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甸園土著
-
2 # 清山雅舍
魯王哪來的底氣,敢硬碰太子?
孫權晚年很糟心,無他,賢明的太子先他一步病逝了。
太子孫登,是孫權的長子,也是孫權傾力栽培13年的儲君,一朝病逝,後繼無人,已然60歲的孫權心裡如何能踏實?
轉過年,孫權立老三孫和為新一任皇太子,但同時又將自己寵愛的老四孫霸封為魯王,且禮制待遇上毫無差別,不分尊卑。
老四孫霸與老三孫和年紀差距不大,且根本不服自己的三哥,有心爭奪太子。再加上孫權模稜兩可的態度,更是給了孫霸勇氣,於是他開始糾集黨羽向太子黨發難。
於是兩派鬥爭愈演愈烈,甚至達到了朝臣官吏舉國中分的程度,搞得孫權也是頭疼傻眼,數年內都沒能有效阻止內鬥的蔓延。
南魯黨爭的具體過程和原因,可以參考我上一篇文章。
本文就具體講講,為何南魯黨爭會搞出勢均力敵的兩派,按理說不應該是太子更有優勢嗎,依附魯王黨的朝臣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
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附魯王,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
——殷基《通語》
殷基是三國時東吳零陵太守殷禮之子,仕吳國為無難督,以才學知名於世,入晉後遷尚書左丞。他的《通語》屬於當時人記當時事,可信度較高,書中為我們勾勒出了兩派人員的大致輪廓。
其他史料不一一列舉,彙總一下相關記載,列出兩派代表:
太子黨:
陸遜、諸葛恪、顧譚、顧承、孫魯育(朱公主)、朱據、張休、吾粲、滕胤、朱績、
陸胤、姚信、丁固、屈晃、張純、陳正、陳象
魯王黨:
步騭、呂岱、孫魯班(全公主)、全琮、孫弘、呂據、
全寄、吳安、孫奇、諸葛綽、楊竺。
下面咱們就分別說說,這些人是如何選擇陣營的。
太子黨:真的是奉禮而行嗎?1、陸遜:揚州吳郡陸氏
黨爭的時間已經來到242年,孫權都61歲了,曹魏的明帝曹睿和蜀漢的名相諸葛亮都已去世多年。同樣的,東吳的老臣們也凋零得差不多了,這時60歲的陸遜已經是上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分量舉足輕重,再也不是當年襲荊州時的年輕後輩。244年,由於顧雍病逝,陸遜更是接替其成為新一任丞相,名副其實的百官之首。
陸遜為人正直嚴厲,曾輔佐過第一任太子孫登,他的行事準則必然是奉禮而行、名正言順,所以從嫡不從庶。
後來陸遜之死,也跟陸遜過度上疏勸諫孫權嫡庶分清有關,被惹怒的孫權硬是把這位肱骨重臣逼得憂憤不起。
2、諸葛恪:徐州琅琊諸葛氏
諸葛恪是諸葛瑾的長子,諸葛亮的侄子,曾是原太子孫登身邊的東宮屬官之首,歷任丹陽太守、威北將軍等職,在245年,升任大將軍並接替去世的陸遜掌管其在武昌的兵馬。
孫登對孫和很是親愛禮敬,生前身後都曾推薦讓自己這個三弟來當太子,所以原來孫登的班底多是站在新太子孫和一方。
更重要的是,諸葛氏和張氏是有聯姻的,孫和的太子妃張氏管諸葛恪叫舅舅。順帶解釋一下,這個張氏指的是東吳名臣張昭的家族,其長子張承娶了諸葛瑾之女,而張氏來自徐州彭城。
所以,對於諸葛恪來說,於情於理都是要選太子為佳。
△諸葛恪
3、顧譚、顧承:揚州吳郡顧氏
顧譚是顧雍之孫,也是原太子孫登身邊的主要東宮屬官,僅排在諸葛恪之後。他才智超群,心思縝密,連孫權對他都極是誇讚。243年,祖父顧雍去世,顧譚被任命為太常,並接替顧雍兼理尚書事。
而且,顧譚還是陸遜的外甥,同屬吳中四姓,顧、陸兩家有聯姻也實屬正常。(吳中四姓:顧、陸、朱、張)
不難看出,顧譚於情於理也該站在太子一邊,並無不妥。
由於諸葛恪長期在外領兵,在朝中的顧譚是實際上太子黨在政鬥中的主力。也因此為魯王黨所忌恨,最終將他陷害致死。
4、朱公主、朱據:宗室、揚州吳郡朱氏
吳中朱氏的領軍人物是東吳名將朱桓,朱據正是朱桓的從弟。朱據生得儀表堂堂,體格健壯,善於與人辯論,加之文武兼備,甚受孫權讚譽。
孫權稱帝之初,任命朱據為五官郎中、侍御史,後又轉任建義校尉,駐守地方。
229年,孫權將女兒孫魯育嫁給朱據,因而孫魯育也被稱為朱公主,同時朱據升為左將軍,封雲陽侯。
246年,朱據升任驃騎將軍;249年,朱據接替已故的步騭成為第五任丞相。
朱據為人謙虛下士,輕財樂施,而且他一貫支援太子,堅持從嫡不從庶,這點和陸遜比較像。
5、張休:徐州彭城張氏
張休是張昭的次子,起初也是原太子孫登東宮“四友”之一。(四友:諸葛恪、顧譚、張休、陳表)
孫登死後,張休被加為侍中,後拜羽林都督,又遷為揚武將軍。
和顧譚相仿,張休一貫支援太子正統,而且孫和的太子妃張氏管張休叫叔叔,這層關係甚至比諸葛恪這個舅舅還親些。
所以,張休理所當然站在太子孫和這邊。
到此,我們發現吳中四姓的代表人物都出現了,看來吳中四姓是比較青睞太子的,這看似好事,但卻存在巨大的隱憂。
6、吾粲:揚州吳郡
吾粲雖然出身吳郡,但他出身寒微,靠才能和政績被逐漸提拔為朝廷重臣,後來出任太子太傅。
這個其實沒啥好說的,都太子太傅了,當然要站太子黨。
可惜他剛正直言,忤逆孫權,被魯王黨誣陷下獄,竟死在獄中。
7、滕胤:青州北海
滕胤(téng yìn)的伯父和父親早年避亂江東,投奔劉繇。後來出仕孫權,頗受孫權敬待。不過可惜二人早亡,20歲的滕胤孤身一人,卻從不放棄砥礪自身,勤勉治學。孫權稱吳王后,感念滕胤父輩的恩情,封滕胤為都亭侯。
滕胤為人白晳,儀表不凡,相貌堂堂,廣受朝野稱讚,孫權也頗為看重。成年後,孫權將滕公主嫁給滕胤。後來滕胤歷任多地太守,經常上疏給孫權針砭時弊,匡弼政策。
越著官位不斷升遷,滕胤也越發嚴謹謙遜。
孫權登基稱帝時,命滕胤與張昭、孫紹等人效仿古禮,制定吳國的朝儀制度。
可見如滕胤這樣注重禮儀德行的人,自然是要奉禮而行,宗事太子。
8、朱績:揚州丹陽
朱績是東吳左大司馬朱然的養子,原姓施,後來改回叫做施績。
呂蒙病逝後,由朱然接替其鎮守江陵。待到朱然去世後,朱績繼承家業,繼領部眾,拜平魏將軍,鎮守江陵。
朱績以膽略、才能聞名,孫霸曾多次想要結交他,但朱績恪守臣禮,每當孫霸到他的官署坐下,他便立即下地而立,推辭不受。
9、其他諸人
陸胤:陸遜的族侄,有才學,初任御史、尚書選曹郎,受到太子孫和的特殊禮遇。
姚信:陸遜外甥,太子孫和屬官。
丁固:揚州會稽人,有德行,受孫權看重,累遷至尚書,依禮侍奉太子。
屈晃:豫州汝南人,清廉實幹,剛正不阿,志匡社稷,依禮侍奉太子。
張純:揚州吳郡張氏,親附太子,為太子輔義都尉。
陳正:時任無難督,因勸諫孫權被族誅。
陳象:時任五營督,因勸諫孫權被族誅。
總結一下,太子黨的多數人都是奉禮而行,宗室太子,然而太子黨中明顯是江南士族的人為多,諸葛恪雖然屬於江北士族,但他與太子有姻親關係,比較特殊。
魯王黨:真的是因利廢公嗎?1、步騭:徐州下邳步氏
步騭(zhì)原本是下邳步氏子弟,但到他這裡家族已經沒落了。後來避亂江南,步騭在江南過了一段窮困潦倒的日子。
△步騭
但他才名遠播,受到孫權重用,從基層官員累遷至徵南中郎將、交州刺史、右將軍,孫權稱帝后,拜他為驃騎將軍。後來陸遜病逝,便是他接替其位,擔任東吳第四任丞相。
步騭一向以性情寬弘、謹守德操聞名朝野,他力頂魯王豈不是在給內鬥拱火,給國家添亂嗎?
裴松之就曾犀利地評價,步騭雖然被世人譽為謹守德操,但如果他真有嫡庶不分、激化內鬥的舉動,那麼他再多的優點也無法遮掩他不要德操的事實。
2、呂岱:徐州廣陵
呂岱也是漢末到江南避亂,受到孫權重用,屢立戰功。220年,接替步騭出任交州刺史,擴張疆土,穩定局勢;239年接替潘濬處理荊州事務,與陸遜一同坐鎮武昌。陸遜去世後,武昌分為兩部,呂岱督領右部,升任大將軍。256年,呂岱去世時,高齡96歲。
南魯黨爭時,呂岱也有80多歲,是東吳當時實打實的元勳老臣,一生勠力奉公,勤勉不休,他為何也不站太子這邊,難道他就不懂“奉禮而行”的道理嗎?
3、孫魯班(全公主)、全琮:吳郡全氏
全琮的父親全柔早年率軍投奔孫策,所以全氏算是從龍元勳之家。加上全琮懂得收攬人心,因而麾下聚攏了精兵數千,從此不斷積累軍功,一路升遷到衛將軍。
後來,孫權將女兒孫魯班嫁給他,也就是全公主。
全琮並不是江北派系的,相反他還是吳中士族,為何不學吳中四姓那樣站在太子一邊?
我想這裡面應該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是全琮的兒子全寄得到魯王孫霸的賞識,做了魯王的賓客;
二是全公主與太子孫和之母王夫人有仇怨,所以頗有政治能量的全公主一直在想方設法地打擊太子。
三是全琮與陸遜關係不和,陸遜慣用的教訓人口氣令全琮很反感;
四是在魏吳芍陂(quèbēi)之戰中,同樣是辛苦奮戰,但全琮的兒子全緒、侄子全端得到的賞賜明顯少於同時參戰的顧承和張休。因而全琮懷恨在心,這才有了後面誣陷顧承、張休假造軍功的事。
五是有吳中四姓在,全氏何日能出頭,何況全琮還同時忌恨著陸氏、顧氏、張氏。
綜合一下,我們不難看出,全琮的老婆兒子都是反太子的,而太子黨又以吳中四姓為核心,對於全氏來說是崛起路上的阻礙。所以和步騭、呂岱不同,全琮這個江南人士跑來支援魯王,純粹是為了私利。
4、孫弘:揚州會稽
孫弘此人一向陰險邪僻,與諸葛恪、張休素來不和,而這兩人都是太子黨的骨幹,所以他自然地就會傾向於魯王。
後來,張休因為芍陂論戰被處以流放,孫弘還乘機誣陷,導致張休被賜死。
太子黨的另一位骨幹朱據,也是被孫弘以同樣的手法陷害死的。要說孫權可真奇怪,身邊養著這種陰險小人當親信,難道是專門“幹髒活”的?
這個推測不是憑空的,孫權之前就曾用過呂壹,這個小人搞得東吳一時腥風血雨的。而且孫權死後,命孫弘為少傅,輔佐幼主孫亮。大家品一品,孫弘這種人哪裡是當老師的料,但幫著君王“鏟事”倒是一把好手,不是嗎?
5、呂據:豫州汝南
呂據是東吳元勳重臣呂範之子,呂範死後繼承南昌侯爵位,並任安軍中郎將,可以說是起點很高。
後積累軍功,累遷至蕩魏將軍,深受孫權器重。
從步騭到呂岱,再到呂範之子呂據,我們明顯看出魯王黨這邊的核心人物都是江北派系的。
到此也可以初步找到步騭、呂岱選擇魯王的原由,太子黨那是江南派系的大本營,江北派系自然要佔另一邊。
江北派系和江南派系團結一家親不行嗎?
當然不行。和蜀漢的情況類似,孫氏雖然也出自吳郡,但屬於寒門之家,江南計程車族們才是“土霸王、地頭蛇”,所以東吳的派系模式是皇室孫氏聯合江北派去壓制江南派。
如果壓制不住,後果就像曹魏那樣,從魏文帝曹丕開始皇權逐漸被士族所侵蝕,到最後淪亡於司馬氏之手,司馬氏說到底也只是士族中的一個罷了。
孫權活得夠久,親自見證了曹魏三代人的苦心經營,最後全便宜了士族,所以孫權更要在生前搞定這些士族。
這些事江北派的人都心知肚明,所以不論為了自身利益,還是帝王意志,他們都要站在魯王黨這邊去制衡太子黨的江南派。
之前孫弘的定位是一個佐證,呂據其實也是一個。孫權臨終前,病重臥床,將呂據任命為太子右部督,掌控宿衛兵權。要注意那時南魯黨爭已經結束,太子已經是幼子孫亮,這明擺著就是要讓江北派去為新君保駕護航。
6、其他諸人
全寄:全琮的次子,這個小年輕投靠魯王,顯然是為了快速出人頭地。
吳安:國舅吳景之孫,同全寄一樣,都是想抱大腿,博出位。
孫奇:宗室孫輔之孫,孫輔後來私通曹操,被孫權軟禁,家族境地堪憂,孫奇也是在自謀出路。
楊竺:徐州廣陵人,小有名氣的才子,依附魯王以求進身之階。
諸葛綽:諸葛恪的長子,暗自參與魯王黨的陰謀活動,被孫權警告,命諸葛恪嚴加管教。為了不禍及家族,諸葛恪回家後用毒酒殺死了諸葛綽。諸葛恪這是仿照金日磾(jin mì dī)舊事,殺掉為家族招禍的子嗣。
陸遜曾勸全琮殺掉次子全寄,不要讓小輩捲入儲君之爭,全琮不聽且心生不滿,結果全寄最後被孫權打包處死,全氏後來也因為參與政鬥太深而家族沒落。
結語:暗流洶湧,眾生為棋總而言之,南魯黨爭表面看是魯王在和太子爭儲位,其實這幕後的總導演正是孫權自己,他要完成死後朝廷的制衡佈局,於是暗中放縱兩派相鬥。
江北派的使命就是制衡江南派,所以他們大多會按照帝王意志而站在魯王這邊,這就是步騭、呂岱這些重臣們會不站太子那邊的主要原因。但事實上,江北派的大佬們大多隻是鎮個門面,親自下場搏殺的都是小輩,最後小輩們死傷慘重,但卻嚴重打擊了江南派的朝堂勢力——陸遜、顧譚、顧承、張休、朱據等重臣紛紛凋零。
觀孫權最後留給新君孫亮的輔政團隊——諸葛恪、孫峻、孫弘、滕胤、呂據,除了孫峻是宗室,掌管宿衛兵權,其他四人都是江北派,而江南派被徹底排除在外,這就是孫權想要的制衡格局。
-
3 # 錦然啊
孫權晚年發生的南魯黨爭,朝臣分為兩派的原因是:
年紀大了。這時孫權已經60多歲了,人老了,容易犯糊塗。
孫權禮賢下士的孫和,在孫權看來缺少帝王的霸氣,擔心他根本駕馭不了陸遜這樣能力強、威望高的大臣。對於吳郡四姓的打壓,是孫權統治後期的首要目標。
孫權沒想到的是,此舉不僅點燃了魯王孫霸的野心,也使吳大陸部產生了大分裂,拉黨結派之風逐漸滋盛。
-
4 # 善解人意浮生共憔悴
何為“南魯黨爭”:南魯黨爭,又稱二宮之爭,是三國時期吳國太子孫和(孫權第三子)與魯王孫霸(孫權第四子)之間因儲君之位而引發的黨爭。
在我看來,問題在於江東的政權結構是由孫氏皇親、外來士族、江東本土士族組成的。其中江東士族的實力最強,孫權前期政權主要依靠的就是江東本地士族的力量,在孫權稱帝到駕崩,東吳一共有過五位丞相,其中顧雍、陸遜、朱據三位都是來自江東大族。南魯黨政,是在於孫權想要清洗江東本地士族,雖然黨政結束時,並未死多少人,但是死掉的陸遜、顧譚是當時江東本地士族的領頭羊,經過這次黨政後,江東士族實力大大減小,孫氏皇親、外來士族在朝中佔據優勢地位,手握重權,但是在孫權死後,諸葛恪、孫峻、孫皓先後弄權,殘暴不仁,使得東吳政局不穩、國力大衰,最終被晉國所滅。
-
5 # 想當公務員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還是簡單點來說吧,東吳政權的建立是從孫權的哥哥孫策帶領一幫子人打出來的,孫策帶的這幫人是江北人而並非江南本地人,所以江北這部分人就相當於東吳政權的開國功臣,姑且稱之為淮泗集團,而江南這邊有江東本地世家大族又是一股勢力,一直以來從孫策到孫權都更信任賴以起家的淮泗集團。
隨著時間的推移,淮泗集團經過兩代以後出現能人越來越少,而江東本地世家子弟畢竟根基深厚,出的能人越來越多,兩邊的利益矛盾越來越尖銳,逐漸江東本地世家大族的勢力開始佔了上風。內部爭鬥肯定是要造成內耗,最後的結果就是東吳政權的實力被大大的消耗掉。
其實不光是東吳政權有這種情況,西蜀政權劉備那邊也是一樣的,劉備進入西川也是如此,他帶去的那幫開國功臣們和西川本地世家大族們也是形成兩股勢力,因為權利和利益從而內部矛盾不斷,只是從劉備到諸葛亮一直平衡得好,壓得住罷了。
回覆列表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臣的支援取向,也代表著自己將來的地位和收穫。不管你支援誰,如果他能有朝一日登基上位,你總是有擁立之功,那麼大赦天下,犒賞功臣就提上日程。新帝登基也需要手下的支援才能坐穩位置,這就是互利。
新皇帝雖然會被老爹安排輔政大臣,但始終不是自己的班底,甚至有些輔政大臣會倚老賣老,和新帝搶班奪權,這種事情歷史上比比皆是。所以新帝上位總會扶持一些自己在太子時期的東宮人員,慢慢的把權力轉移。
而在孫權的太子和魯王時期,因為孫權本身態度不明顯,而且魯王雖然不是太子,卻深得孫權喜愛,這下子朝臣們就開始押注,這種支援其實就是一場豪賭,押對就是飛黃騰達,押錯了就永無翻身之地,當然,事事沒有絕對。總之,主要是孫權的態度不明朗,這是所有皇帝的通病,像永樂大帝朱棣也是這樣。要不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聰明伶俐,他的太子位置很難保住。大臣們沒什麼派別,只是利益之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