猶且不假將帥以久權。鄧禹取三輔,總數十萬眾,一旦無功,奪之如探囊中物。今總兵者以兵為家,若不復肯舍者。曹操曰:‘欲孤釋兵,則不可也’,無乃類此乎!自建炎以來,易置宰執凡四十餘人矣。謀慮不臧,政事不善,雖臺衡之重,股肱之親,一言而去之,何獨將帥而不可進退,以均勞佚之任,拔沈滯之材乎? 此又臣所未曉也。自古制兵,必有實數。戰鬥則有敗北,平居則有死亡,緩急則有散逸,此不能免也。今諸軍近者四、五年,遠者八、九年,未嘗落死損逃亡之數,豈皆不死乎,抑隨死隨補乎?逃而不以告,敗而不以告,死而不以告,補而不以告,不可也。以補者之姓名充死者之姓名,以死者之妻子為補者之妻子,不可也。不然,軍籍何自而無缺乎?此又臣之所未曉也。自古制兵,必去冗食,存精銳,分為等級,如所謂百金之士,千金之士,則戰之所恃以必勝者,其餘充聲勢、備輜重而已,則所以食之役之者,不敢與銳卒班焉。雖其等如是,然無非軍旅之用也。今諸軍則無所不有矣,避賦役免門戶者往焉,納賄賂求官爵者往焉,有過咎不得仕者往焉,犯刑憲畏逮逋者往焉,違科舉失士業者往焉,則又有鄉黨故舊之人,百工手藝之人,方技術數之人,音樂俳戲之人,彼所以輻輳萃者,非有勢以庇之乎?非有利以聚之乎?不然,人生各有業,何必軍之從?此又臣之所未曉也。” 按建炎中興之後,兵弱敵強,動輒敗北,以致王業偏安者,將驕卒惰,軍政不肅所致,汪彥章、胡致堂二疏,切中時弊,故備錄之。
以宋代兵制言之。藝祖開寶初一十七萬有奇。太宗至道中兵六十六萬有奇。真宗天禧中兵九十一萬有奇。仁宗慶麻中兵百有一十五萬。而禁軍居八十一萬。皆增於遼夏用兵之役。而王神哲徽諸世。遂楯為定額。及晝武記童卷十。
南渡後以江南半壁,養兵百有六十萬。其餉則取諸經總制。錢加於正賦外者。幹七百萬貫,倍多於祖宗全盛之舊。而軍益不競。明之末年,加練兵十有八萬,捷餉則餉練餉至千有七百餘萬。弊亦同之。故從古,兵愈多者,刀愈弱,餉愈多者,國愈貧。知所以反之之術。則知所以菰之。之方。故前代之兵,莫少於開國,亦皆莫強於開國。
四川提督,康熙時候駐雅州。控制邊睡。四川提督暫駐成都,自乾隆中四川提督嶽鍾琪始。後邃沿以為例。50 命新設滿洲將軍駐雅州,四川提督桂林駐金川
九月戊午朔,上聞太皇太后違豫,迴鑾。己未,上馳回京,趨侍醫藥,旋即康復。辛巳,陜西提督王進寶卒,贈太子太保,予祭葬,諡忠勇。甲申,命副都統溫代、納秦駐防黑龍江,博定修築墨爾根城,增給伕役,兼令屯田。
乙酉,以吳英為四川提督。193 中國清代名將吳英受康熙御賜“作萬人敵”牌匾_天下吳氏網2017年12月11日 - 在四川清康熙二十四年(1683年)九月乙酉,‘’以吳英為四川提督‘’。至康熙三十五(1696年)七月戌辰,‘’改吳英福建陸師提督‘’。 在成都武侯.
“臺灣公”軍旅生涯從廈門起步|康熙|福建|吳英|泉州|臺灣|施琅下款為“提督四川等處地方軍務、節制全省鎮將、提調漢土官兵、左都督、世襲阿達哈番、加五級吳英立”。“眀良千古”匾應是清康熙三十五年吳英離任四川提督時題贈。...秋七月戊午,以平定朔漠勒石太學。以李輝祖為湖廣總督。癸亥,廣直省鄉試解額。戊辰,改吳英福建陸路提督,嶽升龍為四川提督。262
四川提督一職,在年羹堯撫川前後,皆為嶽升龍擔任,即康雍乾名將嶽鍾琪的父親。嶽升龍於康熙三十五提督四川,至康熙四十九年乞休。
冬十月戊午,以宗室特克新為滿洲都統,迓圖布林塞為蒙古都統。己未,召大學士張玉書還朝。詔免甘肅來年額賦。庚申,以梁鼐為福建陸路提督。辛酉,免江蘇明年額賦。
起嶽升龍為四川提督。辛未,改普奇為滿洲都統,孫渣齊為蒙古都統,以華顯為四川陜西總督。癸酉,大學士張英乞休,溫旨慰諭令致仕。御史靳讓疏言為州縣者,須令家給人足,方為良吏。命改靳讓通州知州。詔總督郭琇、張鵬翮、桑額、華顯,巡撫李光地、彭鵬、徐潮各舉賢能。平悼郡王訥爾福薨,子訥爾素襲爵。
廬山郡城中有將,單標有總督,標有提督。標材官塞衢,脫巾譯市,壅難慶。末年已有提標叛卒邱佔鶩之變上年有臺兩。
移提標於雅州者,四川大吏覆奏,以同城便於會商,居中易於控制,遷營難於籌。嘆為詞。
試問直隸提督莊古北口。陝西總督駐固原,甘肅提督駐甘州。湖北提督駐襄陽,湖南提督駐常德,江蘇提督駐松江。浙江提督莊寧波。福建水師提督駐廈門。福建陸路提督莊泉州。
廣東陸路提督莊惠州,雲南提督駐大理。貴州提督就安順。
除廣西州省外,湖廣西亦跪州。孰是與督撫同城者。豈皆無會商之。軍事控制之形勢乎?
四川提督移駐雅州,即可拙調附近鎮協營兵。以為雅州之提標,原不必盡移省。原額之兵令其挈家遠徙也。
省標即可改補近城各營泛,亦無裁沐之虞也。何賈之難籌?何營之難遷乎?
先四川省標之兵,遊情浮囂,華衣美食,固不習過徼之荒涼,亦無益於邊徼之禦侮,何必以苟安畏難之心,阻控險安邊之計。
昔周世宗戀宿衛之屬駑,固圃壯怯召募饒勇,送以南征北伐,而無故。龐樞密沈慶曆之冗兵,身任勞怨,力破謹議,遂裁渚調久輔而無誰。
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司馬光二十九歲,這時司馬光父親好友龐籍在朝為樞密副使,掌管全國軍事要務。司馬光寫《上龐樞密論貝州事宜書》
本紀八 聖祖本紀三》
7
六月壬子,貴州葛彝寨苗人為亂,官軍討平之。戊午,上制訓飭士子文,頒發直省,勒石學宮。乙未,上奉皇太后幸熱河。乙丑,四川提督嶽升龍疏報大涼山惈目馬比必率眾內附,請授土千戶,給印信。127
九月戊申,上奉皇太后還宮。藍理有罪免,以
楊琳為
福建陸路提督,馬際伯為四川提督。停本年秋決。135
夏四月丁巳,賜王世琛等百七十七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甲子,以
康泰為
四川提督。定會試分省取中例。壬申,諭:「故大學士熊賜履夙學舊臣,身歿以後,時軫於懷。聞其子已長成,可令來京錄用。」
壬戌,予故一等待衛海青副都統銜,予祭葬,諡果毅。致仕大學士陳廷敬卒,命皇三子奠茶酒,御賦輓詩,命南書房翰林
勵廷儀、張廷玉齎焚,予治喪銀一千,諡文貞。詔明年六旬萬壽,二月特行鄉試,八月會試。以嵩祝為大學士,黑碩諮為禮部尚書,
滿篤為工部尚書,以王掞為大學士,陳詵為禮部尚書,起張廷樞為工部尚書。丙子,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啟鑾。壬午,上駐蹕熱河。147
夏四月甲寅,以鄂海為陜西四川總督,
額倫特為湖廣總督,高其位為
湖廣提督。四川提督嶽升龍請入籍四川,許之。丁卯,遣官告祭山川、古陵、闕里。五月丙戌,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調
初,西藏營官入駐打箭爐(今四川康定),康熙帝命嶽升龍勘界。四川巡撫於養志言營
張廷樞為刑部尚書,
王頊齡為工部尚書。頒賚蒙古老人白金。辛丑,詔停本年秋決。202
九月辛未,以路振揚署四川提督。河南奸民亢珽滋事,官兵捕之,珽走死。命尚書張廷樞、學士勒什布往鞫,得前巡撫李錫貪虐激變狀以聞。李錫褫職論死,賊黨伏誅。251
五月壬戌,命撫遠大將軍胤禵移師甘州。丙寅,臺灣奸民
朱一貴作亂,戕總兵官歐陽凱。癸酉,以署參將管永寧協副將嶽鍾琪為四川提督。乙亥,改思明土州歸廣西太平府。戊寅,詔停本年進兵。以常授為理藩院額外侍郎,辦事西寧。乙酉,以年羹堯為四川陜西總督,賜弓矢。發帑金五十萬賑山西、陜西,命朱軾、盧詢董其事。259
十二月壬申,四川提督嶽鍾琪徵郭羅克番人,平之。丁丑,上還駐申昜春園。遣鄂海、永泰往視吐魯番屯田。
故蘇軾胡寅之論,兵莫不以去冗,食存精銳分等級為先務。胡寅在《酒邊詞序》中說:“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
蓋所謂百金之士,千金之士,乃一軍之領袖。折似食之役之者,不當與散卒班焉。其餘不過以充聲勢,備輜重而已。又甚者養遊情輪觀聰。則裁一兵有一兵之益。裁愕猶節一創之廣鴻。
起居郎胡寅上疏言:“趙充國西漢名將,曹操三國英雄,其用兵無不屯田積粟,而今日之兵,開口時哺,此何理也?自古臨敵有用命者,有不用命者,故藝祖皇帝,嚐出入行間,以劍斫士卒皮笠,記其退縮者事定而誅之,若其摧堅陷陣,則賞不旋踵,是謂有賞有刑,旌別勇怯。而今之賞功,全陣轉授,未聞有以不用命被戮者,此何理也?自古行賞:其將帥勳閥尤異者則遷其官秩,或封以國邑: 若其士卒則犒賜而已,或以金帛子之而已。今自長行以上,皆以真官賞之,人挾券歷請厚俸,至於以官名隊,此何理也?自古利權盡歸公上,予奪操縱,惟君所命,如李牧之軍市租、如藝祖命邊將回易之類,則衣糧器械賞設之費,皆出其中。 今煮海榷酤之入,遇軍之所至,則奄而有之,什一之利,半為軍人所取。至於衣糧,則曰仰於大農,器械則必取之武庫,賞設則盡出於縣官,此何理也?自古制兵,有事則付之將帥,無事則歸之天子。光武中興,可謂馬上取之之時矣,猶且不假將帥以久權。鄧禹取三輔,總數十萬眾,一旦無功,奪之如探囊中物。今總兵者以兵為家,若不復肯舍者。曹操曰:‘欲孤釋兵,則不可也’,無乃類此乎!自建炎以來,易置宰執凡四十餘人矣。謀慮不臧,政事不善,雖臺衡之重,股肱之親,一言而去之,何獨將帥而不可進退,以均勞佚之任,拔沈滯之材乎? 此又臣所未曉也。自古制兵,必有實數。戰鬥則有敗北,平居則有死亡,緩急則有散逸,此不能免也。今諸軍近者四、五年,遠者八、九年,未嘗落死損逃亡之數,豈皆不死乎,抑隨死隨補乎?逃而不以告,敗而不以告,死而不以告,補而不以告,不可也。以補者之姓名充死者之姓名,以死者之妻子為補者之妻子,不可也。不然,軍籍何自而無缺乎?此又臣之所未曉也。自古制兵,必去冗食,存精銳,分為等級,如所謂百金之士,千金之士,則戰之所恃以必勝者,其餘充聲勢、備輜重而已,則所以食之役之者,不敢與銳卒班焉。雖其等如是,然無非軍旅之用也。今諸軍則無所不有矣,避賦役免門戶者往焉,納賄賂求官爵者往焉,有過咎不得仕者往焉,犯刑憲畏逮逋者往焉,違科舉失士業者往焉,則又有鄉黨故舊之人,百工手藝之人,方技術數之人,音樂俳戲之人,彼所以輻輳萃者,非有勢以庇之乎?非有利以聚之乎?不然,人生各有業,何必軍之從?此又臣之所未曉也。” 按建炎中興之後,兵弱敵強,動輒敗北,以致王業偏安者,將驕卒惰,軍政不肅所致,汪彥章、胡致堂二疏,切中時弊,故備錄之。
以宋代兵制言之。藝祖開寶初一十七萬有奇。太宗至道中兵六十六萬有奇。真宗天禧中兵九十一萬有奇。仁宗慶麻中兵百有一十五萬。而禁軍居八十一萬。皆增於遼夏用兵之役。而王神哲徽諸世。遂楯為定額。及晝武記童卷十。
南渡後以江南半壁,養兵百有六十萬。其餉則取諸經總制。錢加於正賦外者。幹七百萬貫,倍多於祖宗全盛之舊。而軍益不競。明之末年,加練兵十有八萬,捷餉則餉練餉至千有七百餘萬。弊亦同之。故從古,兵愈多者,刀愈弱,餉愈多者,國愈貧。知所以反之之術。則知所以菰之。之方。故前代之兵,莫少於開國,亦皆莫強於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