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進的風箏sH

    全世界的人只要腦子正常,都知道大的建築物都有公用工程,這種客觀需要和客觀存在,只有傻13才會說應該取消。

    覺得買房面積有可能吃虧,那就設法去丈量或者請內行人量。公攤面積是必須有的,明明白白消費才是應有訴求。

  • 2 # 東鄰門下

    我有段時間非常喜歡在網上買東西,剛開始買衣服、鞋子,後來慢慢零食也在網上買。這時候我發現一個問題,同樣的零食,同樣的規格不同商家標價不一樣。後來我發現了其中的貓膩,他們在重量上做了文章。有的商家比較實在,重量標的是淨重,而有的商家標的是毛重,包含了包裝和乾燥劑,更過分的甚至連裝快遞的紙箱都算上了。

    房子公攤的道理也是一樣的,電梯、綠化帶、活動場所,都是小區必備的配套設施,可是這些和房子面積劃等號就像包裝要算在零食重量裡面一樣,明顯是不合理的。

    1.公攤算在房子面積裡就成了一筆糊塗賬。

    開發商交房的時候相信有心思細膩的業主量過面積,但是我想沒有人會去量公攤面積。這就造成了一些灰色地帶,公攤究竟準不準除了開發商沒有人知道。退一萬步講,就算開發商足夠良心,公攤就是按實際算的,這還是難以被接受。

    現在一般房子的公攤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甚至有的壓著最高標準走。假設我買了套100平房子,實際使用面積還不到八十,這是被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房子按照實際面積算價格會高一些沒錯,但這是一個清晰的結果。

    2.公攤實際上就是開發商的一種營銷策略。

    把公攤算在房子面積內會讓價格看起來低很多,這種套路和電商平臺某些零食商家手段如出一轍。公攤作為公共使用面積,不歸屬任何業主獨立所有,但業主卻要為它付和房子同等的價格。買房子我們付的價格遠高於合同價,只是字面上看起來便宜了一些,實際要高出25%~30%。

    公攤實際上就是一個套路,首先它的建設成本就不會比房子高。這無形中又為開發商降低了成本。其次物業費、群暖費、等等一系列附加費用又成了一筆算不清的糊塗賬。可以看到公攤存帶來問題是一些列的,並不是單單影響買房價格那麼簡單。這也是公攤在很多地方都無法被接受的原因。

    合同裡會標清公攤沒有錯,但這就像雙十一的活動一樣。你能說它是錯的嗎?當然不能,按人家的計算方式還是能算出來,可是這對於大眾來說可能壓根都搞不清不什麼是什麼,就更別說拿優惠了。從大眾最樸素的情感講,買房終究是一場買賣,我花了錢你就按雙方都能清楚明白的描述給我東西,而不是研究出來一套似是而非的複雜套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等大學畢業生都很有前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