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日語君

    很多人可能會傾向於對這位學者的同情。的確,作為學術領域的新星,驟然而逝確實令人惋惜,這既有日本高校改革帶來的必然弊端;同時也不可否認“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的心理脆弱性。

    上世紀90年代末日本法人化改革以來,高校的改革也陸續被納入到視野之中。核心就是要打破老師的“鐵飯碗”,刺激他們的競爭和研究能力,特別是許多國立大學的法人化改革。

    從此之後,一個最明顯的趨勢是,終身制的老師越來越少,聘用制的老師越來越多,其中既有“非常勤”的老師,也有所謂的兼職教師。好位子自然都被老資格的教師把持著,新入職的老師只能籤幾年的短合同,開始艱苦的“常任軌”征程,很多人在這個期間被耗盡了耐心和精力。說實話,這個制度本身是向歐美學習,但實踐過程中會有許多問題。

    這些人說是“老師”,更像是變相的“博士後”,要承擔許多的科研和教學任務,時間到了就得拍拍屁股走人,繼續找下家。所以,很多日本年輕人的研究生涯是在這種惶恐和不確定性之中度過的。

    不僅是日本,大陸目前推進的高校改革,也在往這個方向走,大陸本土化的說法是“非升即走”,不少青椒確實壓力山大。

    但轉念一想,除了所謂的體制內工作外,大部分工作不都是聘用合同制嗎?受的是勞動法的保護。但對日本人來說,大學老師的地位非常高,過去又被稱作“教育公務員”,受的是公務員法的管理。所以,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和脆弱,某種程度也來自於自身的“自傲”和“優越感”,受不得一點委屈。這也是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矛盾的地方,心理和臉皮比紙還薄。

    打破教育的“鐵飯碗”,肯定是一個既定的歷史程序。關鍵是如何保持平衡,在鼓勵競爭的同時,給予某種穩定的預期。這不單對於教師群體,對各行各業都是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籃李夢與張繼科,誰的成就比較大?他們兩個值得“被原諒”嗎?